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护理

张艳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抑郁病人, 行为障碍, 机能障碍, 患者, 并发症, 情感, 角色, 家庭, 残疾
摘要: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或轻或重的持续性残疾,机能障碍及并发症,这些变化使患者在家庭及朋友间的角色也有所改变,从而可能导致许多情感和行为障碍,其中抑郁常见,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SD).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又称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是一组病因不明,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0.686 kPa,并且除外脑脊液外漏、中毒、内分泌疾病、低血压、脱水等情况的一组临床较少见的疾病.该病预后良好.由Schaltenbrand于1938年首先报道.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就我院1986~2001年所收治的11例SIH病人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李志平;谢向东;钱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梗死并发高血糖20例分析

    近年来,人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脑梗死急性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可加重脑组织损伤.我院近两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20例,其血糖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癫痫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现将脑卒中后28例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45例脑卒中患者均为1996-03~2002-01急诊留观察及住院病人,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男性185例,女性60例,平均60±13岁.其中脑出血81例,脑梗死1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

    作者:张秋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早期双鞘内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期双鞘内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超;郭大峰;王东伟;亢慧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2000年~2002年4月,我们应用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26例,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天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交替应用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应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24例,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婷;郑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动静脉畸形病人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自1993-05~2001-05共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40例,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爱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10例临床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各异,患者常常反复求诊于骨科、神经科、理疗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容易引起误诊.2001-01~2001-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该类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8例偏侧面肌痉挛进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27例,总有效率100%.起效时间平均3d.局部反应轻微,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方法.

    作者:钟建国;宋维庚;陈红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托吡酯添加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12例疗效观察

    难治性癫痫,又称顽固性癫痫,指癫痫发作频繁,应用适当的第一线抗癫痫药正规治疗且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两年以上,仍不能控制发作而影响日常生活.对于这类病人,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1999年3月,托吡酯上市以来,已有个别报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新药.现将我们2年来门诊12例小儿难治性癫痫应用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作者:李成用;赵秋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噻氯匹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探讨

    我们应用噻氯匹定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阿司匹林治疗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中华;孙呈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汪保孝;王根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颅内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研究

    现收集我院自1990年以来来诊的颅脑外伤386例,其中未进行预防治疗的18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9例,占20.74%;198例给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并发出血9例,占4.5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志斌;侯宽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报告

    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葛霞;尚桂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64例,在甲钴胺治疗基础上加用FDP 10g静滴,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74.5%.两组疗效和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FDP联合甲钴胺是治疗DPN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磊;张会娟;申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源性水肿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刺五加注射液对神经源性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8例神经源性水肿患者给予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每日80~100ml不等,20d为一疗程,可应用1~2个疗程.同时,与常规应用丹参针或川芎嗪针治疗神经源性水肿的4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患者患肢消肿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治疗神经源性水肿疗效确切,无副作用,较临床常规治疗者效佳.

    作者:时新艳;李富慧;方建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血光量子疗法对脑梗死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应用自血光量子(UVB)治疗脑血管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都是对UVB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报道甚少.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UVB治疗脑血管病1500多例,对其中37例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1~1.5年以上远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和凤;彭军;王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OPD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易并发脑梗死性疾病,虽对患者危害很大,但临床上对此尚不够重视.我院1995-06~2001-12收治COPD 1127例,其中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赖伟;阮曙京;莫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忆立福治疗脑血管性痴呆5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促智药忆立福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方法:将57例符合VD标准病人分成二组;对照组Ⅰ组和治疗组(Ⅱ).Ⅰ组用维脑路通0.4g,胞二磷胆碱0.5g.Ⅱ组在Ⅰ组基础上加用忆立福600mg,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智力比较.结果:忆立福提高VD患者的智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忆立福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陈其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病人可因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咽后壁的随意运动受到影响,不会咀嚼,我们可针对其特点进行鼻饲,体会如下:

    作者:黄艳玲;马丽影;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