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林;卓红英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4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治疗组,n=25)和单纯用药物治疗(对照组,n=21),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治疗作用.
作者:田加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王遐;苏红革;谷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MRI影象技术的普及,脑桥腔隙性梗死并非表现出经典脑桥定位体征,而表现对侧偏身运动障碍(面、舌瘫)和(或)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轻瘫,貌似大脑半球病灶定位体征,易导致错误定位.现就MRI证实的貌似半球病变的桥脑腔隙性梗死13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万淑英;张芳;胡漪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为研究TCD检查对临床诊断偏头痛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检测技术对临床上CT及MRI检查无异常且偏头痛正处于发作期的180例患者与128例无头痛症状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0例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异常加快,明显高于对比组.结论 TCD能准确的检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颅内段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作者:丁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患者潜在的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有计划地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尽快且大限度地康复.现将2003~2006年我院收治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的因素综合分析,并及时采取了干预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琴珍;盛燕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01~2006-06,我们对 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前很多体内体外的实验研究了新型抗癫(癎)药物的脑保护机制,本文将脑缺血和癫(癎)对脑的损伤机制以及新型抗癫(癎)药物的脑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玲;杨自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性瘫痪是致残性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发病率为0.15%~0.5%[1],是引起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过去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但近年来随着脑瘫康复治疗技术的开展,如果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除极严重者外,大部分可以接近或达到正常化.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愈佳,尤其<6个月的患儿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多数效果很好.
作者:吴瑞红;陈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将我科2004年以来收治的21例卒中后高渗状态病人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3~65岁;大面积脑梗死13例,高血压脑出血8例,入院时平均GCS积分6.5分,开颅去前瓣减压,颅内血肿抽吸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19例,保守治疗2例,高渗状态早出现在发病后第2d,晚10d,大多在3~5d出现,高渗状态出现前均用甘露醇治疗,每次250ml静滴,3~4次/d,部分病人术前首次给500ml/d,液体量1500ml/d,糖盐水500ml,5%GS500ml,生理盐水500ml,另外给抗生素,保护胃黏膜药物等支持疗法.
作者:徐显贵;肖志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发展,计算机已逐应用在科技工业、医学等领域.我院自2003年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此着重探讨微机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范秀华;李建云;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 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王大模;陈忠伦;文世全;苏牟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SAH继发癫(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及腰穿证实的234例SAH患者中38例继发癫(癎)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继发癫(癎)的发病率为16%,以大发作多见,少数为局限性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早发型癫(癎)发生率为84%,其中以癫(癎)为首发症状者47%,仅临时用过抗癫(癎)药;迟发型癫(癎)发生率为16%,需长期服抗癫(癎)药.结论 SAH较易继发癫(癎),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癎)药.
作者:李志伟;杨守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但随之带来的术后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我科对2000-05~2003-06住院的36例ACI患者使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沉、困、酸及各种表现不一的疼、痛、酸、困、麻木和肌肉萎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在临床上利用全躯干直线牵引加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总结出效果明显的一点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近年来酒精中毒的人员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应用纳洛酮治疗38例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现将我科自2000~2006年收治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治情况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陈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16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治愈13例,好转2例,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 认真作好行脑脊液置换术的SAH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丰云;迟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汉族,因行走不利9年、伴四肢抖动5年于2006-11-20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无同样患者,于9年前不明诱因出现走路僵硬、渐出现足内翻、脚跟不能着地,曾在我院骨科行脊柱(颈、胸、腰椎)MRI扫描,未见异常.
作者:曾国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儿童脑梗死,又叫小儿急性偏瘫,是随着近几年头颅CT、MRI等影像学的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临床诊断.近几年14岁以下儿童脑梗死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在病因、诊治和预后均与成年人不同,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偏瘫作一分析.
作者:浮纪玲;贾新丽;王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