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运动觉功能检测

严厉;顾宝文;王晖;邓惠芳

关键词:黄斑变性, 运动知觉, 诊断技术, 眼科, 老年人
摘要: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AMD)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方法通过条状视标的运动方法,分别应用绿、蓝视标显示在紫、黄背景上运动,从而分离检查32眼AMD绿、蓝视锥细胞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结果 AMD绿、蓝视锥细胞位移阈值分别是1.52±0.63、1.39±0.62,闪烁阈值分别是0.49±0.40、0.49±0.34,与正常值相比,发生了弥漫性损害. 结论运动觉检测是反映AMD视功能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羧甲基壳聚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及其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方法用含CMC(1%、2%、4%)的培养基喂养果蝇,观察其寿命;同时用不同剂量的CMC(100、200、400 mg/kg)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灌胃,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分析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100、200 mg/kg CMC均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高寿命(P< 0.05~0.01);CMC还能显著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 0.05~0.01),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减少 MDA含量,增大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P< 0.01). 结论 CMC可能通过消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丁诚实;沈业寿;彭世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观察各组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 结果运动组大鼠的骨骼肌蛋白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44.864±6.759) U/mg,丙二醛的含量为(14.926±6.893) nmol/mg,与去卵巢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运动能提高对去卵巢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堆积,疗效虽弱于雌激素,但无子宫刺激作用,可以安全应用.

    作者:李梅;李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胆道疾病139例手术分析

    我院自1999~2005年收治经手术治疗139例≥60岁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军;雷万福;徐福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

    支气管舒张剂的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的吸入.作者在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对33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早期患者联合吸入特布他林(喘康速)、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余月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右下腹肿块伴疼痛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右下腹痛性肿块老年患者83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洪武;彭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16例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6例初诊的老年T2DM使用诺和锐30治疗8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后FBG平均下降3.44 mmol/L,2hPG平均下降8.52 mmol/L,HbA1c平均下降2.65%.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T2DM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低血糖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尝试推广使用.

    作者:王兴民;彭振声;郑逢民;叶瑞印;王瑞民;卢月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SL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临床收集128名患者和38名对照者,根据MRI影像按照SLI梗死数的多少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单个SLI组和多发SLI组,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 结果 (1) 单个SLI组患者的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发SLI组患者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 与对照组相比,单个SLI组MMSE各分值评分均无显著降低(P>0.05),而多发SLI组MMSE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短程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图形描画分值评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多发SLI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主要影响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和视空间、执行等认知功能.

    作者:李华;周国庆;任苏虹;陈念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我院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缩短病人急性发作的时间、康复时间,有助于肺功能的快速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黄新国;郭伟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肌特异性Hsp27对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热休克蛋白(Hsp27)基因产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方法以本研究室建立的心肌特异性表达Hsp27转基因(TG)小鼠为模型,腹腔注射ISO[30 mg/(kg·d)]共7 d.实验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测定心脏质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TL)、心脏二维超声(echo), 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改变,各组均以野生型鼠(WT)为对照组. 结果 (1)ISO处理使TG鼠和WT鼠的HW/TL 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了7.46%和17.65%,WT组增加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2)echo显示ISO使TG心脏收缩期后壁厚度增加(P<0.05),而WT组心脏前、后壁在收缩、舒张末期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0.01).(3)每搏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心脏射血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WT鼠心肌纤维化明显多于TG鼠. 结论 Hsp27可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小鼠早期心肌重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顾明霞;程蕴琳;刘莉;张小进;高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下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术后抗凝. 结果消融闭塞血管长度10~20 cm,动脉管腔平均扩张约60%,术中造影证实闭塞动脉复通,术后2周测踝/肱指数提高0.20~0.45. 结论超声消融可以有效消融动脉硬化斑块,重建闭塞动脉血流,为动脉闭塞的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法.

    作者:朱巍;沈焕;陈启仲;赵丹丹;王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pRB-cyclinD1通路的研究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5个正常的唾液腺标本,27例≥60岁ACC患者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B通路中pRB、p16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用于细胞增殖的评价. 结果 pRB在正常唾液腺和ACC中表达是一致的.在4例(4/27,14.8%)观察到p16蛋白无表达.6例(22.2%,6/27)病例中观察到cyclinD1的过度表达,其中4例p16蛋白无表达,以实性ACC为主. 结论涎腺ACC中p16蛋白缺失,cyclinD1的过度表达与ACC的肿瘤细胞高度增殖、肿瘤高恶性度及病人预后有关.

    作者:陈玲;万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老年人发病居多.美国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中,≥65岁的老年人≥60%,其病死者≥80%;再者>75岁的老年人占AMI住院病人的37%,占总病死人数的60%[1].中国区OASIS[2]和CREATE[3]研究实验中统计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ST段抬高AC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

    作者:王其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主要原因[1] ,如何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AECOPD 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重症感染的患者,早期使用广谱、强效的抗生素,72 h后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结果调整使用针对性抗生素,即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公识[2] .本文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AECOPD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钟佰强;黄宝贤;胡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进展

    脑卒中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第3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更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目前对此病死亡率的控制、残疾后的康复以及再次卒中的控制仍然不尽如人意;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约1/3的病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使得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并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神经介入治疗作为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全身情况欠佳的老年患者更具优越性.现将老年患者常见的两类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进展分述如下.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原则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的靡溃或破裂后,血小板聚积在破溃斑块的表面,黏附的血小板填充在斑块破裂处并产生聚积.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相互结合产生的纤维蛋白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冠状动脉堵塞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心脏性猝死可能因ACS所致,绝大多数成人中,ACS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或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作者:沈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言--重视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MI)、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类疾病首位,被喻为人类第一杀手.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在人口总死亡人数中约占40%,每年全国死于该病者达200万人,高于多数欧美国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心脑血管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将逐年提高,加强其防治十分关键,所以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切的热点,也是医务人员迫切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王其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5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并分为4组(A~D),A组(0分);B组(1~20分);C组(21~40分);D组(>40分). 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呈独立负相关(OR=0.913,P<0.05). 结论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覃艳琼;刘昌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恶性实体肿瘤,我国HCC患者占全世界总数的42.5%,分别居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4位,每年约有近10万人死于肝癌.HCC的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但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年龄≥60岁)HCC患者比例有所上升.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加之HCC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高(85%~95%),手术切除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患者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介入治疗是应用普遍的方法,常用技术有经血管途径和经皮肝穿刺途径治疗,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临床应用较多,历史较长,其疗效已获得临床肯定.本文对老年HCC患者的TACE做一综述介绍.

    作者:王志军;刘凤永;王茂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冷空气及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刺激,气道梗阻加重,严重患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近2年来,我院采用多索茶碱治疗COPD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卫延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为密切.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态性蛋白,它在脂质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ApoE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与AS、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和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季宏;卞茸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