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杨平生

关键词:丘脑出血, 诊断价值, 眼科检查, 诊治, 文献, 神经, 患者
摘要:丘脑出血占脑出血12%~24%,丘脑出血患者在神经眼科检查中有许多诊断价值的体征,丘脑出血致Horner综合征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近年来诊治的18例加以总结报道.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与尼莫地平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疗效观察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有运;刘君梅;余振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

    我科自2000 01~2001 12对高血压并发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使血压维持在不同的水平,观察疗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就本科对这类病例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校杰;柴银朋;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因其影响进食而引起营养不良;易发生误吸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所以,给予早期、科学的康复训练极为重要,同时辅以电疗等方法,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本文总结了我院80例延髓性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殷春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华法令在预防心房颤动病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心房颤动(af)病人心房内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af患者较无af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增高6倍[1].适当应用华法令可使其发生率降低70%,并可避免其出血并发症.本文复习53例病人疗效并与阿司匹林抗凝组38例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锋;王建祯;刘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0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的临床观察

    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临床实践表明,静脉留置套管针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对静脉输液及取血检验引起疼痛的顾虑,并更好地保护血管,为患者提供佳服务与治疗.减轻护理工作量、本调查旨在了解病人使用套管针后的感受与需求,以进一步做好病人的护理,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

    作者:张继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1例报告

    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报道较少,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8例Glasgow昏迷评分<8分的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种清除术治疗.结果微创治疗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重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秋义;樊栋良;胡翼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从根本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症状性脑梗死与多梗死性痴呆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与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相关因素和患病率.方法以脑部CT或MRI检查有脑梗死而无临床症状者诊断为SCI,设对照组,随访10年,分别观察MID患病率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I组MID患病率为48 06%,对照组23 72%,两组差异显著(P<0 01).相关因素两组以高血压病为首.结论SCI临床并非少见,在伴有脑血管相关因素时出现记忆、认知和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应首先考虑MID.

    作者:李社会;牛福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成功后再瘫痪16例分析

    脑梗死发病1~6h内称超早期,我们把发病6~24h内的脑梗死称急性期.我院自1999~2001年期间,采用小剂量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根据临床判断,24h内再通46例,溶栓成功后均继以抗凝治疗,每日监测血液凝集及纤维溶解系统,使APTT维持于溶栓前的1 5~2 5倍,持续1周.其中16例于1周内再瘫痪,根据进一步治疗及24h后复查脑CT结果等,证实再梗死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出血(灶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纯文;王来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取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4 3%,显效73 1%;有效率86 5%;对照组痊愈26 7%,显效40%,有效率66 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UK)在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高,对凝血有影响.

    作者:赵艳霞;贾茹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重度CO中毒的疗效观察

    一氧化碳(CO)中毒是十分常见疾病.我们采用高压氧联合自血光量子治疗重度CO中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烈普;王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驱虫药脑病30例临床分析

    驱虫药脑病是临床较常见,但极易误诊的疾病,从1992~2002年我院神经科共诊治该种疾病30例,现对这30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驱虫药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林文;詹成;吴明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血栓形成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体会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NS 100ml+尿激酶100万U,iv gtt 结果22例溶栓患者中,溶栓后半小时肌力增加2级者12例,增加1级者8例,肌力无变化者4例,未发现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脑血栓形成用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德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CT与临床分析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抢救恢复,于数天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1].为探讨DEACMP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对35例本病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敬平;王会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口服庆大霉素致口唇麻木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75岁.主因腹泻、发热1d于2002年2月15日入院.

    作者:齐增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57例体验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的常见病,尤其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更是如此.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有一定利弊.如何从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出更能针对病因,并且疗效高而巩固,年老体弱皆易耐受的好方法是大家期盼的.本文通过对57例病人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神经痛,相互取长补短,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彦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治疗对策

    目的寻找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防治对策,有效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对锥颅病人再出血做详细比较,并在手术部位直接注入止血药.结果在不同时间里采取上述措施,再出血发生率不同,出血3d后行锥颅手术,并注入立止血,能有效防止再出血.结论掌握锥颅手术时机,并注入立止血是治疗再出血的良策.

    作者:赵幸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体验

    自1999 05~2001 05,我们采用复方丹参、路路通注射液静滴,加化淤通络汤口服和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云;刘金峰;姜义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人脑梗死与心房颤动关系探讨

    在老年脑梗死病人中,部分可发生心房颤动[1].为了探讨老年脑梗死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作者回顾分析了我院452例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单若莹;赵施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