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噻氯匹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探讨

范中华;孙呈岗

关键词:噻氯匹定, 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现报告如下, 阿司匹林, 应用
摘要:我们应用噻氯匹定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阿司匹林治疗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低血糖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早期诊断

    笔者在近年急诊临床工作中,所遇24例各种原因所致低血糖合并精神神经症状者作一重点分析,并对低血糖的早期诊断作一讨论.

    作者:张新苗;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报告

    我们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曾成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们神经内科目前收治的脑梗死、脑出血的患者比较多,为了提高对脑血管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此浅谈对1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韵瑜;陈玲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惊厥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从1997~2001年共收治216例惊厥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田发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10例临床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各异,患者常常反复求诊于骨科、神经科、理疗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容易引起误诊.2001-01~2001-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该类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脑垂体腺瘤26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处理脑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以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6例脑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脑垂体腺瘤切除术.根据骨性鼻中隔推开的易难程度,9例采用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17例采用经单鼻孔-鼻中隔中段-蝶窦入路进行手术.根据患者鼻孔大小,21例进行了鼻小柱一侧或右侧鼻翼基部切开.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6分钟.肿瘤镜下全切20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和鼻中隔穿孔各1例.经5个月~4年随访,肿瘤复发3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脑垂体瘤摘除术缩短了手术路径、暴露所需时间短、创伤小,是处理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小兵;张永红;刘娟;张景龙;李光;郭勇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从1996-01~1998-01月收治32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痛患者,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温静;马丽影;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血光量子疗法对脑梗死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应用自血光量子(UVB)治疗脑血管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都是对UVB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报道甚少.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UVB治疗脑血管病1500多例,对其中37例脑梗死急性期应用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回输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1~1.5年以上远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和凤;彭军;王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仪诊断Chiari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仪诊断Chiari畸形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5例1至60岁该类患者磁共振(MRI)检查结果的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Chiari畸形第1型31例,第2型4例,第3、4型病例未发现.结论:利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仪诊断Chiari畸形是一种无创伤、全方位、无放射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刘爱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比较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从治疗后3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7、14d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10.45±2.24ml,8.16±1.81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82.50%)优于对照组(65.00%),有显著性差异(P=0.04).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P=0.03),D一二聚体升高(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映.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郭月叶;刘乐喜;刘远洪;郭雅聪;牛好敏;张红菊;郝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与CT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将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35例老年患者(60岁以上)均做CT平扫,其中8例同时增强扫描.结果:35例分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血肿,其中以低密度者较多.结论:CT扫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洪增;王建洲;关文华;顾仁骏;张中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现将我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作一总结,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贾凤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误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对于早期病例及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以致于影响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现对1998-01~2001-12遇到的23例SAH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神经内窥镜治疗阻塞性脑积水48例报告

    阻塞性脑积水的原因有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粘连、寄生虫及血块堵塞等.1995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对该类疾病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共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进显;焦政安;宋玉;胡成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运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32例与对照组(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9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与总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忠;杨建中;李玉英;纪彦文;王著安;曾家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RamSay Hunt综合征46例临床分析

    RamSay Hunt综合征亦称耳带状疱疹或膝状神经节炎,因早由RamSay Hunt 于1870年记载而命名,该病较少见,可占周围性面瘫的3%~12%[1].1981~1999年我科诊治46例该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昆;郭冬菊;庞聪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赛莱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5例,应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生理盐水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对照组40例,应用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莱乐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症状

    作者:彭小兰;赵静;严雯;吴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30例康复治疗体会

    我院收治30例脑出血病人,现将康复期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居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45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树禄;赵兵;赵仙;李玉清;安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作者对1997-11~2001-11门诊的老年高血压病50例,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及患者的不同个性进行卫生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