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

张国彦

关键词: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核苷类抗病毒药
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而我国是乙肝患者的重灾区,目前国内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虽然不少,但特殊性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医药公司如何才能开好第三终端药品订货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宏观政策调控的不断加大,药品招标采购受区域配送限制的影响,县级医药公司在第一、二终端的药品销售份额逐渐萎缩,营销重心已转向第三终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药店.

    作者:郑明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王全年博士提出中医健康设计学

    中医健康设计学关注整体观念、系统科学.将中医任何疾病的治疗放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整合发挥中医的各类治疗优势,采取多元诊断、多元治疗,然后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然后对某一疾病进行多方案治疗.

    作者:马晓平;张力超;张凤姣;廖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 通过改善环境和分区管理;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儿科护理专业技能;加强沟通技巧及能力:健全落实制度,完善规范管理.结果 有效的降低了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风险系数.结论 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安全.

    作者:王韶华;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1].

    作者:王保奇;左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药联合疗法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BUN、Scr、TC、T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

    目的 提高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近6年来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男65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均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经6~36个月随访,愈合86例,延迟愈合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1周,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

    作者:伍启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核酸疫苗即DNA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外源性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直接接种到机体后,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一种新型的免疫策略.DNA疫苗由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及质粒载体两部分组成,可兼做预防和治疗性疫苗.

    作者:王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介绍本校<针灸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庞勇;范郁山;赵彩娇;高炜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药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的内科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以升阳补脾扶正的中药注射液,偏气虚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偏阴虚者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内,采用简式Fug-2Meyer量表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测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变化,分6级评定步行功能的恢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步行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观察组除上肢的运动功能外,其余各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DL 能力、步行功能等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清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视高职高专药学生实习前的教育

    生产实习是高职高专药学生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当临近生产实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压力.因此,应该重视高职高专药学学生生产实习前的教育,通过适当的教育内容、形式,使他们能顺利的走上生产实习岗位,圆满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作者:侯飞燕;李菁;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桂甘龙牡汤合柴桂干姜汤加减治愈失眠、白癜风并药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林某,女,32岁,2006年8月6日21:30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急诊就诊.诉失眠2年,面部白斑4个月,全身多处肿痛瘙痒1天.

    作者:赖梅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归芎化瘀汤加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肥胖女性,临床常表现有血脉瘀阻,痰湿内蕴等证,故认为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是本病有效治法之一.临床观察60例,以本法为主辨证治疗3~5个疗程,有效率95%,优良率85%.

    作者:程永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采用AgilentlCl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苯酚在82.2~328.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7%.该方法 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旋转三维立体成像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迂曲病变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旋转DSA检查,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其中5例病例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迂曲,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 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对肝癌病人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甲峰;冷静;徐锐;相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3例

    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临床上运用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53例,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备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5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HD肝病治疗仪经络穴位中药局部导入;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两组血生化改变、B超、CT、影像学改变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运用此法配合西药营养肝细胞改善代谢,发挥中西医的协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何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营乡乙型肝炎发病率情况分析

    为了解乙肝病毒感染发病率,我汇总了我乡2007年新农合组织本乡村民免费健康体检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瑞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食道癌75例

    目的 观察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食道癌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利膈通道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现代治疗食道癌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法 .结果 治疗组75例显效9例(12%);有效52例(69.3%);无效14例(18.7%).总有效61例(81.3%);对照组42例,显效1例(2.38%),有效18例(42.9%),无效23例(54.8%),总有效(54.8%),2组生存期对比,生存期达3年以上,治疗组6例,生存期达2年以上15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28例,生存期1年以下37例,对照组生存期达3年以者0例,达2年以上生存者3例,生存期1年以上者15例,生存期1年以下2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道利膈散合健脾养血滋肾汤,疗效较好,总体优于对照组.

    作者:连建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脾旺肝虚证管见

    脾旺肝虚证又称土壅侮木,多因脾失健运,湿阻气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为脾病及肝所形成的证候,属肝脾不调的范畴,临床颇为常见,然而众多医藉和教材则鲜有专门论述,故笔者就此陈以管见,以翼引玉.

    作者:姚杰良;黎忠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