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特点

王东;蔡定芳;徐桂芝

关键词:老年期, 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观察, 老年前期, 发病, 老年组
摘要:既往认为,运动神经元病(MND)多为中年和老年前期发病,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期发病并不少见,并且有其特点,现将我们于1989年9月~1999年8月收治的20例老年期MND,并与36例非老年组MND相对照,报道如下.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高,多见于中青年人.国内对老年IBS的研究报道不多.为了了解老年IB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本文总结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IBS 44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思纯;高翔;袁育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本院普外科自1994年1月~1999年6月间共收治老年大肠癌264例,其中急性结肠癌性肠梗阻4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齐良;梁春立;阎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特点

    既往认为,运动神经元病(MND)多为中年和老年前期发病,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期发病并不少见,并且有其特点,现将我们于1989年9月~1999年8月收治的20例老年期MND,并与36例非老年组MND相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蔡定芳;徐桂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老年人常有多种器官功能减退和慢性病并存,且同时需多种药物治疗.有资料提示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者较年轻人高15倍.因此、充分认识老年人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和掌握合理用药原则,对减少因药物对老年人的危害极为重要.

    作者:丁殿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自发性气胸45例并发症临床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自发性气胸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由于常伴有心、肺、脑等脏器病变,发病时病情危重.而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常是老年自发性气胸病重的原因之一.现将我院1995~1999年住院4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并发症逐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根;盛建华;张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肠梗阻300例临床分析

    肠梗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病情复杂多变,不仅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老年人更是如此.现将近几年收治老年人肠梗阻300例,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杨平;帅淑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高龄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对5 184人随访30年,发现60岁以上人群约3%~5%有房颤.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59岁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为8.8%.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术后镇静镇痛药的合理选择

    随着对术后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的认识不断提高,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已被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老年患者作为一特殊群体,其年龄因素已非麻醉及手术的禁忌.

    作者:张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前言--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一些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老病多,用药亦多,而老年人随增龄,药物代谢动力学也发生相应改变.老年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使pH增高,胃肠血流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以及胃肠道吸收表面减少等导致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的药物减少,而对通过被动转运机制吸收的药物影响不大;药物吸收入血循环后,因老年人身体结构的组成成分改变、血浆蛋白含量变化等影响到药物分布;由于老年人肝脏体积和重量随增龄而下降,功能性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年减少,因而对在肝内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会有一定影响;药物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老年人肾组织逐渐萎缩,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随增龄也减少.

    作者:王士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学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的痰细菌学特征、细菌感染与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67例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行痰细菌定量培养、X线胸片和肺功能检查. 结果检测痰样568份,共分离出23种360株病原菌.48例痰培养出致病菌,阳性分离率71.6%.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5.8%(237/568).其次为念珠菌,占20.6%(74/568).革兰阳性球菌仅占13.6%(49/568).肺功能FEV1%预计值<35%时,其人均细菌感染株数为9.46,而FEV1%预计值为35%~49%时,其人均细菌的感染株数为6.53.FEV1%预计值为50%~75%时,其人均细菌感染株数为3.23(P<0.01). 结论肺功能减退程度与感染致病菌株机会呈正比,肺功能越差越易引起致病菌的感染,痰细菌培养阳性率越高.提示COPD患者急性感染加重时,细菌病因学、肺功能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月莉;庞仲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的用药特点和经验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在临床很常见,其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性.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老年人的器官、组织新陈代谢率下降,抗损伤及修复能力减弱,脏器储备代偿功能不良,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病情变化迅速复杂,对治疗反应差.

    作者:朱丽明;柯美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8例报告

    目的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MALT型淋巴瘤)虽是相对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的肺部肿瘤,但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本文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 方法利用8例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探讨肺MALT型淋巴瘤的诊断、病理特征、预后及治疗等问题. 结果①本组8例均为肺低度恶性MALT型淋巴瘤.②临床上8例病人均有吸烟、反复肺部感染等超常慢性免疫系统刺激因素存在.③肺MALT型淋巴瘤与肺炎性假瘤关系密切,需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加以鉴别. 结论①肺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病理检查是该病确诊的金指标.②临床上凡遇肺部病灶诊断不明或炎性假瘤只要病人能承受手术,建议尽早手术切除.

    作者:王虹;范钦和;徐天蓉;杨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抵克立得与藻酸双酯钠对COPD高凝状态作用的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凝状态时试用抵克立得与藻酸双酯钠的治疗效果比较. 方法使用血液流变仪,血液凝集仪和肺功能仪对老年COPD高凝血症伴血小板聚集亢进患者60例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及肺功能(包括肺弥散功能)的检测. 结果抵克立得组在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方面较藻酸双酯钠组疗效更为明显(P<0.001,0.01),而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肺弥散功能)2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抵克立得与藻酸双酯钠均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但前者作用更强一些.

    作者:陈力;孙宗娟;韩玉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动态血压评价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短期疗效观察

    目前24h动态血压已成为评估降压药物疗效的有效方法,它能准确、客观地反映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吲哒帕胺(indapamide)是非噻嗪类二氢吲哚类利尿剂.本文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丘红梅;范秀英;周红坚;申丽宏;洪涤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尼尔雌醇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对36例绝经后妇女用尼尔雌醇进行替代治疗,剂量为每半月2mg,共6月,后7d加用安宫黄体酮8mg.d-1,于用药前和治疗6月后分别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尼尔雌醇替代治疗6月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均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升高(P<0.01),血纤维蛋白原(PFC)、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细胞压积(HCT)均显著下降(P<0.01),血液还原粘度(ηr)明显下降(P<0.05). 结论用尼尔雌醇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血脂紊乱,降低血粘度.

    作者:江美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特征及一般用药原则

    人类寿命在延长,不论在国内或国外,老年人口比例正在显著增加,按我国人口近期的统计,我国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1.3亿多.人老病多,服药亦多.有报道约有1/4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物,这都可引起老年人对药物副作用(adverse drugs reaction,ADR)的发生率增高.老年人的ADR发生率比年轻人约高2~3倍或更多,其症状多重且不典型,可被患者或医生们所疏忽或误诊.ADR的发生与药代动力学密切相关.

    作者:冯克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甲状腺癌42例临床报告

    老年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该疾病发展较缓慢,早期无临床特异性,所以往往不被重视.现将我院从1985年以来收治的老年甲状腺癌4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误诊分析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发生了许多变化,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身体基础状况差,多种疾病并存的情况下,早期诊断的难度则更大.现将我院1989~1999年收治的32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病例加以分析旨在为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玉玲;郭爱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血循环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高血压关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某些器官组织中,它是目前已知的强舒血管物质之一,对各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用放免法对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CGRP检测以探讨老年高血压与血浆CGR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娄树航;刘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β淀粉样蛋白在老年性痴呆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分子病理学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AD)患者脑部可出现纤维缠结(NFT)、老年斑等,而老年斑核心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P),可能是发生AD的重要原因.对AD发病机制除了有关NFT、早老素及小胶质细胞等研究外,国内对β-AP在AD和血管性痴呆(AD)中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8例AD患者和15例VD患者血清β-AP的含量,同时与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ICVD)和30例正常人比较,旨在探讨β-AP在AD、VD和ICV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早期诊断和防治老年性痴呆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罗南萍;杨道理;陈青;彭立义;刘桂香;孙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