王鹏
目的 观察加味泻心汤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63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给予加味泻心汤(黄连、大黄、黄芩、生地、丹参等),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内服.结果 加味泻心汤的治愈率为76.8%,总有效率为90.2%,显著优于罗红霉素组.结论 加味泻心汤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叶志光;罗敏;杨兴平;叶立林;侯中权;苏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是关于耳鼻咽喉科急症临床带教的体会,从学生初步接触耳鼻咽喉科急诊如何尽快进入实习角色到如何提高学生急诊基本功,带教的方法及急诊经验传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更快地提高学生耳鼻咽喉科急症的诊疗能力.
作者:刘森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肾功能衰竭、失明、非外伤性下肢坏疽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也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王薇;曹郑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内多种疾患表现为球形结节灶,其中球形肺炎与肺癌有时就不易区别,我们对以往工作中23例球形肺炎误诊为肺癌的教训做了总结回顾,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
作者:任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中医的辨证论治联合西医的对症疗法治疗3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结果 临床治愈18例(占60.0%),有效8倒(占26.67%),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92.30%.结论 本疗法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武德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刘勤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西药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治疗的起始剂量大,减药缓慢,疗程长,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也较大,往往病人依从性较差,为了克服以上单用西药治疗的弊病,本人自1998年至2008年在治疗本病中,探索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罗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鉴别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周颂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附子,性温,具上温心阳、中运脾阳、下扶肾阳、外固卫阳、内解寒凝等多种作用,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人参5味药物组成.为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主治少阴寒湿证及少阴阳虚畏寒证.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只要辨证属阳虚寒盛者,均可获效.
作者:何季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但硬膜囊无受压表现的一种疾病,在腰腿痛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临床上并没有引起许多基层骨科医生的重视,本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2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刘洪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引起的病变.发病率大约为5%~15%,以25~45岁多见,近年来有不断上升趋势.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性激素的变化发生周期性增殖、分泌、脱落、出血,并刺激周围组织增生及纤维化、粘连与瘢痕的形成,给患者造成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性交痛.我院自2001~2007年通过对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体会到米非司酮结合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齐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周彦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究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标实多为瘀血为患.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
作者:孙淑美;孙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药源性心律失常(drugs-induced arrhythmia)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
作者:林振梅;郭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便秘是指因多种原因所致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既可以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单纯的一种疾病.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大肠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原因多由热盛伤阴所致.
作者:赵枝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从<金匮要略>方后注中所体现的辨证论治,因人制宣,因方制宜,因药制宜这几方面来探讨仲景在治疗杂病中的思路.
作者:杨玉虎;杜旭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山楂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山楂的成熟果实,山楂味酸、甘温,归脾、肝经,其作用价值很高.秋末初冬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山楂因产地不同,而有南北之分.
作者:袁瑞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医药学基础>是中医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繁多课时有限,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亟待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有机同步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中医药学基础>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实现这一目的 的有效途径.本课题以<中医药学基础>新教材内容为蓝本,采用Photoshop、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有机结合,在保留中医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冲破传统文字教材不直观的局限和中医理论玄奥抽象的缺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药学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龚小红;孙贵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常见,现将我们对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2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作者:杨建强;包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表达水平,同时检测1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mdr-1表达水平.结果 mdr-1基因在食管癌高、中、低分化之间的表达水平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和P<0.001),癌与正常组织中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不同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dr-1基因的检测可预测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使化疗个体化,也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
作者:郑惠梅;程治强;杨廷桐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