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绚照;赵建民
目的观察弥可保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3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及(或)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在常规的降血糖及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上肌肉注射弥可保治疗,500μg/次,隔日1次,4~6周后改口服腺苷钴胺片750μg/次,3次/d维持治疗.结果于用药4周后病人自发性肢体疼痛症状改善90 5%,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感改善为90%,腱反射改善为83 8%,脑神经受损改善61 5%.未发现明显严重副作用.结论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周围神经损害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培霞;孟冰辉;耿青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外伤性颅内血肿64例,其中单纯性血肿33例,现就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冯国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大综资料前瞻性回顾表明,血压升高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相对危险性呈对数线性关系.同时与持续升高有强关联性[1,2],迅速有效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避免或逆转高血压对靶器官损伤,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治疗高血压急症选用硝普钠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易引起心率加快,加重重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乌拉地尔(商品名:压宁定Urapidil)治疗重症高血压,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对靶器官损伤相对较轻[3],笔者对144例重型高血压随机分组进行治疗,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沈亚民;岳丽英;孔庆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自2000 05~2001 10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穆燕;王信梅;王文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治疗方法多样,但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及溶栓等治疗方法中,溶栓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
作者:陈忠良;胡多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自2000 01~2001 12对高血压并发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使血压维持在不同的水平,观察疗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就本科对这类病例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校杰;柴银朋;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对1996年以来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金霞;张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脑梗死急性期的影响及临床控制.方法选择1999-01~2001-12,经CT诊断为局灶性脑梗死,同时合并有血糖异常升高的56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对血糖控制治疗与否进行两组评价.结果血糖控制组,总有效率为92 85%;血糖非控制组,总有效率64 2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尽早给予及时降糖治疗确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万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们于1994~2001年间收治的38例脊前动脉综合征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海申;陈志荣;张玉静;谭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9 05~2001 05,我们采用复方丹参、路路通注射液静滴,加化淤通络汤口服和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云;刘金峰;姜义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并休克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以熟练操作技能,积极扩容,从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春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心房颤动(af)病人心房内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af患者较无af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增高6倍[1].适当应用华法令可使其发生率降低70%,并可避免其出血并发症.本文复习53例病人疗效并与阿司匹林抗凝组38例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锋;王建祯;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极易混淆.我们在急诊中曾误诊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柳;张永顺;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41例,与常规治疗的40例作比较.10~15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特征、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68%,显效率为82 92%;对照组分别为77 5%和55 0%,经χ2检验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及发热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增强脑细胞活力,改善供氧,对急性重型脑出血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伴有意识障碍及发热者效果更好.
作者:郝清华;杨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NS 100ml+尿激酶100万U,iv gtt 结果22例溶栓患者中,溶栓后半小时肌力增加2级者12例,增加1级者8例,肌力无变化者4例,未发现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脑血栓形成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德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建立并维护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条件.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并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急诊血液净化的必备条件,如ARF(急性肾衰)、CRF(慢性肾衰)并肺水肿、左心衰、高钾血症及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往往需要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我院急诊血液净化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为临时血管通路.现将2001 01~2002 06在我院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脉导管行急诊血液净化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勇;李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从1990 03~2002 02,采用微侵袭血肿消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对微创术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进行探讨.
作者:李希水;李献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血气胸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2 微球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β2 M测定,并与43例健康成年人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β2 M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有诊断价值.
作者:孙宏春;张锋;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从1984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79例,男486例,女293例,年龄112~78岁,按格拉斯哥计分均6~12分.
作者:高秋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