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夏季怎样科学的预防常见病

张继英

关键词:老年人, 夏季, 科学, 老年病, 天气
摘要:闷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觉得难熬,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更意味着考验.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老年病,在夏季里如何与“老病”抗衡就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
人人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仅测空腹血糖五成糖尿病易漏诊

    据2007年至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高居全球第一位.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48亿,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糖尿病发病的新高潮.专家指出,唤醒每一位公众对糖尿病风险的关注至关重要.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揭秘伦敦奥运村的饮食

    选手更多选择奥运村里食堂当年北京奥运会为八方来客准备了“国际餐、地中海餐、亚洲餐”三大风格的佳肴,品种总数超过400种,堪称“中西全席”,令人赞不绝口.时光荏苒,人们越发注重保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又与如今的饮食业契合,伦敦奥运村也不敢怠慢,为了接待1万多名宾客,主办方建造了能容纳5000人就餐的食堂,又效仿北京,将餐饮中心划分区域,想方设法把米、面、烤猪、咖喱、披萨等都一股脑儿地端出来,更多的选择,运动员们也很喜欢.

    作者:悠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生儿胎记虽美,当心血管瘤

    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除注意发现有无身体畸形外,还应注意检查小儿体表有无胎记,如果有,应从胎记颜色及是否向外突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特别有些生长较为隐蔽的部位(会阴、腋窝、背部等),应该仔细检查.

    作者:张中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给心脏病患者开个运动康复处方

    旧观念得了心脏病就需静养在临床上绝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及家属认为自从生病后就不能运动,只能待在家中静养.由此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实,这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误区.从医院接收的心脏病患者来看,绝大部分都认为得了病后就只能窝在家里,尽量少运动.除了生活质量下降外,并发症也因此增多.因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而反复住院甚至死亡的人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巨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廷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女性性爱的佳频率

    性生活内容包括自慰、性梦、爱抚等多种方式,它们都能带来性高潮体验,也应算在性爱频率之内.实际生活中,夫妻间的性爱频率与感情、生活、工作、健康状况都密切相关,合适的频率就是双方感觉和谐的状态,频率过了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性生活的频率20至30岁据资料显示,这个年纪的人约有13%每天都做爱,三分之一每星期做爱超过一次,半数以上每星期一次.如果你属于“无性”的一群,请你不用担心,有17%的姐妹们跟你一样.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起床后手麻警惕疾病来袭

    很多人起床后感觉手指发麻,这个时候要警惕了,手指发麻暗示你很可能患有下面的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鉴别:除手指麻木、疼痛外,还有颈肩、颈项、肩背及头部、上忮有疼痛感,表现为桡侧或尺侧,或五个手指一起麻胀,还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现象.疼痛多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触电样串痛.麻木往往和疼痛部位相同,二者常相伴随,但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手指及前臂的感觉减退,少数出现感觉过敏区,往往为病变节段受刺激引起.

    作者:张博鱼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晚期肺癌也会成“慢性病”

    肺癌是一个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人,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肺癌死亡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便能手术的患者也容易发生复发转移,加上放、化疗的疗效不甚明显,因此,患者的生存期并不理想,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只有8~10个月,不少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作者:郭惠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40岁的男人有“三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四十多岁的男人,无论事业上如何有声有色,身体却明显地开始走了下坡路,其实,只要行动起来,锻炼得当,重新恢复到20多岁时的状态,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非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教您如何识别假药

    假药之祸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假药的制造、销售比较猖獗,打着免费讲课、赠品或者义诊的招牌推销假药的骗局也不少,消费者若想要少上当或不上当,在这“雾里看花”的乱象中,广大的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还需练就“火眼金睛”,才能辨别真伪.

    作者:谢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性生活不和谐如何解决/情爱高潮能杀死感冒病毒/男性多睡多走可以改善情欲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医教你防秋燥

    每到秋季,许多人就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口干舌燥、鼻咽燥涩、皮肤干枯、干咳少痰、烦躁不安等等,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该如何克服“秋燥症”,中医教你.早睡早起由于秋季天气较凉,风声较急,地气清肃,万物变色,人们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宁静.这样收敛神气,可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作者:韩梅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六种乳腺增生需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是很多女性并不陌生的疾病,然而又有多少女性具体了解乳腺增生呢?现在很多医生对乳腺增生的病因不解释,治疗采用放任态度,将很多患者带入“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的误区.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发现乳房有硬块就担心自己患上了乳腺癌,或者一查出乳腺增生就担心癌变.其实乳腺增生症极少发生癌变.可以说,90%以上的乳腺增生是安全的,不会癌变,但仍有10%癌变的可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唐桂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早晨先做九件事

    赖床五分钟起床第一件事是什么呢?不是刷牙也不是睁开眼睛,而是在床上多赖上五分钟.很多人认为,赖床是不好的习惯,但其实,猛起会迫使血往上冲,造成血压突然变动,引起头晕等症状.所以,早上起床,好是睁开眼睛后先不起身,趁着这个空挡,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5分钟后再起来.

    作者:林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这些小病,用一块糖搞定

    糖亦是药,如今糖尿病盛行,人们都害怕吃糖多了会得糖尿病,对糖敬而远之.其实,有时吃糖比吃药还管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情况吃块糖,就可有效缓解不适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彩环沙拉

    原料:毛豆30克、土豆30克、青椒30克、红椒30克、黄椒30克、紫甘蓝30克、胡萝卜、30克、黑木耳30克、虾仁30克、鲜菇30克.做法:新鲜明虾焯水剥去壳,切成小颗粒的虾仁肉备用;将胡萝卜和土豆切小粒,放人平底盘中,再放上剥好的毛豆,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入微波炉加热5分钟.取出放凉备用;将鲜菇和黑木耳在开水中焯熟,切成小丁备用;将所有的材料依次码成圆环状,用勺子背按压紧实;取一小豌,倒入酱油10毫升,醋15毫升,绿芥末0.5克,盐05克,朝一方向搅拌均匀,后加入橄榄油20克,搅拌均匀;将调好的芥末醋汁淋在做好的沙拉环上,即可食用.

    作者:李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挂号费里的经济学

    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调整挂号费价格,实行新的医事服务费.普通号42元,副主任医师号60元,主任医师号80元,知名专家号100元.其中,医保报销40元.也就是说,如果挂普通号,医保患者只需自付2元;如果挂不同级别的专家号,分别需要自付20元、40元、60元.结果,普通号需求大增,而专家号出现剩余.

    作者:白剑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又可以导致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呼吸等系统的并发症.

    作者:孟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常困乏可能是糖尿病征兆

    乏力只是一种症状,常被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在正常情况下,糖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糖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所以会感到乏力.还有,在糖尿病时,由于肝脏、肌肉组织摄取氨基酸的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降低等症状.

    作者:周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人为什么容易轻信“权威”

    我妈耳根子很软,经常相信外面人说的话.一些虚假广告宣传可是让她花了不少冤枉钱.对于地换回来的一大难各种各样的治疗仪、保健品等,每次我们告诉她这些都是没用的,她就会不高兴,显得我们当子女的不太孝顺.我该怎么办呢?——王先生老人容易轻信“权威”老年人一般都比较节俭,在上医院看病较贵的情况下,他们更易相信所谓“权威专家”的上门服务.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渐冻人症

    “渐冻人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学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

    作者:国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人人健康杂志

人人健康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