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出血性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以往诊断为出血性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出血性异位妊娠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研究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出血性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朱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补元煎治疗老年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老年眩晕患者9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补元煎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71.93%,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治愈率45.24%,总有效率73.81%.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补元煎在治疗老年眩晕症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蔡东红;张后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EGFR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EM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 法)和原位杂交染色法分别检测EGFR和EGFRmRNA在EM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以及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EGFR和EGFRmRNA两因子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比在位内膜表达增强(P<0.01),但是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M患者从子宫内膜到异位病灶,EGFR和EGFRmRNA表达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EM发生、发展和不孕有关.
作者:伍莉;田景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及产后大出血需手术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200例产后大出血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 及疗效;并对20例行手术止血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180(90.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但是有30(15.0%)例因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终进行了手术止血治疗,其中因胎盘因素造成大出血的占25例,因子宫因素及产妇因素造成大出血的各6例.结论 产后大出血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有少部分需手术治疗,这部分病人主要是因胎盘因素导致大出血,其次是产妇因素.
作者:管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概述了水蛭的酒润麸制、超微粉碎等炮制新工艺以及在治疗妇科疑难重症、高血粘、高血脂、食道痛、肺癌等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HD肝病治疗仪经络穴位中药局部导入;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两组血生化改变、B超、CT、影像学改变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运用此法配合西药营养肝细胞改善代谢,发挥中西医的协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何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方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方药是:神曲120g,磁石60g,光明砂30g.其用法是以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次3丸,开水送服,每日3次;其用为镇心、安神、明目;主治肾阴不足,心阳偏亢,眼目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癫痫.
作者:和殿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探讨桂枝的近代药理研究,桂枝有明显的镇痛、解痉、解热、平喘、抗过敏等作用.对桂枝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均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临床治疗风寒表证,风湿痹痛,胸痹痰饮.经闭癥瘕,小便不利,黄疸,湿阻,胁痛等常获奇效,补中作用亦毋庸置疑.临床切勿以其平谈而忽之.
作者:赵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中药研发途径对中药实现现代化进行阐述.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介绍本校<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庞勇;范郁山;赵彩娇;高炜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观察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在用相同方法 进行药物治疗时,全程重视采用调理情志配合治疗,研究调适情志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治疗组、对照组在疗效、减少复发、增强治愈信心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调节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明显,应在临床治疗中重视运用.
作者:聂绍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食道癌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现代治疗食道癌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法 .结果 治疗组75例显效9例(12%);有效52例(69.3%);无效14例(18.7%).总有效61例(81.3%);对照组42例,显效1例(2.38%),有效18例(42.9%),无效23例(54.8%),总有效(54.8%),2组生存期对比,生存期达3年以上,治疗组6例,生存期达2年以上15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28例,生存期1年以下37例,对照组生存期达3年以者0例,达2年以上生存者3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15例,生存期1年以下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道利膈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疗效较好,总体优于对照组.
作者:连建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发的常见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80%在妊娠30周开始出现,也有在妊娠25~29周出现,个别甚至更早.ICP对孕妇预后及胎儿有不良影响,使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只采取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治疗组为30例、对照组为30例;好转治疗组为20例、对照组为15例;对照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4%(P<0.05);对照组复发6例(P<0.0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兰本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将肝硬化腹水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汤剂内服.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化瘀软坚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累及颞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临床问题(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多因过度咀嚼硬物,风寒湿邪侵袭等诸多因素引起.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透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效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络病理论自<内经>始发其端,惜后人发掘甚少[1].明清以来的近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研究者众多并把诸多原则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辨治心血管病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鉴于络病理论在心血管病领域的重大实践意义,特撰本文与同道共探其妙.
作者:朱立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此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对有效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因具有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但PICC置管后,由于留置时间长,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等并发症.
作者:金晓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