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疗效差,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65岁人群中患病率达3%,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1].该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主要特征,存在血黏度增高等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还被认为与血栓形成有关.本文观察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治疗后缓解期纤维蛋白原(FB)指标变化,以探讨后者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一般情况差,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减退,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因此,加强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对199例≥70岁食管、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老年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容易产生耐药,而且时常出现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甚至广泛耐药[1-2],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现对本院ICU收住的12例MDR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及10例非MDR铜绿假单胞菌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70岁)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前危险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47例≥70岁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选择颈、胸、腹三切口术式的患者29例,左胸一切口术式的患者18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和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三切口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37.9%)远高于一切口组(0)(P<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及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术前肺功能正常的患者,三切口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4.5%,显著高于选择一切口术式组(11.1%)(P<0.05).结论对≥70岁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三切口,尤其是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且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对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及层黏连蛋白(LN)是肝硬化早期敏感标志,临床上将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近年来,这几项指标在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增高的报道很多[1-2].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清和骨髓中此4项指标的变化,比较骨髓和血清中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生化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观察59例顽固性CHF病人治疗前后血清K+、Na+、Cl-、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等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周围动脉血压(MBP)、平均右房压(MRAP)、肺血管阻力(PVR)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K+、Na+、ALB)、血流动力学指标(HR、CI、MPAP、PAWP)及神经内分泌指标(NE、ALD、PRA、Ang Ⅱ)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CRRT治疗顽固性CHF,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方面进行干预,不失为顽固性CHF治疗的有效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老年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目前研究及临床实践所关注的是抗凝、溶栓、抗血小板、降纤治疗以及卒中单元等方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翻转脉冲(DIR)-T1WI、快速自选回波(FSE)-T2W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序列对16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成像,评价有无硬化斑块并对其分型.结果13例29处可见粥样硬化改变,包括颈总动脉4处,颈动脉分叉17处,颈内动脉7处和颈外动脉1处.其中Ⅲ型12个、Ⅳ~Ⅴ型9个、Ⅵ型3个、Ⅶ型5个.硬化斑块在T1WI、T2WI上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的新月形或半月形信号灶突入管腔,TOF上表现为管腔内高信号血流中见低信号充盈缺损.3例颈内动脉有明显狭窄(狭窄>70%).比较3个序列,DIR-T1WI在显示粥样硬化斑块方面优于其它序列.结论MRI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能根据其信号变化判断其组成,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90岁.因头晕、无力、发现房室传导阻滞1周入院,查体:神清,发育好,血压180/60 mmHg,两肺呼吸音清,心率39次/min,心率齐,心音低钝,各心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平滑肌的表达情况及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取16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30 mg/(kg·d)溶于饮水灌胃治疗;SHR阳性对照组给予正常饮水.另有8只同龄同源雄性正常血压Wistar kyoto大鼠(WKY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周期12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氯沙坦干预12周后各组大鼠HB-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氯沙坦组血压均低于SHR阳性对照组;SHR阳性对照组HB-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氯沙坦组;氯沙坦组HB-EGF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SHR表达明显增加而氯沙坦能部分阻断HB-EGF的表达.提示HB-EGF可能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持续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其特征为意识内容活动丧失而醒觉能力尚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脑血管疾病治疗和抢救措施的先进,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所致PVS日益增多.我院1990~2000年间收治老年脑血管病后PVS患者33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与肥胖、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115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DM)合并NAFLD组(DFL组)与DM无脂肪肝组(T2DM组),并收集同期的无DM NAFLD(NASH组)患者50例作为对照.运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及其他相关指标,评价IR.结果(1)115例T2DM患者合并脂肪肝的发生率为56%;(2)DFL组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餐后胰岛素(PINS)、载脂蛋白B(ApoB)、HOMA-IR均有显著升高(P<0.05~0.01),载脂蛋白A1(ApoA1)、脂蛋白(a)[Lp(a)]、HOMA-胰岛素β细胞分泌指数(I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则有显著降低(P<0.05~0.01),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BMI、TG和PINS.(3)DFL组与T2DM组比较,性别、年龄、血糖、病程无显著差异;DFL组与NASH组比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0.01),HOMA-IR无显著差异.结论(1)T2DM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肥胖、血脂紊乱及IR,尤以TG、BMI和ISI为主要因素,高TG血症反映了IR的程度;(2)虽然性别、年龄、血糖、病程对NASH患者影响显著,但在DM患者中它们的影响不大;(3)老年T2DM患者控制体质量、血糖、血脂,减少IR,对于预防和减少T2DM并发脂肪肝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伤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方法对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65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免疫球蛋白G(IgG)、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进行观察.结果高血压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肌酐是ALB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是RBP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0.01);收缩压是IgG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 结论高血压患者ALB、RBP、IgG和尿素氮显著升高,而其中的收缩压是ALB、RBP、IgG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尿白蛋白(ALB)的关系,评价PP和PPI在反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方面的价值.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和PPI,按PP≤40 mmHg(51例)、41~60mmHg(71例)、61~80 mmHg(66例)和>80mmHg(32例)分为4组;按PPI≤0.40(54例)、0.41~0.50(75例)、0.51~0.60(62例)和>0.60(29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尿ALB和血脂,比较各组尿ALB的水平.结果各组间性别比、年龄、血脂异常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PP、PPI的增加,尿ALB水平明显增高(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PP和PPI与尿ALB水平的相关系数(r)值(0.416,0.483)大于SBP和DBP与尿ALB的r值(0.325,0.302).结论PP和PPI与尿ALB水平密切相关,其在反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优于SBP和DBP.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评价CH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R-CHOP)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例老年初治DLBCL患者,分别用R-CHOP方案化疗4~6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8例(67%),部分缓解2例(17%),2例(17%)发生疾病进展,2年无病生存(DFS)7例(58%).无严重及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结论R-CHOP方案可明显改善老年DLBCL缓解的CR率及生存期,且老年患者能耐受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属于世界上脑卒中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虽然在脑梗死的诊断及外科学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对该病预后的影响仍然有限.因此,从预防医学观点看,积极识别和确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各个因素重要性及其之间相互作用,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观察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变化,以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变化的临床特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65例肺心病并快速心房纤颤的病人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妇科疾病患者亦明显增多.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损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腹腔镜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1-2].但老年人常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仍有一定的危险性[3].老年人腹腔镜手术的风险防范一直是关注的课题.我们对≥60岁老年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的相关资料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骨密度(BMD)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运动是一个主要因素已备受关注,本调查针对有氧运动对海岛地区绝经后妇女前臂骨量影响进行研究,以便为海岛绝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切实可靠的建议.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