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效峰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患者48例(5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芦丁、肌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同时观察患者出、凝血时间以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2%,总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率12%,总有效率52%.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安全、有效率高.
作者: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报告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不足型眩晕的治疗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和中药内服外敷.结果 统计72倒,痊愈62倒,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2%.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气血不足型眩晕,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EGFR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EM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 法)和原位杂交染色法分别检测EGFR和EGFRmRNA在EM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以及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EGFR和EGFRmRNA两因子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的表达明显比在位内膜表达增强(P<0.01),但是在EM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M患者从子宫内膜到异位病灶,EGFR和EGFRmRNA表达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EM发生、发展和不孕有关.
作者:伍莉;田景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医药文献研究是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载体.结合目前全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重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相关文献采用多因子综合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进行研究,分析传染病的共性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童佳兵;李泽庚;彭波;刘健;张国梁;潘桂娟;杨程;王传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很高.中风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此时,令患者难以接受的是半身不遂致行动不便、口角歪斜、进食困难、讲话发音不清、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使之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健康.
作者:菅永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施他宁结合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 64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系统治疗后痊愈.结论 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系统化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作者:冷坚强;陆鸣;朱友群;张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 通过改善环境和分区管理;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儿科护理专业技能;加强沟通技巧及能力:健全落实制度,完善规范管理.结果 有效的降低了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系数.结论 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安全.
作者:王韶华;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产后出血在我国一直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死亡原因的49.9%,其中87.7%为产后出血[1].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70%~80%;所有孕妇分娩时均可发生流血过多[2],因此,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比好的治疗方法更有意义[3].
作者:田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大量的研究提示,心理因素与许多器质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及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主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激惹综合征(IB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下面就心理因素与FD发病的联系作一下综述.
作者:杨蓉;石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行各业人员在劳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公立县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受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资方面的独特现象.这对于县医院的发展特别是新医改政策出台后,县医院的发展趋向极具研究价值.
作者: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治疗措施,减少重症哮喘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34例重症哮喘进行补液、扩支气管、抗炎等以及呼吸机的治疗.结果 34例中33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1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 及早诊治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世界上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我们于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对35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强;包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口服肾衰胶囊(牛黄、琥珀、生水蛭、沉香粉等)及降氮排毒液(大黄、桃仁、红花、煅牡蛎、败酱草、益母草)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62例.结果 总有效率:85%.结论 本方法 对本病具有通腑泄浊、排毒、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王延须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癌的病情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1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及护理探讨,在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朱秀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拟肾逆方治疗脾肾阳虚、瘀水互结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mg/kg/d,晨起顿服,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泼尼松组(对照组)为56.6%,经分析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逆方可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尿蛋白置,增加血浆白蛋白.提高血IgG水平,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等.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王抗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52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6例出现一过性老年意识障碍,1例患肢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罗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风池穴药物注射治疗脑卒中后昏迷的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8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4ml,双侧风池穴穴位注射,每侧2ml,每日两次.分三期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昏迷程度.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昏迷患者风池穴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风池穴穴位注射可促进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伟;曹海强;李经纶;王本瀚;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青霉素V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并研究青霉素V钾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SinoChrom ODS-BP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pH值4.5)的体积分数为7:3,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8nm,青霉素V钾血浆样品以甲醇提取.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μg/ml(r=0.9996).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8.6%±3.0%,平均方法 回收率为96.36%~2.19%,日内RSD≤1.7%,日间RSD≤4.8%.应用该法研究了1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472mg青霉素V钾后的药动学,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0.75±0.25)h,Cmax为(6.15±2.94)μg/ml,AUCO-6为(5.83±2.37)μg/(h·ml).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药物分析,其药动学数据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制及剂型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惠;符策浩;蔡颖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者发现有些患者无原因可解释的血糖降低而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现象,为此本文对1年来发现的15例患者进行了异常化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作者:胡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