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肺部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王模荣;薛存宽;杨荣时

关键词: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厌氧菌感染, 培养方法, 抗生素, 病原菌, 应用, 细菌
摘要:厌氧菌是老年肺部感染中一种重要而常被忽视的病原菌.对于厌氧菌的感染,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不能检出,常用的抗生素也多无效果.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言——重视脑血管疾病后康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日益受到重视,各医院脑卒中(康复)病区的纷纷设立就是一个例证.

    作者:周士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TFP方案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16例临床观察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生活质量的改进,人们的生命已明显延长.因此,近年来老年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作者:孙蔚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食管、贲门癌手术200例分析

    我们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为60岁以上老年病人施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0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孟祥成;董吉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对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AF)病人,在积极控制原发病基础上,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转复AF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失语症的治疗及其进展

    失语症治疗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军队医院开展了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工作,使许多心理学家和言语病理学家进入了失语症研究的领域.

    作者:汪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易误诊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及冠心病,现将笔者所遇5例报道如下.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管支架及球囊扩张治疗老年食管酸烧伤1例

    1病例患者女,66岁,因患抑郁症于2000年1月24日喝洁厕净(pH1.0)100ml自杀,经争诊抢救脱离危险,一直不能进食,仅靠静脉输液维持.

    作者:王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ISMN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治疗的临床试验已成功地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但由于目前的降压药均不能做到只降收缩压(SBP)而不影响舒张压(DBP)[1],在SBP降低的同时,容易使DBP过低,脉压(PP)增宽,从而造成新的心血管危险.进一步控制SBP和PP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作者:方将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的应用前景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是采用高强度磁场、短时限的刺激所诱发形成的运动诱发电位,以之测定中枢及周围运动通路的波形、传导时间及速度、潜伏期、波幅,以判断运动通路的功能状态.

    作者:曹起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氧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使用放免法测定6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期、28例缓解期及28例对照组患者体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步测定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观察T3、T4和TSH的变化,并分析PaO2与T3、T4的相关关系. 结果老年肺心病急性期的血清T3、T4水平分别轻度:(0.70±0.15)、(61.7±12.1)g*L-1;中度:(0.48±0.13)、(32.32±7.9)g*L-1,重度:(0.23±0.09)、(18.7±4.7)g*L-1.3组血清T3、T4显著低于缓解期(0.88±0.17)、(75.7±15.6)g*L-1和对照组(0.9±0.35)、(83.7±14.6)g*L-1(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T3、T4水平是正相关(P<0.05),轻、中、重度组和缓解组血清TSH较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缺氧导致肺心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并随着病情加重T3、T4水平显著降低.监测血清T3、T4水平有助于判断肺心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预测.

    作者:雷卓青;唐秀光;郭清;陈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危重症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预后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真菌感染时的预后,并分析可能引起真菌感染的致病条件和因素等. 方法收集本院近些年来老年危重症感染患者共122例,按真菌混合感染和细菌感染分为2组,分析使用抗生素时其痰和血等培养出的致病菌种和构成. 结果真菌混合感染组真菌高达76株,白念珠菌50%和酵母菌1.6%,革兰阳性(G+)菌(41.3%,52/126株)较细菌组G+菌感染(56.9%,70/123株)低,t=2.49,P<0.01);而革兰阴性(G-)菌(60.3%,74/126株)较细菌组G-菌(43.1%,53/123株)高;t=2.50,P<0.01.可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是感染器官/部位,导/引流管,急性生理评分和抗生素等.真菌出现时所用抗生素:三代头孢菌素、氧哌嗪青霉素、喹诺酮类、美洛培南和万古霉素.2组中共死亡82例,真菌组死亡46例(74.2%),细菌组死亡36例(60%). 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真菌出现前后多伴有非常严重G-和G+菌混合感染,感染受累部位或器官和引流管或深静脉置管越多,以及多种超广谱抗生素应用等均可使其获得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且多预后不良.

    作者:康建利;丁殿勋;冯华松;王洪武;杨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肺部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厌氧菌是老年肺部感染中一种重要而常被忽视的病原菌.对于厌氧菌的感染,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不能检出,常用的抗生素也多无效果.

    作者:王模荣;薛存宽;杨荣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A型行为各因子与老年人心身疾病的相关分析

    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者就注意到人的行为模式可能与心血管病之间有重要的联系.但是在80年代以后,有多项研究报道了A型行为模式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很低,或者不存在相关[1].

    作者:张月华;卢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龄大鼠肺炎双球菌肺炎肺脏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从肺脏免疫功能探讨老年肺炎的发病机制. 方法复制肺炎双球菌肺炎模型,分为青年对照组和模型组、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观察肺脏组织病理改变和肺泡灌洗液免疫球蛋白、纤维接合蛋白(Fn)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肺炎的肺组织损伤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青年模型组肺泡灌洗液sIgA和FN含量的降低和中性粒细胞、IgG增高均较青年对照组显著;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sIgA和FN降低,IgA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老龄对照组IgG含量的增高及sIgA、FN含量降低较青年对照组显著;老龄模型组IgA含量增高和sIgA降低较青年模型组显著. 结论肺脏中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及sIgA、FN含量减少与肺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增龄,肺脏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及sIgA和FN含量减少,致使肺炎老龄大鼠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作者:李建生;张杰;杨戈;郭胜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报告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院从2000年3月~2002年7月,对48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报道如下.

    作者:袁正;吕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特点是近几年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作者:杨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再次心肌梗死12例误诊分析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通及对慢性期血流再造及管理,使AMI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但幸存者仍有较多再次梗死(再梗)危险,因而老年再梗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作者:黄翠瑶;周培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鼻出血鼻腔填塞止血方法的改进

    老年鼻出血多为后鼻孔出血,其出血部位隐蔽,出血量多.这种鼻出血往往需行后鼻孔填塞或血管结扎方可止血.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我科用改良前鼻孔填塞方法治疗58例老年性鼻出血,均1次治愈,介绍如下.

    作者:楼正才;杨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卒中预后评估和有氧训练

    脑卒中80%为脑缺血,20%为脑出血.据报道,住院患者死亡高于社区治疗患者,因前者多数为危重或反复脑卒中,或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等.

    作者:周士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脑卒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在致残方面有偏瘫、两侧瘫、单瘫、言语障碍和认知障碍等.

    作者:朱镛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