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玲;周燕娟;朱煜明;王虹;解卫平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对≥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因素处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68例,208眼≥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耐心的心理疏导和认真的术前准备后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等情况. 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者 11只眼(5.29%),0.05~0.1者10 只眼( 4.81%),0.1~0.4者72只眼(34.61%),≥0.5者115只眼(55.29%).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9.03%. 结论 对≥85岁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因素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王梓;李一壮;陈晖;卢善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和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及肾动脉结构的影响,比较拉西地平和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肾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106例高血压2~3级患者,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和福辛普利组,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和尿蛋白排泄量(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r-C)、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肾动脉管壁厚度及内径. 结果 拉西地平组和福辛普利组病人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西地平组和福辛普利组病人血Cr、BUN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组病人治疗后UAER、Cr-C、血尿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拉西地平与福辛普利均能改善肾血管结构(P<0.05).福辛普利改善血管重构作用优于拉西地平(P<0.01). 结论 拉西地平和福辛普利均能良好降压,对高血压病人肾脏均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肾动脉重构.
作者:闫立敏;李冬梅;李丹;吴艳英;杨柏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41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测定 U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C-反应蛋白(CRP). 结果 ACS组血UA升高者CRP、TXB2高于血UA正常者(P<0.05),而SA组中各项指标在UA升高者与UA正常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血UA升高可能通过激活血小板、引发炎症反应参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晓英;杨锐英;侯允天;马成;武海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胆囊良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老年人术前往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因此老年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ycystectomy,LC)由于病人的脏器功能和免疫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多有合并症,而手术风险加大.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对135例≥60岁老年患者实施了LC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平;陈波;戴途;竺来法;虞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 患者脉压(PP)与心血管重构(颈动脉肥厚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方法 用超声检测76例MS患者和51例非MS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MS患者的颈动脉肥厚、左室肥厚与PP的关系. 结果 (1) 2组患者在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PP、IMT及LVM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在MS组中,患者PP增高则颈动脉IMT及LVMI也增加,而颈动脉肥厚及左室肥厚组的PP也明显增高(P<0.01). 结论 MS患者脉压增高与心血管重塑密切相关.
作者:吴政;施晓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视力障碍的眼病中第1位的是白内障,但它可以通过手术复明.而第2位的是青光眼,但它是第1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也就是说这种青光眼性失明(表现为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0.52%,≥50岁人群其患病率达2.07%(1996年,北京)[1],青光眼的致盲率广东为9.04%,北京为10%[2]. 因此,在老年人群中重视青光眼的防治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兴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 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Alzheimer型痴呆(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DAT)患者脑血流量(CBF)的价值. 方法 用NINCDS-ADRDA(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 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推荐的DAT诊断标准对以健忘为主诉来院检查的患者进行诊断,分为可能的DAT患者组(A组)14例,很有可能的DAT患者组(B组)21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11例,进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其平均及局部CBF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DAT患者平均脑血流较正常对照有明显降低,局部脑血流表现为A组病人双侧顶叶、海马回、单侧颞叶中下回、颞极血流降低区;B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血流明显下降. 结论 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测定CBF是一种非侵袭性、简便可靠的方法,对DAT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久贸;刘浩;李亚明;韩春起;李德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眼是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伴随着生理性的老化过程,与年龄相关的眼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不乏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视觉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正确地诊断、治疗和预防老年眼病,成为值得广大眼科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期杂志开辟了老年眼病专栏,着重介绍一些常见老年眼病的诊治进展.
作者:栾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根据近年来的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的白内障盲积存量为290万人.随着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白内障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白内障积存人数将达500万人.鉴于白内障疾患的广泛社会性及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白内障治疗成为眼科临床关注的焦点,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提高.
作者:李一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病房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特征,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住院患者分离菌株,药敏试验采用K-β扩散法. 结果 共分离出23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224株来自痰标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为64.8%,其他依次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为50.9%,其他依次为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等.其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皆显著高于同期非老年病房分离株(P<0.0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105株,占分离菌株的45.6%;71.5%的患者在标本分离的前2月里,接受过多种抗菌药物治疗. 结论 密切结合药敏试验,合理有序的应用抗生素、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对于防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及传播,控制老年病房的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柏淑禹;张洪;王颖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干眼为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严重干眼病导致角膜表面磨损、丝状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等,终导致角膜混浊和视力丧失[2].干眼发病与年龄和性别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和女性多易发病[3].干眼症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干眼症的发病率远较人们想象的高.美国的调查显示[2],在65~84岁的人群中,有14.6%患干眼症.我国尚无类似的调查结果,估计患者人数会更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干眼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黄振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急诊左半结、直肠手术多采用传统的病灶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结肠封闭术(Hartmann术式),Ⅱ期再行闭瘘术.但这样不仅使患者经受结肠造口之苦,而且Ⅱ期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而对于老年人,Ⅰ期切除吻合发生吻合口漏的机会高,一旦发生吻合口漏,病死率高,本院对老年人急诊左半结肠手术进行改进,行病灶彻底处理,结肠灌洗,Ⅰ期行结肠吻合,再加预防性回肠造口,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健南;邱磊;谢沛标;周爱华;钟育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神经肽变化.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1例PSD患者、32例非PSD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血清β-EP水平,并观察25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前,PSD组血清β-EP水平显著高于非PSD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未抗抑郁治疗组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β-E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SD组治疗前、PSD抗抑郁治疗组治疗后及PSD未抗抑郁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与血清β-E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结论 PSD患者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可能引起了患者脑内啡肽功能的变化.
作者:佟琳;李作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 对40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序贯组治疗方法: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2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 结果 2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1例(5%)和8例(40%)(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0.4±2.5)d和(15.3±3.2)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6.2+2.8)d和(25.8土4.2)d(P<0.01). 结论 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ICU)和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杰红;周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各种抗癌药物、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病人中,IPA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一般人群.本文对10例老年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老年IPA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常洁;吕孙成;尚宁;刘英娜;袁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极为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很难作出诊断.现就我院近6年来7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着重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作者:杨芳;尹燕;石全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 方法 T2DM患者98例,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分为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按照HbA1c控制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糖尿病B组,糖尿病C组,均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再进行比较. 结果 T2DM患者不同程度的斑块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斑块3级组<2级组<1级组<0级组,不同水平的HbA1c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与低血清胆红素有关,血清胆红素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而血清胆红素与HbA1c无明显相关.
作者:李妍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眼底病是指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肿瘤、各类血管病变、各种变性疾病及多系统疾病引起的眼部病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功能损害较大.但如果能早期诊治,则大多数患者有望保留有用视力.老年人是眼底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身体器官老化等都会导致眼底病的出现,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
作者:栾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商品名:佳乐施)预扩容对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TVP术的老年病人6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预输注佳乐施组(G组),乳酸钠林格液组(R组),每组各30例.麻醉前分别以15 ml/(kg·h)的速度输入佳乐施或乳酸钠林格氏液500 ml,麻醉后2组病人输液管理相似.观察麻醉后5、15、30、45 min各时点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 结果 2组扩容后MAP、CVP有所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麻醉后15、30、45 min各时点R组的MAP、CVP与G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G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R组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多于G组(P<0.05). 结论 老年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VP术,预输注佳乐施能保持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祝义军;史东平;封卫征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