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余月芳

关键词:支气管, 舒张, 吸入治疗, 老年,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溴化异丙托品, 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药物, 特布他林, 临床医师, 联合吸入, 气雾剂, 喘康速, 应用, 疗效, 患者
摘要:支气管舒张剂的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的吸入.作者在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33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早期患者联合吸入特布他林(喘康速)、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绿茶提取物降低老年血脂和体质量指数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对老年人血脂和体质量指数(BMI)的降低作用. 方法 300名轻度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口服含绿茶提取物的茶叶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 16周后评价绿茶提取物对血脂和BMI的影响. 结果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MI低于对照组,也低于试验开始前水平,即 TC及LDL-C均P<0.01,BMI均P<0.05. 结论绿茶提取物可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LDL-C和BMI.

    作者:袁跃彬;陈公超;俞顺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氟西汀对合并抑郁症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明确氟西汀对伴有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79例伴有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和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扩冠、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活血化瘀中成药等治疗,其中氟西汀治疗组加用氟西汀 2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胸闷缓解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少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的改变. 结果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数分别为(12.5±2.3)分和(5.8±3.6)分(P<0.01),胸闷缓解时间分别为(6.2±1.8)d和(7.3±2.9)d(P>0.05);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下压之和(∑ST)在氟西汀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35±0.16)mV和(0.85±0.14)mV(P<0.01),在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51±0.07)mV和(1.81±0.11)mV,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氟西汀组患者无论一般症状的改善还是心电图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氟西汀对合并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斌;刘绍华;沈菲菲;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16例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6例初诊的老年T2DM使用诺和锐30治疗8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后FBG平均下降3.44 mmol/L,2hPG平均下降8.52 mmol/L,HbA1c平均下降2.65%.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T2DM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低血糖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尝试推广使用.

    作者:王兴民;彭振声;郑逢民;叶瑞印;王瑞民;卢月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胆道疾病139例手术分析

    我院自1999~2005年收治经手术治疗139例≥60岁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军;雷万福;徐福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冷空气及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刺激,气道梗阻加重,严重患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近2年来,我院采用多索茶碱治疗COPD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卫延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原则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的靡溃或破裂后,血小板聚积在破溃斑块的表面,黏附的血小板填充在斑块破裂处并产生聚积.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相互结合产生的纤维蛋白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堵塞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心脏性猝死可能因ACS所致,绝大多数成人中,ACS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或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作者:沈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 方法测定33例老年及同期42例非老年HD患者临床指标、CRP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应用彩色B超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结果老年HD患者AC、AM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均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P<0.05~0.01);而CRP水平、颈动脉平均IMT、斑块阳性率、增厚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0.01);HD患者颈动脉平均IMT与CRP、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LDL)、年龄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r=-0.053,P<0.05). 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差,AS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微炎症、血脂异常可能减轻患者AS.

    作者:曹礼应;余月明;王柏青;郭虹;段建;余开慧;卓红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pRB-cyclinD1通路的研究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5个正常的唾液腺标本,27例≥60岁ACC患者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B通路中pRB、p16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用于细胞增殖的评价. 结果 pRB在正常唾液腺和ACC中表达是一致的.在4例(4/27,14.8%)观察到p16蛋白无表达.6例(22.2%,6/27)病例中观察到cyclinD1的过度表达,其中4例p16蛋白无表达,以实性ACC为主. 结论涎腺ACC中p16蛋白缺失,cyclinD1的过度表达与ACC的肿瘤细胞高度增殖、肿瘤高恶性度及病人预后有关.

    作者:陈玲;万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SL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临床收集128名患者和38名对照者,根据MRI影像按照SLI梗死数的多少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单个SLI组和多发SLI组,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 结果 (1) 单个SLI组患者的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发SLI组患者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 与对照组相比,单个SLI组MMSE各分值评分均无显著降低(P>0.05),而多发SLI组MMSE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短程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图形描画分值评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多发SLI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主要影响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和视空间、执行等认知功能.

    作者:李华;周国庆;任苏虹;陈念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运动觉功能检测

    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AMD)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方法通过条状视标的运动方法,分别应用绿、蓝视标显示在紫、黄背景上运动,从而分离检查32眼AMD绿、蓝视锥细胞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结果 AMD绿、蓝视锥细胞位移阈值分别是1.52±0.63、1.39±0.62,闪烁阈值分别是0.49±0.40、0.49±0.34,与正常值相比,发生了弥漫性损害. 结论运动觉检测是反映AMD视功能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严厉;顾宝文;王晖;邓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5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并分为4组(A~D),A组(0分);B组(1~20分);C组(21~40分);D组(>40分). 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呈独立负相关(OR=0.913,P<0.05). 结论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覃艳琼;刘昌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拉贝洛尔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护麻醉中的应用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老年人短小局麻手术术中出现血压高、心率(HR)快现象,特别是术前存在高血压疾病,而且这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高、HR快处理较为困难,因此经常需麻醉医师参与监护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我们使用拉贝洛尔(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910)对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特生;朱波;沈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宁波市32例90岁以上老年人饮食营养调查分析

    本文对宁波市郊镇海和小港两地≥90岁32例长寿老人进行了饮食生活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珍;李玉田;毛子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水平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尿酸(UA)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卒中事件的一个强烈预示因子,而与其他心血管因子无关[1].

    作者:洪宝建;郭鹰;郑亚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进展

    脑卒中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第3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目前对此病死亡率的控制、残疾后的康复以及再次卒中的控制仍然不尽如人意;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约1/3的病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使得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并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神经介入治疗作为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全身情况欠佳的老年患者更具优越性.现将老年患者常见的两类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进展分述如下.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言--重视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MI)、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类疾病首位,被喻为人类第一杀手.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在人口总死亡人数中约占40%,每年全国死于该病者达200万人,高于多数欧美国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心脑血管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将逐年提高,加强其防治十分关键,所以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切的热点,也是医务人员迫切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王其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影响的超声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规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81名60~75岁老年人,其中对照组38人, 太极拳锻炼组43人,2组均排除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测定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并对各组之间的超声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男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DdI)、每搏量(SV)显著增高(P<0.01),左室前后径向心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E/A)、射血分数(EF)明显增高(P<0.05),心率(HR)显著降低(P<0.01);女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I、LVFS、EF、SV有显著增高(P<0.01),E/A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 结论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对于延缓心脏机能老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沙凯辉;刘同刚;刘骙骙;栾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下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术后抗凝. 结果消融闭塞血管长度10~20 cm,动脉管腔平均扩张约60%,术中造影证实闭塞动脉复通,术后2周测踝/肱指数提高0.20~0.45. 结论超声消融可以有效消融动脉硬化斑块,重建闭塞动脉血流,为动脉闭塞的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法.

    作者:朱巍;沈焕;陈启仲;赵丹丹;王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为密切.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态性蛋白,它在脂质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ApoE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与AS、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和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季宏;卞茸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 结果运动组大鼠的骨骼肌蛋白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44.864±6.759) U/mg,丙二醛的含量为(14.926±6.893) nmol/mg,与去卵巢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运动能提高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堆积,疗效虽弱于雌激素,但无子宫刺激作用,可以安全应用.

    作者:李梅;李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