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21例体会

侯丽;董明栋;吴红新;刘继山

关键词:针刺治疗, 原发性眼睑痉挛, 治疗情况, 眼睑闭合, 疗效, 老年女性, 服药治疗, 强直性, 肌阵挛, 收缩
摘要:原发性眼睑痉挛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原因不明,病初眼睑微细抽动,重则一侧全部面肌阵挛和强直性收缩,常致眼睑闭合而影响视物.目前单纯服药治疗没有明显疗效.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获得满意疗效,现将其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研究不典型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13例CT首次误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的术前CT图像与临床表现.结果①13例星形细胞瘤,9例年龄>50岁,11例部位在大脑半球.②星形细胞瘤表现为低密度或带回状高密度灶;形态为楔形或圆形;无强化或带回状强化;瘤周水肿.结论定期追踪CT复查,应用多项指标综合分析,能够提高CT诊断不典型星形细胞瘤的准确率.

    作者:陈焱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

    建立并维护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条件.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并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急诊血液净化的必备条件,如ARF(急性肾衰)、CRF(慢性肾衰)并肺水肿、左心衰、高钾血症及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往往需要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我院急诊血液净化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做为临时血管通路.现将2001 01~2002 06在我院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双脉导管行急诊血液净化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勇;李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4例报告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极易混淆.我们在急诊中曾误诊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柳;张永顺;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内皮素与血脂的关系浅析

    1资料与方法1 1病历选择病历选择2000 01~2000 12部分门诊、心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63 77±13 55岁,1月内未经调脂治疗以及内皮素受体拮抗治疗,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发病的不同分为3组.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这些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从根本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护理

    我院自2000 05~2001 10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穆燕;王信梅;王文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们于1994~2001年间收治的38例脊前动脉综合征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海申;陈志荣;张玉静;谭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手背岛状皮瓣修复拇、食指掌侧皮肤缺损

    近年来随着个体手工业发展,又不注重安全生产,手外伤呈明显增多趋势.我院1997 08~2002 08开始利用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丛的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食指掌侧缺损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汪瑞东;汪爱群;李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成功后再瘫痪16例分析

    脑梗死发病1~6h内称超早期,我们把发病6~24h内的脑梗死称急性期.我院自1999~2001年期间,采用小剂量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根据临床判断,24h内再通46例,溶栓成功后均继以抗凝治疗,每日监测血液凝集及纤维溶解系统,使APTT维持于溶栓前的1 5~2 5倍,持续1周.其中16例于1周内再瘫痪,根据进一步治疗及24h后复查脑CT结果等,证实再梗死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出血(灶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纯文;王来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颈内动脉注射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注射降纤酶进行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国产降纤酶颈内动脉加压推注,并对其疗效分析.结果28例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 33%.结论本疗法对进展型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且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国东;刘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低血钠症状恢复.结论低血钠、高尿钠及限水治疗有效是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作者:唐伟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洛汀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

    洛汀新是一长效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洛汀新治疗后血生化、左室肥厚及肾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一年来,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使用尿激酶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梗死10例病人进行治疗,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有运;余振伟;刘君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治疗对策

    目的寻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对策,有效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对锥颅病人再出血做详细比较,并在手术部位直接注入止血药.结果在不同时间里采取上述措施,再出血发生率不同,出血3d后行锥颅手术,并注入立止血,能有效防止再出血.结论掌握锥颅手术时机,并注入立止血是治疗再出血的良策.

    作者:赵幸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将确诊为高血压病的136例患者随即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12 5mg,3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B组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2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C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6 25mg 3次/d口服,同时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1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结果A组与B组降压效果一般,出现副反应较多,C组降压效果明显,副反应出现较少.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理想,而且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李彦宏;葛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CT与临床分析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抢救恢复,于数天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1].为探讨DEACMP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对35例本病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敬平;王会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体验

    自1999 05~2001 05,我们采用复方丹参、路路通注射液静滴,加化淤通络汤口服和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云;刘金峰;姜义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0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的临床观察

    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临床实践表明,静脉留置套管针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对静脉输液及取血检验引起疼痛的顾虑,并更好地保护血管,为患者提供佳服务与治疗.减轻护理工作量、本调查旨在了解病人使用套管针后的感受与需求,以进一步做好病人的护理,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

    作者:张继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