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玲;孟健;冉华中
一年来,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尿激酶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41例,与常规治疗的40例作比较.10~15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特征、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68%,显效率为82 92%;对照组分别为77 5%和55 0%,经χ2检验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及发热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增强脑细胞活力,改善供氧,对急性重型脑出血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伴有意识障碍及发热者效果更好.
作者:郝清华;杨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就我院2000 02~2002 02收治的26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颅脑CT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些年的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组织有再生能力,但损伤后修复功能较差,很多实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既往的脑移植或脑组织移植大的生物学障碍是移植物难以在宿主体内生存或发育,移植效果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恢复不肯定.干细胞是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广泛存在于造血系统.其低免疫源性、多潜能分化及不断自我更新能力,使研究者的策略转向了细胞移植.本文对近年来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梁长春;杨清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尿激酶(UK)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溶栓药物,基层医院脑梗死病人多数不能在常规溶栓窗内(<6h)就诊或高龄、血压偏高病人,不适应大剂量(2万U/kg)溶栓治疗.本试验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以上病人静脉序贯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万冬宇;李宗卫;叶梅;余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 P角)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关的地带.我科自1997 01~2001 01手术切除CP角区肿瘤15例,现就其手术切除及并发症作探讨.
作者:吴祖新;徐德康;舒发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建立并维护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条件.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并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急诊血液净化的必备条件,如ARF(急性肾衰)、CRF(慢性肾衰)并肺水肿、左心衰、高钾血症及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往往需要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我院急诊血液净化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为临时血管通路.现将2001 01~2002 06在我院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脉导管行急诊血液净化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勇;李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尿溜留在精神科临床上较多见,为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26例尿潴留病人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有的放矢地护理病人,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报道较少,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极易混淆.我们在急诊中曾误诊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柳;张永顺;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并休克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以熟练操作技能,积极扩容,从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春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个体手工业发展,又不注重安全生产,手外伤呈明显增多趋势.我院1997 08~2002 08开始利用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丛的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食指掌侧缺损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汪瑞东;汪爱群;李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高科技、多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因素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已成为夺取人们生命的可怕杀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给以正确的指导教育,对疾病的转归、病人的康复大有益处.
作者:杨东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对1996年以来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金霞;张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急性脑血管病人早期意识恢复后,除因脑损害而致的躯体疾患外,多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反应,这些心理问题极大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就如何对急性脑血管病人以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康复进行探讨.
作者:牛素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嗜铬细胞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系统其它部位(颈动脉体、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的肿瘤,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少量肾上腺素.临床表现高血压和代谢改变,发作时症状严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威胁.治疗需切除肿瘤,但肿瘤切除术后使血压变化很大.所以血压变化是治疗中重要的观察内容,也是重要的监测内容.我院自1998~2002采用有创性动态血压监测(IBP)以来,有效确保了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的连续血压监测,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现介绍如下:
作者:靳红霞;王艳芳;史四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呼吸功能不全则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低氧血症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高达48%~72 3%[1].故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至关重要的,现将其呼吸道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许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对新乡市中心医院1991~2002年间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期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期误诊5例,初期误诊率为62 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崔胜春;王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Glasgow昏迷评分<8分的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种清除术治疗.结果微创治疗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重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秋义;樊栋良;胡翼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寻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对策,有效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对锥颅病人再出血做详细比较,并在手术部位直接注入止血药.结果在不同时间里采取上述措施,再出血发生率不同,出血3d后行锥颅手术,并注入立止血,能有效防止再出血.结论掌握锥颅手术时机,并注入立止血是治疗再出血的良策.
作者:赵幸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