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分析

潘先文;赵云飞;刘策刚;王弘乐

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肿,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G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G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变化

    目的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失调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方法青年大鼠(5月龄)和老龄大鼠(20月龄以上)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TXA2与PGI2和β-EP含量. 结果青年对照组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低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高于青年模型组,而低于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血浆TXB2/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脑组织TXB2高于青年对照组,而低于老龄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TXB2/6-keto-PGF1α低于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血浆β-EP低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使青年大鼠和老龄大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与以TXA2占优势的TXA2与PGI2和平衡失调和β-EP含量增高有关,但由于老龄大鼠脑组织前列腺素和β-EP含量的增龄变化,使其脑缺血再灌注后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大鼠更为明显并具有一定特点.

    作者:李建生;郭盛典;赵君玫;张卫红;赵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我国老年糖尿病期刊文献分布初步调查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掌握我国老年糖尿病方面信息,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的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情报部门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情报,又能尽量节约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老年糖尿病期刊文献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主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情报人员参阅.

    作者:范存亮;李成建;宫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预后的影响

    目前认为,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冠脉收缩,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故主张抗凝治疗.现对照分析应用肝素治疗老年UA 68例和未用肝素治疗老年UA 66例的疗效,旨在探讨肝素治疗对老年UA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高太有;赵霞;邵回龙;任国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蝮蛇抗栓酶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蝮蛇抗栓酶、川芎嗪治疗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粘血症,并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现将130例完整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远宏;孙少斌;刘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农村老年肺结核家庭内传染的调查

    为了解农村老年肺结核病人对家庭人员患病的影响,以指导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对老年肺结核病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作者:钱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人血尿的诊断

    血尿不论程度轻重,都应重视.在老年人出现血尿,应视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信号,应及时就医,查明血尿原因,除非证明不是肿瘤引起的.

    作者:钱松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肾癌的诊治进展

    肾脏肿瘤名目繁多.有良性肾肿瘤如错构瘤,肾腺瘤.有的良性肾肿瘤还有明显内分泌功能如肾素瘤.恶性肾肿瘤有来自肾集合系统上皮的肾盂移行细胞癌、鳞癌、腺癌,有来自肾实质的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肾肉瘤等.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年肾癌是指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作者:宋建达;钱伟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60岁以上格拉斯哥计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368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原发性脑干伤、脑挫伤24.2%,颅内血肿75.8%,其中硬膜下、脑内血肿72.8%,硬膜外血肿8.6%.总生存率41.3%.不同的GCS、不同的血肿类型间生存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有无老年性疾病各组间的生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原发脑干伤、脑挫裂伤和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脑内血肿多,易发生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死亡率高,合并伤多的特点.GCS、老年性疾病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潘先文;赵云飞;刘策刚;王弘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期痴呆38例影像诊断限度探讨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 MID)是老年期痴呆中常见的两种类型.本文将分析老年期痴呆中AD和MID在影像上的表现和诊断问题.

    作者:蒋惟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血液病26例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

    老年人和恶性血液病患者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们对26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周期非老年性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旨在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特点.

    作者:周建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检测老年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止、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蛋白C抗原(PC:Ag)、蛋白S抗原(PS:Ag)、P-选择素(P-selectin)、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A)及D-二聚体(D-D).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组的PC:Ag、PS:Ag和D-D均显著增高(P<0.05),vWF:Ag、TAT、t-PA:A、PAI:A、P-selectin增高更为明显(P<0.01). 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激活,这些止凝血的变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何清;吴方;朱理敏;沈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房间隔缺损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房间隔缺损诊治的认识. 方法对14例60岁以上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特殊物理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14例轻至中度房间隔缺损发展至老年期,均形成肺动脉高压,因有合并后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本组出现不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二尖瓣、肺动脉瓣及右肺静脉畸形连接各1例.终导致全心功能不全,死亡1例.手术治疗2例,内科治疗12例,以对症治疗为主. 结论老年房间隔缺损随年龄增长病情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为疾病的诊治增加一定的难度.

    作者:黎永谦;张汉灵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胆管切开术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术中置管到术后拔管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不当,均可发生拔T管后胆漏,此种胆漏在临床工作虽不常见,但易被忽略而导致严重后果.本院从1999年5月开始用鼻胆管代替T管的某些作用,在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不放置T管,治疗老年性胆总管结石6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凯;周建新;谢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称进行性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主要的原因.A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以致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章;马润娣;于立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尿路感染的诊治进展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前者常并发下尿路感染,后者可以单独存在.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20~40岁女性中发病率达25%~35%,在美国每年大约有600万患者.由于人的寿命延长,尿路感染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上升,而且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有一组资料指出,老年人尿路感染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8,而非老年人为1∶3.1.老年尿路感染中大部分为膀胱炎,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排尿困难、耻骨上腹部疼痛,并可出现血尿、尿失禁等.40%~60%患者有镜下血尿.临床上重视并积极探讨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诊治十分重要.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空肠多发性憩室致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患者女,77岁.因发作性上腹部隐痛、腹胀3d,呕血、黑便2d于1999年1月2日入院.否认消化性溃疡及肝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min-1,呼吸21次·min-1,BP 90/60mmHg.老年女性,神志清,重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

    作者:王学敬;徐弘君;刘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医院内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与药敏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老年绿脓杆菌下呼吸感染的认识,更有效的治疗,我们对泰安市3家医院近年来治疗的医院内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62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于亮;于克波;张灿灼;李忠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28例临床特点

    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发病之一.脑卒中患者有许多躯体症状,同时患者的精神症状,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等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就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宏辉;徐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甲亢误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例报告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近年来我科门诊高龄甲亢时有发现,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而是以某一系统为主要症状就诊.现报道1例误诊长达3年.

    作者:郝孝君;张奇亮;王洪刚;刘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及误漏诊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并不少见,但临床屡被误漏诊,值得深思.本人就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误漏诊的15例作一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老年甲减的临床特点.

    作者:钟绿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