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万飞
目的明确氟西汀对伴有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79例伴有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和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扩冠、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活血化瘀中成药等治疗,其中氟西汀治疗组加用氟西汀 2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胸闷缓解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的改变. 结果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数分别为(12.5±2.3)分和(5.8±3.6)分(P<0.01),胸闷缓解时间分别为(6.2±1.8)d和(7.3±2.9)d(P>0.05);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下压之和(∑ST)在氟西汀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35±0.16)mV和(0.85±0.14)mV(P<0.01),在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51±0.07)mV和(1.81±0.11)mV,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氟西汀组患者无论一般症状的改善还是心电图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氟西汀对合并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斌;刘绍华;沈菲菲;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老年尿毒症患者逐年增多.而且往往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病情较危重,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本院1991年6月至2005年6月≥75岁高危尿毒症患者19例血液透析资料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何永平;单爱琴;冯为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支气管舒张剂的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的吸入.作者在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33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早期患者联合吸入特布他林(喘康速)、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余月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恶性实体肿瘤,我国HCC患者占全世界总数的42.5%,分别居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4位,每年约有近10万人死于肝癌.HCC的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但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年龄≥60岁)HCC患者比例有所上升.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加之HCC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高(85%~95%),手术切除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患者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介入治疗是应用普遍的方法,常用技术有经血管途径和经皮肝穿刺途径治疗,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临床应用较多,历史较长,其疗效已获得临床肯定.本文对老年HCC患者的TACE做一综述介绍.
作者:王志军;刘凤永;王茂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本文对宁波市郊镇海和小港两地≥90岁32例长寿老人进行了饮食生活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珍;李玉田;毛子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及其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方法用含CMC(1%、2%、4%)的培养基喂养果蝇,观察其寿命;同时用不同剂量的CMC(100、200、400 mg/kg)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灌胃,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分析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100、200 mg/kg CMC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高寿命(P< 0.05~0.01);CMC还能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 0.05~0.01),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减少 MDA含量,增大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P< 0.01). 结论 CMC可能通过消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丁诚实;沈业寿;彭世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5个正常的唾液腺标本,27例≥60岁ACC患者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B通路中pRB、p16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用于细胞增殖的评价. 结果 pRB在正常唾液腺和ACC中表达是一致的.在4例(4/27,14.8%)观察到p16蛋白无表达.6例(22.2%,6/27)病例中观察到cyclinD1的过度表达,其中4例p16蛋白无表达,以实性ACC为主. 结论涎腺ACC中p16蛋白缺失,cyclinD1的过度表达与ACC的肿瘤细胞高度增殖、肿瘤高恶性度及病人预后有关.
作者:陈玲;万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SL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临床收集128名患者和38名对照者,根据MRI影像按照SLI梗死数的多少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单个SLI组和多发SLI组,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 结果 (1) 单个SLI组患者的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发SLI组患者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 与对照组相比,单个SLI组MMSE各分值评分均无显著降低(P>0.05),而多发SLI组MMSE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短程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图形描画分值评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多发SLI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主要影响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和视空间、执行等认知功能.
作者:李华;周国庆;任苏虹;陈念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MI)、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类疾病首位,被喻为人类第一杀手.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在人口总死亡人数中约占40%,每年全国死于该病者达200万人,高于多数欧美国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心脑血管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将逐年提高,加强其防治十分关键,所以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切的热点,也是医务人员迫切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王其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第3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目前对此病死亡率的控制、残疾后的康复以及再次卒中的控制仍然不尽如人意;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约1/3的病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使得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并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神经介入治疗作为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全身情况欠佳的老年患者更具优越性.现将老年患者常见的两类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进展分述如下.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我科在短程化疗基础上加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58例≥60岁老年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尿酸(UA)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卒中事件的一个强烈预示因子,而与其他心血管因子无关[1].
作者:洪宝建;郭鹰;郑亚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右下腹痛性肿块老年患者83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洪武;彭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们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40例同类患者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相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为密切.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态性蛋白,它在脂质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ApoE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与AS、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和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季宏;卞茸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对老年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广恩;陈志军;周共庆;胡三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热休克蛋白(Hsp27)基因产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方法以本研究室建立的心肌特异性表达Hsp27转基因(TG)小鼠为模型,腹腔注射ISO[30 mg/(kg·d)]共7 d.实验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测定心脏质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TL)、心脏二维超声(echo), 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改变,各组均以野生型鼠(WT)为对照组. 结果 (1)ISO处理使TG鼠和WT鼠的HW/TL 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了7.46%和17.65%,WT组增加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2)echo显示ISO使TG心脏收缩期后壁厚度增加(P<0.05),而WT组心脏前、后壁在收缩、舒张末期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0.01).(3)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心脏射血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WT鼠心肌纤维化明显多于TG鼠. 结论 Hsp27可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小鼠早期心肌重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顾明霞;程蕴琳;刘莉;张小进;高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病例患者,男,77岁.进行性乏力、消瘦、咳嗽、耳聋,颈肩胛、腰、下肢肌肉酸痛并下肢水肿5月入院.既往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查体:慢性病容,四肢皮肤散在网状紫红斑,两肺少许湿啰音,心率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腓肠肌萎缩伴压痛.入院后体温持续 38 ℃;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12×109/L,中性84%,尿红细胞25 cells/μl,蛋白(+),管型(+),血尿素氮 26 mmol/L,血肌酐 198 μmol/L,血浆白蛋白26 g/L;T445.34 ng/ml,FT32.05 pmol/L、FT44.88 pmol/L,TSH 9.20 μI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 51.36%,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 34.85%,血沉>140 mm/h,类风湿因子114 U/ml、C-反应蛋白83.3 mg/L,IgG 26.9 g/L,IgA 5.06 g/L,C30.73 g/L、C4 0.1 g/L;胸片:两肺纹理增多紊乱.
作者:缪京莉;侯晓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期规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81名60~75岁老年人,其中对照组38人, 太极拳锻炼组43人,2组均排除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测定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并对各组之间的超声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男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DdI)、每搏量(SV)显著增高(P<0.01),左室前后径向心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E/A)、射血分数(EF)明显增高(P<0.05),心率(HR)显著降低(P<0.01);女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I、LVFS、EF、SV有显著增高(P<0.01),E/A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 结论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对于延缓心脏机能老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沙凯辉;刘同刚;刘骙骙;栾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冷空气及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刺激,气道梗阻加重,严重患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近2年来,我院采用多索茶碱治疗COPD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卫延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