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前瞻性护理

吴琴珍;盛燕妃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过程, 护理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患者潜在的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有计划地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尽快且大限度地康复.现将2003~2006年我院收治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的因素综合分析,并及时采取了干预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TCD对180例头痛患者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为研究TCD检查对临床诊断偏头痛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检测技术对临床上CT及MRI检查无异常且偏头痛正处于发作期的180例患者与128例无头痛症状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0例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异常加快,明显高于对比组.结论 TCD能准确的检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颅内段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作者:丁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18例

    我院自1999-02~2006-02,对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配合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宜洲;许群芳;陈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14d)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监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组总有效率91.4%,显效率82.9%,其中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无死亡.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显效率60%,其中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4例,无变化5例,恶化2例,死亡3例,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程乾;牛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癎)发作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SAH继发癫(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经CT及腰穿证实的234例SAH患者中38例继发癫(癎)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SAH继发癫(癎)的发病率为16%,以大发作多见,少数为局限性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早发型癫(癎)发生率为84%,其中以癫(癎)为首发症状者47%,仅临时用过抗癫(癎)药;迟发型癫(癎)发生率为16%,需长期服抗癫(癎)药.结论 SAH较易继发癫(癎),且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较难控制,需长期服用抗癫(癎)药.

    作者:李志伟;杨守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年脑梗死6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呈上升趋势,2002-06~2006-06,本院收治青年脑梗死6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顾杰;李秀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护理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16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治愈13例,好转2例,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 认真作好行脑脊液置换术的SAH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孙丰云;迟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

    2004-01~2006-06,我们对 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2例报道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6岁.因左侧头痛、呕吐伴头昏、复视10d于2006-03-10入院.患者10d前因工作紧张、失眠后出现左侧搏动性头痛,以左颞、额部及眼眶为主,伴恶心、呕吐、畏光.无先兆症状及发热、鼻塞、流涕、流泪.自服止痛片无好转.

    作者:王庆德;钟涛;王宏英;迟兆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我院1990-10~2006-12的10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例,术后发生感染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晖;冯树贵;黄明军;代明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蜡疗治疗痉挛型脑瘫68例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王遐;苏红革;谷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77名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对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277名临床护士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SCL-90总均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忧郁、恐怖两项均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执的均分低于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2)15.6%的护士存在中度以上水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忧郁、人际敏感、恐怖、焦虑.(3)EPQ量表各维度分值与常模比较,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内外向和掩饰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的心理状况与一般人基本相近,部分人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医院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徐珊玲;汪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我们通过对72例经CT、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方宁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及脑电图分析

    目的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对6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 脑电图正常患儿治疗效果优于脑电图异常者.结论 脑电图对评估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有一定指导价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于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卒中后高渗状态分析

    现将我科2004年以来收治的21例卒中后高渗状态病人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3~65岁;大面积脑梗死13例,高血压脑出血8例,入院时平均GCS积分6.5分,开颅去前瓣减压,颅内血肿抽吸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19例,保守治疗2例,高渗状态早出现在发病后第2d,晚10d,大多在3~5d出现,高渗状态出现前均用甘露醇治疗,每次250ml静滴,3~4次/d,部分病人术前首次给500ml/d,液体量1500ml/d,糖盐水500ml,5%GS500ml,生理盐水500ml,另外给抗生素,保护胃黏膜药物等支持疗法.

    作者:徐显贵;肖志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早期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作者:尼占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2年购进北京宝润佳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CRI-A电脑康复治疗仪以来,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敏;马越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与无动性缄默症3例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与回顾总结丘脑出血(intraventricuiar hemorrhage,IVH)破入脑室系统与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atism)机制,注意与去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 syndrome)和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的鉴别,更好的指导抢救用药.方法 回顾总结临床资料相关症状与体征.结果 无动性缄默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醒状昏迷,与丘脑及丘脑邻近部位病变,上下行纤维传导被阻断有关.结论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现无动性缄默症,应进行脑卒中单元特殊治疗,积极降颅压、脱水、利尿、止血、保脑、促醒、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必要时行脑窒穿刺引流术等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6例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观察及护理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但随之带来的术后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我科对2000-05~2003-06住院的36例ACI患者使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青;马聪敏;刘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出血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前瞻性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患者潜在的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有计划地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使患者能顺利进行康复训练,尽快且大限度地康复.现将2003~2006年我院收治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的因素综合分析,并及时采取了干预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琴珍;盛燕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