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07年至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高居全球第一位.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48亿,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糖尿病发病的新高潮.专家指出,唤醒每一位公众对糖尿病风险的关注至关重要.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孕育新生命,父母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据了解,有5类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父母应该多加注意.视力问题近视、色盲和弱视都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的机率达25%~50%.色盲基因仅由母亲携带,只有男孩会发病.如果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孩子是色盲的机率为50%.建议:从孩子1岁起,每年做个常规的眼睛检查.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一些女性认为,只要能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注意防晒、每天刷牙及定期检查,身体自然就不会出问题.然而,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坏习惯往往会破坏健康.本期,我们为您总结了这些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续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赖床五分钟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呢?不是刷牙也不是睁开眼睛,而是在床上多赖上五分钟.很多人认为,赖床是不好的习惯,但其实,猛起会迫使血往上冲,造成血压突然变动,引起头晕等症状.所以,早上起床,好是睁开眼睛后先不起身,趁着这个空挡,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5分钟后再起来.
作者:林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男科专家指出,偶尔没有晨勃或在性生活中表现不佳,并非一定意味着男性的性功能出现了障碍.由于性生活时可能受到心理压力、身体疲劳状况以及与伴侣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男性的“功力”.相反,夜间睡民时不受干扰的自然勃起,才真正反映一个男性的真实勃起功能.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很多人起床后感觉手指发麻,这个时候要警惕了,手指发麻暗示你很可能患有下面的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鉴别:除手指麻木、疼痛外,还有颈肩、颈项、肩背及头部、上忮有疼痛感,表现为桡侧或尺侧,或五个手指一起麻胀,还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现象.疼痛多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触电样串痛.麻木往往和疼痛部位相同,二者常相伴随,但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手指及前臂的感觉减退,少数出现感觉过敏区,往往为病变节段受刺激引起.
作者:张博鱼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原料:毛豆30克、土豆30克、青椒30克、红椒30克、黄椒30克、紫甘蓝30克、胡萝卜、30克、黑木耳30克、虾仁30克、鲜菇30克.做法:新鲜明虾焯水剥去壳,切成小颗粒的虾仁肉备用;将胡萝卜和土豆切小粒,放人平底盘中,再放上剥好的毛豆,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入微波炉加热5分钟.取出放凉备用;将鲜菇和黑木耳在开水中焯熟,切成小丁备用;将所有的材料依次码成圆环状,用勺子背按压紧实;取一小豌,倒入酱油10毫升,醋15毫升,绿芥末0.5克,盐05克,朝一方向搅拌均匀,后加入橄榄油20克,搅拌均匀;将调好的芥末醋汁淋在做好的沙拉环上,即可食用.
作者:李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看病,让患者烦恼多:首先要挂号,但医院天天人满为患,如何能顺利挂上号?如何能在有限的就诊时间内,选对科室和专家?本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黄德华主任医师将会有一些小窍门告诉你.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秋天到了,心情似乎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起伏,做任何事提不起兴趣、无缘由地心情抑郁,“秋季抑郁症”真的存在吗?该怎样缓解呢?——黎女士易患秋冬季抑郁症的人群:性格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胜心强、性格内向者;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更年期女性、孕妇、产妇或老年人,以及部分学龄期儿童.刚经历了负面事件叉没得到及时排解的人群;常年在室内工作者、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草药都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或没有,于是很多人用中药调制药茶或药酒服用,以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这6味养生中药如果盲目使用可能会伤害眼睛,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大家不要盲目服用中药,应遵医嘱.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老人退休在家后,家人不仅应从生活上给予关怀,更应从心理上给予安慰,那么,此时的老人在心理上有何种期待呢?——万先生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心理期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成就型.有些老年人在中青年时曾经在工作中做出过一些成绩,因而离退休之后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和自豪,他们喜欢同年轻人谈自己辉煌的过去,更希望年轻人尊重自己.
作者:杨保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在每年夏季受欢迎的防暑药品名单中,蕾香正气水总是排在前几位,许多市民都会买点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你知道藿香正气水的其他用途吗?藿香正气水外用有特效例如对老人、幼儿、急症及昏迷者等服药有困难的病人,夏天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敷点脐来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王大妈,今年65岁,太原市退休工人,3年来一直因反复头晕,自己感觉头脑一直不清利,每天迷迷糊糊,曾经去市级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全身检查.头颅CT正常;MRI示:老年性脑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供血不足;脑电图正常;血液化验除甘油三酯偏高,其它均正常;心电图:心电轴正常,右束支传导阻滞;X光胸片正常;腹部B超正常;颈椎MRI:轻度骨质增生.医师诊断:“脑供血不足”.给活血通络及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后来王大妈又经中医诊治,仍然不见好转.
作者:郝伟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每到秋季,许多人就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口干舌燥、鼻咽燥涩、皮肤干枯、干咳少痰、烦躁不安等等,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该如何克服“秋燥症”,中医教你.早睡早起由于秋季天气较凉,风声较急,地气清肃,万物变色,人们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宁静.这样收敛神气,可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作者:韩梅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夏秋季气候炎热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人,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鸭肉性凉,为夏季滋补首选肉类.鸭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作者:茉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肥胖容易造成的疾病除了糖尿病之外,还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卒中、下肢静脉曲张;消化系统疾病如脂肪肝、胆结石;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和痛风症等.
作者:纪秉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免疫力,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比较空泛的概念,一起来看看下列迹象,看看你中了几招?你喜欢吃甜食吃太多的糖不只是增加体重这么简单,一项研究发现,食用100克糖(相当于三罐汽水中含有的糖),会大大阻碍白血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可怕的是,这种效果的持续时间还长达5个小时.
作者:张小庭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闷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觉得难熬,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更意味着考验.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老年病,在夏季里如何与“老病”抗衡就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
作者:张继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秋天早晚温度变化明显,人们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秋季腹泻等.婴幼儿鼻腔缺乏鼻毛,鼻黏膜柔嫩,鼻腔血管丰富,而机体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此,娇嫩的宝宝在秋季尤其需要得到科学呵护.
作者:朱铭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怎么保护眼睛呢?中医专家指出,不妨用中药熏蒸法给眼睛做个“桑拿”.中药熏蒸眼睛,可有效缓解眼疲劳,改善眼周围血液循环.首先,平躺在治疗床上,轻闭双眼,将一块浸透药汁的纱布敷在眼睛上面,熏蒸20分钟后,擦净药汁.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