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目的观察赛莱乐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治疗价值.方法13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赛莱乐治疗组(80例)及丹参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63例(78 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且起效时间也明显增快.结论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优于丹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玉丽;刘倦生;贺延;马秀英;翟淑华;张孟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捂热综合征24例,从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捂热综合征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婴儿,急性起病,有明确捂热史,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异常等,有血液浓缩、高血钠和酸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多见.结论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常见病,预后不良,应加强育儿教育,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张逢博;曹真;孙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抢救恢复,于数天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1].为探讨DEACMP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对35例本病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敬平;王会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心房颤动(af)病人心房内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af患者较无af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增高6倍[1].适当应用华法令可使其发生率降低70%,并可避免其出血并发症.本文复习53例病人疗效并与阿司匹林抗凝组38例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锋;王建祯;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地区及人群差异.方法作者1996~1997年分别对北京市区、郊区及山区农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城市市民肥胖、高血脂及糖尿病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农民(P<0 001、0 05及0 05);无论城市和农村,女性肥胖者的比例高于男性(P<0 05);随年龄增长,超重及肥胖者的比例减小(P<0 001);高血脂人群、高血压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中,超重者及肥胖者的比例均较正常人群高(P均<0 001);肥胖者体重与左室心肌质量及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呈明显正相关(P<0 001及0 01).结论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必须控制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屈金刚;安良;乔家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HBsAg的检测是否受溶血的影响,我们利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150份血液标本做了溶血前后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周丽;牛晓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对63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进行了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脱水等治疗,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小云;刘群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8岁,因头痛、精神抑郁、少言寡语半月来诊.
作者:杜忠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 P角)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关的地带.我科自1997 01~2001 01手术切除CP角区肿瘤15例,现就其手术切除及并发症作探讨.
作者:吴祖新;徐德康;舒发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和纤溶功能随年龄增加而改变是老年人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对老年人进行溶栓等治疗的年龄限制逐渐放宽.采用与老年人相应的实验室指标,对合理的抗栓治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测定了63例健康老人抗凝血酶原(AT Ⅲ)、凝血酶原时间(PT)及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指标,得出本实验条件下老年人上述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张云普;赵晓武;侯天德;王继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 1病历选择病历选择2000 01~2000 12部分门诊、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63 77±13 55岁,1月内未经调脂治疗以及内皮素受体拮抗治疗,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发病的不同分为3组.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驱虫药脑病是临床较常见,但极易误诊的疾病,从1992~2002年我院神经科共诊治该种疾病30例,现对这30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驱虫药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林文;詹成;吴明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洛汀新是一长效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洛汀新治疗后血生化、左室肥厚及肾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外伤性颅内血肿64例,其中单纯性血肿33例,现就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冯国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2 微球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β2 M测定,并与43例健康成年人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β2 M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有诊断价值.
作者:孙宏春;张锋;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为严重、有死亡危险的一种类型[1],多发生于酒中毒患者突然断酒或减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而酒精可抑制ACTH急剧下降引起震颤,谵妄可能与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缺乏、脑水肿等多种因素致广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有关[2].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115例,出现震颤谵妄20例(17 4%),无一例死亡,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极易混淆.我们在急诊中曾误诊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柳;张永顺;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9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丽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与脉络宁、复方丹参各20例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观察650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对其中58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未复发的脑梗死患者行血浆C 反应蛋白测定.测定方法为火箭电泳法测定.统计学方法为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复发性脑梗死患者C 反应蛋白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可做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钦昌;王希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这些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