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益气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艾纪邈

关键词:参麦益气汤,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 ure,CHF)是指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一般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并发于各种心脏病后期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颇重,病理机制错综复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昏迷162例

    目的 观察风池穴药物注射治疗脑卒中后昏迷的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8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4ml,双侧风池穴穴位注射,每侧2ml,每日两次.分三期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昏迷程度.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昏迷患者风池穴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风池穴穴位注射可促进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伟;曹海强;李经纶;王本瀚;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学好中医的途径一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名老中医之路>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近30年来,该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昔日的名老中医们,现仍健在的是极个别了,而他们的治学和临床经验却一直在教育和引导着后学者,为我们的中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读到该书,结合目前的中医教育状况,觉得实在有必要从这些老前辈的治学经验中学习和探索学好中医的途径.

    作者:周忠志;李勇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析附子的固表作用

    附子乃大辛大热之品,属于温里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诸阳虚证.然其助卫阳固表作用为多数医家忽视,现试将其助卫阳固表作用分析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托烷司琼联用泮托拉唑防治含铂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联用泮托拉唑和地塞米松防治含铂方案肿瘤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51例使用含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化疗第一周期和乙组化疗第二周期为实验组,甲组化疗第二周期和乙组化疗第一周期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使用含铂方案化疗期间给予托烷司琼、泮托拉唑和地塞米松,对照组在使用含铂方案化疗期间给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在预防肿瘤患者食欲不振、抑制恶心、呕吐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托烷司琼联用泮托拉唑防治含铂方案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姬广伟;丁照黎;何洪涛;爨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对病人投诉的接待与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作者:钟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选择降压药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较多,如高脂血症、主动脉钙化、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间歇性跛行、血尿酸升高等,因此,任何老年人都必须主要根据临床情况,使用合适的降低血压药物、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副作用.

    作者:王娟;阚全程;刘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桂甘龙牡汤合柴桂干姜汤加减治愈失眠、白癜风并药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林某,女,32岁,2006年8月6日21:30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急诊就诊.诉失眠2年,面部白斑4个月,全身多处肿痛瘙痒1天.

    作者:赖梅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而我国是乙肝患者的重灾区,目前国内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虽然不少,但特殊性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1].

    作者:张国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心祛痰化瘀汤.共观察2个疗程计3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了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旗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3例

    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临床上运用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53例,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备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施他宁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4例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施他宁结合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 64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系统治疗后痊愈.结论 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系统化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作者:冷坚强;陆鸣;朱友群;张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钙制剂的合理应用

    钙制剂品种繁多,剂型各异,在日常生活和临床上不易选择,本文对钙制剂的特性、分类、适用人群、影响因素及选用等方面逐一论述,以便补钙患者参考,对合理利用钙制剂有所帮助.

    作者:逯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药疗法救治老年重症难治性气胸1例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破裂而引起的胸腔积气.该病属肺科急症,常需立即抢救,且愈合容易复发,复发率达23%~47%.我科于2008年成功救治1例老年重症难治性气胸,现报告如下:

    作者:茆建国;郭燕蓉;朱蔚;魏哲;赵廷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芍药甘草汤证的研究及应用

    芍药甘草汤,又名甲乙化土汤,系张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证而设,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之功效.后世医家对本方极为推崇,十分重视此方的化裁运用.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炎、止咳、平喘、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抗变态反应等作用.现对其渊源、临床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颈肩背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颈肩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至4月间对50例颈肩背痛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片60mg口服,加理疗,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单纯理疗每天2次.均治疗2周.结果 A、B两组病人治疗前,根据疼痛的程度按照语言描述评分法均为③级中度疼痛,治疗后A组①级21例;②级4例;B组①级4例;②级12例;⑧级9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肩背痛病人临床中比较常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均难以满意,严重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采用七叶皂苷钠和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其治疗效果,经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社庭;李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下骨折

    目的 报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4例.Seinsheimer分类:Ⅲ型8例,Ⅳ型11例,V型5例.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22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术后6个月近端锁钉退出,骨折已愈合将退钉取出.无感染、交锁钉断裂、下肢缩短及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桑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塞通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运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血塞通胶囊+阿斯匹林及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均连服1个月后查血小扳聚集率.结果 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 :治疗组下降率37.50%,对照组为14.5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塞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平启年;刘红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儿童急性曼陀罗中毒30例临床报告

    我院于2005年5月收治30例儿童集体急性曼陀罗中毒,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女10例,男20例,年龄2岁~13岁.均为农村儿童.集体进食芝麻汤圆后部分儿童相继出现腹痛、口干、口渴、面红、头晕眼花等症状,严重的出现神志不清、谵语.急诊入院.

    作者:潘雪梅;王元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风病的辨证治疗及护理

    中风病是在人体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发,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在临床上,又分为中脏、中腑、中经络之分(包括现代医学的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是当代人类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麻木不遂,口眼歪斜,不语或语涩为主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作者:张福存;杨翠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