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于建刚;郑鹏

关键词:神经内科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技术, 抢救成功率, 治疗, 合理运用, 类典型, 病人
摘要:多种神经内科疾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合理运用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近5年来我科治疗此类典型病人9例,体会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HIE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在完善的支持治疗和积极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 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九红;徐廷亚;刘自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C-反应蛋白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观察650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对其中58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未复发的脑梗死患者行血浆C 反应蛋白测定.测定方法为火箭电泳法测定.统计学方法为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复发性脑梗死患者C 反应蛋白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可做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钦昌;王希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重度CO中毒的疗效观察

    一氧化碳(CO)中毒是十分常见疾病.我们采用高压氧联合自血光量子治疗重度CO中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烈普;王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洛汀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

    洛汀新是一长效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洛汀新治疗后血生化、左室肥厚及肾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丘脑出血占脑出血12%~24%,丘脑出血患者在神经眼科检查中有许多诊断价值的体征,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近年来诊治的18例加以总结报道.

    作者:杨平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儿捂热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捂热综合征24例,从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捂热综合征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婴儿,急性起病,有明确捂热史,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异常等,有血液浓缩、高血钠和酸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多见.结论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常见病,预后不良,应加强育儿教育,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张逢博;曹真;孙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脑梗死病人,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并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蓓蕾;袁成林;张桁忠;许俊;李军;赵海宁;俞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关系初探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成为脑梗死预防的关键一环.我们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头颅CT或MRI、颈动脉超声及血脂等检查,并分析了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等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自1999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丽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与脉络宁、复方丹参各20例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一年来,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尿激酶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华法令在预防心房颤动病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心房颤动(af)病人心房内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af患者较无af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增高6倍[1].适当应用华法令可使其发生率降低70%,并可避免其出血并发症.本文复习53例病人疗效并与阿司匹林抗凝组38例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锋;王建祯;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为常见.但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症状,以下报道3例这种少见的并发症,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

    作者:张昆林;马莎;蔡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41例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41例,与常规治疗的40例作比较.10~15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特征、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68%,显效率为82 92%;对照组分别为77 5%和55 0%,经χ2检验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及发热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增强脑细胞活力,改善供氧,对急性重型脑出血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伴有意识障碍及发热者效果更好.

    作者:郝清华;杨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手背岛状皮瓣修复拇、食指掌侧皮肤缺损

    近年来随着个体手工业发展,又不注重安全生产,手外伤呈明显增多趋势.我院1997 08~2002 08开始利用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丛的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食指掌侧缺损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汪瑞东;汪爱群;李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组体内分布广泛的具有生长因子活性的多肽,由机体组织自身合成,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能明显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故而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又因和肝素有很高的亲和力,故而又称为肝素结合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growth factor).

    作者:易伟;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

    自2001年1月,我科应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以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卉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1临床资料从1984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79例,男486例,女293例,年龄112~78岁,按格拉斯哥计分均6~12分.

    作者:高秋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57例体验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的常见病,尤其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更是如此.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一定利弊.如何从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出更能针对病因,并且疗效高而巩固,年老体弱皆易耐受的好方法是大家期盼的.本文通过对57例病人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神经痛,相互取长补短,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彦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健康老人部分凝血及抗凝功能测定值的报告

    和纤溶功能随年龄增加而改变是老年人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对老年人进行溶栓等治疗的年龄限制逐渐放宽.采用与老年人相应的实验室指标,对合理的抗栓治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测定了63例健康老人抗凝血酶原(AT Ⅲ)、凝血酶原时间(PT)及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指标,得出本实验条件下老年人上述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张云普;赵晓武;侯天德;王继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经脑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显效率达73 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芳;王龙安;崔淑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