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
目的进一步认识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分析25例临床诊断为MS的VEP检测结果.结果25例MS患者的VEP异常率为72%,异常者中伴视觉症状者占44%;不伴相应视觉症状者占56%;伴脊髓损害者占78%.结论VEP检查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党雁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近两年来,对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并采用单盲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梗死10例病人进行治疗,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有运;余振伟;刘君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对63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进行了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脱水等治疗,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小云;刘群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为常见.但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症状,以下报道3例这种少见的并发症,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
作者:张昆林;马莎;蔡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将我科三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4例,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根方;吴双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并休克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以熟练操作技能,积极扩容,从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春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1年来,我科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慧;刘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 P角)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关的地带.我科自1997 01~2001 01手术切除CP角区肿瘤15例,现就其手术切除及并发症作探讨.
作者:吴祖新;徐德康;舒发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认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且排除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发病在1wk以内,年龄<70岁.
作者:李铁军;陈文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Glasgow昏迷评分<8分的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种清除术治疗.结果微创治疗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重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秋义;樊栋良;胡翼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9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丽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与脉络宁、复方丹参各20例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路路通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2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基本痊愈与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 01).结论路路通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作者:叶迎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多种神经内科疾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合理运用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近5年来我科治疗此类典型病人9例,体会如下:
作者:于建刚;郑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捂热综合征24例,从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捂热综合征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婴儿,急性起病,有明确捂热史,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异常等,有血液浓缩、高血钠和酸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多见.结论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常见病,预后不良,应加强育儿教育,预防本病的发生.
作者:张逢博;曹真;孙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这些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弥可保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3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及(或)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在常规的降血糖及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上肌肉注射弥可保治疗,500μg/次,隔日1次,4~6周后改口服腺苷钴胺片750μg/次,3次/d维持治疗.结果于用药4周后病人自发性肢体疼痛症状改善90 5%,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感改善为90%,腱反射改善为83 8%,脑神经受损改善61 5%.未发现明显严重副作用.结论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周围神经损害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培霞;孟冰辉;耿青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规律及降纤酶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ADP为诱导剂,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用比浊法测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与2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1)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2)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发病时显著高于正常值,降纤酶治疗3d后降到正常.血小板聚集率发病时增高,降纤酶治疗后缓慢下降,到7d后降到正常水平.(3)血浆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在用降纤酶抗栓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幅度比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表明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降纤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降纤酶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幅度比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因降纤酶主要为纤维蛋白的溶解剂,通过降纤酶降低纤维蛋白原,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王晓娟;邢广栋;孙俊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癫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癫癎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一氧化氮(NO)参与癫癎的发作已得到公认,但具体机制不明,现就NO与癫癎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立克;生学明;宋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意外事件是指病人突然发生的人身损伤及破坏行为,是难以预料和防范的,属于非医疗过失意外事件的发生极少数系在意识不清醒、冲动状态时发生,但更多的是在意识清醒、在精神病理作用下,有预谋、有计划、有对象的,故它的发生给医院和病人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此,很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谭龙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