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通道蛋白9研究进展

唐玲;胡长林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 代谢障碍, 疾病, 诊断和治疗, 组织细胞, 主动转运, 水平测定, 生理特性, 扩散方式, 分子结构, 调节机制, 蛋白家族, 性差异, 水平衡, 目的性, 指标, 通透, 体内, 膜上, 临床
摘要:组织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差异,提示水除了以简单扩散方式进行转运外,还可能通过细胞膜上的某种水通道完成其主动转运.随着水通道蛋白家族分子结构、生理特性的阐明,水通道蛋白参与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机制,与疾病的关系被揭示.其水平测定作为判断水代谢障碍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以及对水通道蛋白进行目的性修饰,将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水代谢障碍疾病开辟新的途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以单瘫为表现的周期性瘫痪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右上肢瘫痪6h,于2002 3 12入院.

    作者:秦宏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41例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41例,与常规治疗的40例作比较.10~15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特征、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68%,显效率为82 92%;对照组分别为77 5%和55 0%,经χ2检验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及发热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增强脑细胞活力,改善供氧,对急性重型脑出血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伴有意识障碍及发热者效果更好.

    作者:郝清华;杨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8年来收住的925例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皮质梗死相关,且大面积脑梗死是其中强的危险因素,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前是否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半年),病后是否使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二尖瓣病变,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无关.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房颤疑为脑栓塞或皮质梗死病人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以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余青云;余仲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目的为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地区及人群差异.方法作者1996~1997年分别对北京市区、郊区及山区农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城市市民肥胖、高血脂及糖尿病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农民(P<0 001、0 05及0 05);无论城市和农村,女性肥胖者的比例高于男性(P<0 05);随年龄增长,超重及肥胖者的比例减小(P<0 001);高血脂人群、高血压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中,超重者及肥胖者的比例均较正常人群高(P均<0 001);肥胖者体重与左室心肌质量及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呈明显正相关(P<0 001及0 01).结论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必须控制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屈金刚;安良;乔家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与癫癎的研究进展

    癫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癫癎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一氧化氮(NO)参与癫癎的发作已得到公认,但具体机制不明,现就NO与癫癎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立克;生学明;宋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特拉唑嗪胶囊与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目前国内外均重视长效降压药的降压治疗.比较氨氯地平片及特拉唑嗪胶囊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6例,氨氯地平组(A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平均53 5±1 7岁.特拉唑嗪组(B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平均54±2 5岁.A组单用氨氯地平片5 10mg,每晨1次口服,连服12周.B组单用特拉唑嗪2 4mg,每晚1次口服,连服12周.结果A组总有效率88 9%,B组总有效率90 4%.2组间比较有效率无差异性(P<0 05).2组对血脂代谢及血糖均有改善作用.不良反应轻.结论氨氯地平及特拉唑嗪均具有安全、方便、长效、不良反应少、病人顺从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特别是伴有高血脂症及糖尿病病人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作者:刘华玲;孟健;冉华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内皮素与血脂的关系浅析

    1资料与方法1 1病历选择病历选择2000 01~2000 12部分门诊、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63 77±13 55岁,1月内未经调脂治疗以及内皮素受体拮抗治疗,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发病的不同分为3组.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低血钠症状恢复.结论低血钠、高尿钠及限水治疗有效是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作者:唐伟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驱虫药脑病30例临床分析

    驱虫药脑病是临床较常见,但极易误诊的疾病,从1992~2002年我院神经科共诊治该种疾病30例,现对这30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驱虫药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林文;詹成;吴明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丘脑出血占脑出血12%~24%,丘脑出血患者在神经眼科检查中有许多诊断价值的体征,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近年来诊治的18例加以总结报道.

    作者:杨平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1临床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血气胸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现代高科技、多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因素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已成为夺取人们生命的可怕杀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给以正确的指导教育,对疾病的转归、病人的康复大有益处.

    作者:杨东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分析及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尿溜留在精神科临床上较多见,为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26例尿潴留病人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有的放矢地护理病人,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

    建立并维护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条件.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并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急诊血液净化的必备条件,如ARF(急性肾衰)、CRF(慢性肾衰)并肺水肿、左心衰、高钾血症及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往往需要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我院急诊血液净化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为临时血管通路.现将2001 01~2002 06在我院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脉导管行急诊血液净化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勇;李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1临床资料从1984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79例,男486例,女293例,年龄112~78岁,按格拉斯哥计分均6~12分.

    作者:高秋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75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 01~2002 09收治的3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并加以归类总结.结果母亲因素占58 6%,分娩因素占27 9%,胎儿因素占13 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逐年递增,要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必须从病因入手,产前预防和高危妊娠管理极为关键.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

    自2001年1月,我科应用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以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卉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0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的临床观察

    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临床实践表明,静脉留置套管针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对静脉输液及取血检验引起疼痛的顾虑,并更好地保护血管,为患者提供佳服务与治疗.减轻护理工作量、本调查旨在了解病人使用套管针后的感受与需求,以进一步做好病人的护理,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

    作者:张继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血栓形成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体会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NS 100ml+尿激酶100万U,iv gtt 结果22例溶栓患者中,溶栓后半小时肌力增加2级者12例,增加1级者8例,肌力无变化者4例,未发现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脑血栓形成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德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4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三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4例,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根方;吴双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