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闫汉英

关键词:护患关系, 护理学, 公共卫生管理
摘要: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与患者需要的关系,满足患者需要是护理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 .优良的护理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40例体会

    笔者近两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站就诊的不孕症患者40例,年龄24~40岁,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孕,不孕史2~5年.

    作者:杨国汉;高芳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癌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肝癌的病情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1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及护理探讨,在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朱秀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古今医家治疗肝病验2则

    古今医家对肝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临征选读明代医家张介宾和近代名医焦树德辨治肝病之精华,指导应用临床,收到实效.

    作者:黄世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透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2例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累及颞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临床问题(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多因过度咀嚼硬物,风寒湿邪侵袭等诸多因素引起.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透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效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麻黄素滴鼻剂中毒护理体会

    麻黄素也称麻黄碱,是从麻黄草中分离到的结晶体.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4种异构体,其中1-麻黄素是鼻科常用的鼻黏膜收缩剂.其作用为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黏膜肿胀,滴药后可维持2小时以上,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临床上常用于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鼻科常见疾病.

    作者:周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内科教学一得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怂满意.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此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对有效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60例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免疫性不孕症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因素,AsAb在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症中的出现率分别是18%和7.7%,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效果观察

    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33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喜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疗闭塞性血管病不宜重用活血药

    闭塞性周围血管病是指血管病变以狭窄、闭塞为主要病变的周围血管病.临床上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代表,治疗此类疾病的目的在于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能力,增加其血流量,使机体正常活动所需要的血流量得到满足.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古往今来,临床上盛行重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桃仁、红花、当归、水蛭等药物.

    作者: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云南白药配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5例

    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采用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收到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颈肩背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颈肩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至4月间对50例颈肩背痛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片60mg口服,加理疗,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单纯理疗每天2次.均治疗2周.结果 A、B两组病人治疗前,根据疼痛的程度按照语言描述评分法均为③级中度疼痛,治疗后A组①级21例;②级4例;B组①级4例;②级12例;⑧级9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肩背痛病人临床中比较常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均难以满意,严重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采用七叶皂苷钠和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其治疗效果,经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社庭;李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食道癌75例

    目的 观察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食道癌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现代治疗食道癌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法 .结果 治疗组75例显效9例(12%);有效52例(69.3%);无效14例(18.7%).总有效61例(81.3%);对照组42例,显效1例(2.38%),有效18例(42.9%),无效23例(54.8%),总有效(54.8%),2组生存期对比,生存期达3年以上,治疗组6例,生存期达2年以上15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28例,生存期1年以下37例,对照组生存期达3年以者0例,达2年以上生存者3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15例,生存期1年以下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道利膈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疗效较好,总体优于对照组.

    作者:连建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管理社会化、办学多样化、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趋势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和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杜华;刘素英;徐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是医改方向

    占领重点城市,一省或数省起义,国际苏维埃还派了军事顾问来指导大革命,都没有挽救失败的命运.只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农村包围城市,夺取了大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没有照搬外国的模式,大刀阔斧地解剖社会主义,来个独联体,而是根据中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

    作者:王新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马来酸柱派齐特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梗死部位出现缺血性改变,局部代谢物质蓄积,脑血管痉挛,其缺血缺氧损害又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桂派齐特是新一代心血管用药,是一种具有腺苷增效及钙通道阻滞作用的药物,同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及营养保护脑细胞的双重作用[2].

    作者:王晏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度血性乳糜尿的辨证施治

    乳糜尿现代医学之名称,类似中医学的膏淋、尿浊之范畴.临床上以小便似米泔水、稠浊,状如脂膏,时而成团,小便不利为主征,或兼有血尿浑浊不分.

    作者:胡方成;周其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传染病中医药文献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医药文献研究是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载体.结合目前全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重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相关文献采用多因子综合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进行研究,分析传染病的共性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童佳兵;李泽庚;彭波;刘健;张国梁;潘桂娟;杨程;王传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81例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肝硬化腹水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汤剂内服.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脂肪肝的护理体会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发生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轻度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但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为配合临床治疗,笔者对脂肪肝的护理进行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