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青年脑梗死162例临床分析

高绚照;赵建民

关键词:中青年, 脑梗死, 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2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92例,高血压4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动脉炎9例,糖尿病6例,烟雾病2例,妊高征产后2例,头颈部外伤2例,肥胖63例,嗜烟60例,嗜酒62例,原因未明者38例,占23 5%.死亡8例,病死率4 9%,结论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由单一因素引起者47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者77例,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中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酒嗜好、肥胖等,脑源性死亡是中青年脑梗死致死的根本原因.早期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可望降低其发病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经脑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显效率达73 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芳;王龙安;崔淑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作者:李尧;邱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硫酸镁对急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

    镁是体内重要的元素,参与体内多种能量代谢,急性脑梗死发生后48h,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脑脊液中镁浓度低有关[1],我院自2001 12~2002 05,用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并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永礼;唐维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为常见.但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症状,以下报道3例这种少见的并发症,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

    作者:张昆林;马莎;蔡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

    自2001年1月,我科应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以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卉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β2 微球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β2 M测定,并与43例健康成年人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β2 M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有诊断价值.

    作者:孙宏春;张锋;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5111厂社区高血压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由1979年的5 8%上升到1993年的11 88%[2],高血压患病率的迅速上升可能与我国近20年来社会环境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有关.我们于2000年6~9月间对5111厂社区内5338人进行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调查,探索社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能原因与危险因素.

    作者:韩艳玲;王青;刘倩玲;张素梅;王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颈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颈动脉溶栓及静脉溶栓的疗效,寻求更好的溶栓途径和方法.方法将入选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颈动脉溶栓组(简称A组)50例,给以尿激酶30万U,用普通输液针由病灶侧颈动脉穿刺推注;静脉溶栓组(简称V组)50例,将尿激酶120万U稀释后静滴,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痊愈18(36%),显效21例(42%),总有效率为92%.V组:基本痊愈11例(22%),显效14例(28%),总有效率74%.A组出血发生率为4%,V组出血发生率为10%.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的疗效(P<0 05),且出血发生率低.

    作者:王慎付;赵岚;文斌;秦志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低钠低氯为首要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8岁,因头痛、精神抑郁、少言寡语半月来诊.

    作者:杜忠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治疗对策

    目的寻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对策,有效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对锥颅病人再出血做详细比较,并在手术部位直接注入止血药.结果在不同时间里采取上述措施,再出血发生率不同,出血3d后行锥颅手术,并注入立止血,能有效防止再出血.结论掌握锥颅手术时机,并注入立止血是治疗再出血的良策.

    作者:赵幸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Glasgow昏迷评分<8分的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种清除术治疗.结果微创治疗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重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秋义;樊栋良;胡翼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自1999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丽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与脉络宁、复方丹参各20例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20例治疗与护理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为严重、有死亡危险的一种类型[1],多发生于酒中毒患者突然断酒或减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而酒精可抑制ACTH急剧下降引起震颤,谵妄可能与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缺乏、脑水肿等多种因素致广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有关[2].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115例,出现震颤谵妄20例(17 4%),无一例死亡,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对新乡市中心医院1991~2002年间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期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期误诊5例,初期误诊率为62 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崔胜春;王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栓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栓塞恢复期即急性治疗后病人智力、体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此期病人心理复杂,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质量.此期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恢复期护理.

    作者:张继红;赵瑞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内皮素与血脂的关系浅析

    1资料与方法1 1病历选择病历选择2000 01~2000 12部分门诊、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63 77±13 55岁,1月内未经调脂治疗以及内皮素受体拮抗治疗,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发病的不同分为3组.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人90例,采用吲哒帕胺2 5mg/d,卡托普利75~150mg/d分3次口服,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对其中36例伴LVH者连续服药24周,以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结构有否改善.结果90例高血压病人治疗6周后平均收缩压下降40mmHg,舒张压下降16mmHg,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36例服药24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A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结论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显著逆转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2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现认为是常见的一种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也愈来愈常见.现就我院近3年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综合分析,探讨其与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惠大贵;郭香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梗死10例病人进行治疗,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有运;余振伟;刘君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观察

    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均有胰岛素抵抗,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达20%~40%.本文收集我院1998 02~2001 04间78例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

    作者:杨雨旺;刘勤;张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