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对病人投诉的接待与处理

钟敏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疗法规, 医院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医药公司如何才能开好第三终端药品订货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宏观政策调控的不断加大,药品招标采购受区域配送限制的影响,县级医药公司在第一、二终端的药品销售份额逐渐萎缩,营销重心已转向第三终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药店.

    作者:郑明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世界上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我们于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对35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强;包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与患者需要的关系,满足患者需要是护理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 .优良的护理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闫汉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颈肩背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颈肩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至4月间对50例颈肩背痛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片60mg口服,加理疗,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单纯理疗每天2次.均治疗2周.结果 A、B两组病人治疗前,根据疼痛的程度按照语言描述评分法均为③级中度疼痛,治疗后A组①级21例;②级4例;B组①级4例;②级12例;⑧级9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肩背痛病人临床中比较常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均难以满意,严重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采用七叶皂苷钠和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其治疗效果,经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社庭;李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实现中药现代化研发途径分析

    从中药研发途径对中药实现现代化进行阐述.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介绍本校<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庞勇;范郁山;赵彩娇;高炜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透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2例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累及颞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临床问题(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多因过度咀嚼硬物,风寒湿邪侵袭等诸多因素引起.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透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效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只采取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治疗组为30例、对照组为30例;好转治疗组为20例、对照组为15例;对照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4%(P<0.05);对照组复发6例(P<0.0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兰本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的影响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同一个药物,剂量大小不同,作用性质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刚好相反.那么,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就不同,我们必须熟悉这些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才能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正确防治不同的疾病.

    作者:吴虎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疮(RAU)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迄今尚无可根治的药物或疗法.我们采用口服中药方剂加替硝唑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庄文清;谢业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0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结10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与健康教育的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护士全面正确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出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主动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糖尿病知识,积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医疗护理计划中来,是糖尿病治疗重要的环节.

    作者:向晓红;周用芬;郑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减少产后出血25例

    产后出血在我国一直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死亡原因的49.9%,其中87.7%为产后出血[1].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70%~80%;所有孕妇分娩时均可发生流血过多[2],因此,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比好的治疗方法更有意义[3].

    作者:田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效果观察

    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33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喜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劳资的现状与趋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行各业人员在劳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公立县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受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资方面的独特现象.这对于县医院的发展特别是新医改政策出台后,县医院的发展趋向极具研究价值.

    作者: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特殊部位烧伤未婚女青年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

    烧伤是对人体破坏性较大的创伤,烧伤病人不但在躯体上受到了伤害,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尤其是特殊部位的烧伤,对患者的打击更大,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与一般病情是不一样的.

    作者:郑春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营乡乙型肝炎发病率情况分析

    为了解乙肝病毒感染发病率,我汇总了我乡2007年新农合组织本乡村民免费健康体检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瑞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疗闭塞性血管病不宜重用活血药

    闭塞性周围血管病是指血管病变以狭窄、闭塞为主要病变的周围血管病.临床上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代表,治疗此类疾病的目的在于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能力,增加其血流量,使机体正常活动所需要的血流量得到满足.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古往今来,临床上盛行重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桃仁、红花、当归、水蛭等药物.

    作者: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旋转三维立体成像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迂曲病变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旋转DSA检查,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其中5例病例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迂曲,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 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对肝癌病人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甲峰;冷静;徐锐;相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