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LUKO:专业铸就品质——访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张斯滨

卜庆婧

关键词:品质, 上海, 流体, 机械制造, 公司营销, 经理, 质量体系认证, 科学管理模式, 德国, 高剪切分散, 制造工厂, 有限公司, 营销理念, 研发中心, 销售体系, 先进技术, 市场拓展, 乳化设备, 认证机构, 检测平台
摘要: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FLUKO)长期致力于分散、乳化、均质、混合设备的研制创新和市场拓展,拥有一流的研发中心,完善的产品检测平台,现代化的制造工厂并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OV)公司的ISO 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通过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体系、秉承、发扬了德国的先进营销理念,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高剪切分散乳化设备行业的领先者.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样品前处理四 膜过滤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过滤的目的无非是得到滤液或截留的成分.过滤的类型有多种,如膜过滤.筛网过滤.离心过滤等.其中膜过滤的应用有很多种,如针对微生物检测,膜过滤是通过使用一定孔径的滤膜从液体中截留微生物,使该微生物在膜表面生长成为菌落,然后对其进行培养、计数、鉴定等.

    作者: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热转印打码机: 中国食品安全标识新宠

    热转印打码机.英文全称ThermalTransfer Overprinter,简称TTO.热转印打码机是一种色带打码机,它是通过先进的电子式加热后将色带上的墨转印到包装材料形成打印内容的一种打码方式,通常用于各种食品包装薄膜表面日期,条形码等的打印.国内食品企业一般通过国外包装机一起配线购置热转印智能打码机,热转印打码机正式作为单个销售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从2000年才开始.

    作者:季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品企业与第三方冷链物流商如何实现双赢?——访光明乳业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总经理,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殷海平

    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国共有35000多辆冷藏车,按低温物流食品的发展趋势,预计2010年将达到35万辆的市场规模.在冷链物流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时,是否应投身物流行业寻找又一利润增长点?自营和外包究竟哪种方式更为划算?

    作者:房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十年一瞬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30年间,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食品安全导刊》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金属探测器保肉品免受金属污染

    肉类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好途径.目前,我国每年肉类消费的增长率可达5%以上,冷却肉、冷冻肉、分部位的小包装肉及各类肉制品的销量都在迅速增长.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肉类加工已普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因此,肉类加工中易出现金属杂质污染,如屠宰过程中刀具破损.注射时针头断在肌肉中,运输过程中金属标签的混入,维修及生产过程中机械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等.

    作者:孙柱会;沈心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实时物流技术在冷库管理中的应用——访德马泰克(DEMATIC)实时物流部专家张磊

    纵观国内冷库行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现有冷库信息化程度不高,批次管理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可追溯性的要求,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大部分企业因业务量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尚未意识到货物存放时间、叉车运行路线等因素对成本产生的影响,造成了冷库工作效率的降低.

    作者:房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样品前处理五 LabTech:采用GPC凝胶净化系统净化食用油中DO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环境激素,主要用作塑料制品,橡胶,化妆品等生产的增塑剂,它会导致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殖器官畸形等.

    作者:李琳;马忠强;田春明;胡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优化供应链先从计划入手——访JDA亚太区供应链行业经理张祺

    由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发起的一项关于高层主管对供应链关系重视程度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很多组织中.只要供应链能平稳运作.

    作者:房慧;盛小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examoll DINCH:食品包装材料首选增塑剂

    增塑剂是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体系的塑性增强的物质,常用于包装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次价健(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聚合物的塑性.进而使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以及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的提高.

    作者:闫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益生菌+益生元:有助肠道健康

    人体肠道内存在大约含有1000种细菌和总数达到100兆个、总重量在1200克左右的微生物菌群(与肝脏重量相当).这些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双歧杆菌是肠内细菌中为人们信赖的好细菌,在促进人体发育.维持和提高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戴宏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保质保量,检重秤为食品包装提供双保险

    商品的重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较多关注的一个指标.采用在线检重秤对产品重量进行检测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有效方法.在线检重称不仅可用于检测终产品的重量,还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反馈优化调节填充设备的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包装后期,检重秤可进行包装缺失检查,从多角度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企业信誉.

    作者:吴洪军;张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样品前处理六 去干扰样本预处理微柱:有效消除样品杂质干扰

    对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来说,消除样本杂质的干扰非常关键.常用的消除样本杂质干扰的方法有稀释,使用掩蔽剂和分离.

    作者:胡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样品前处理三 全自动聚焦耦合微波萃取:萃取技术的革命

    传统的萃取前处理技术及部分新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索氏萃取不仅速度慢,污染严重,而且无法保证目标成分从待检样品中100%的溶出;ASE快速溶剂萃取回收率不仅容易受水分含量的影响,而且在过高温压下目标成分容易被破坏.但是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样品检测前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如微波萃取技术.

    作者:美国培安公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选好乳清蛋白,做优质蛋白强化饮料——访哥兰比亚营养有限公司亚太区乳品商务总监James Gordon

    大多数饮料的营养成分都是不平衡的,它们普遍含有较高的糖分或维生素,但却缺乏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的重要成分,但在身体内不能贮存,必须通过每天食入的方式进行获取.为了使饮料能提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在生产中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蛋白质强化,于是蛋白质强化饮料也就由此而生.

    作者:房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样品前处理二 固相萃取:进入填料发展和应用的时代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通过固体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和洗脱将液体样品(固体样品也可制成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干扰化合物分离.

    作者:张俊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息数据采集与监控: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的必经之路——访中兴通讯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江

    早运用于军事领域的RFID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外,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快速消费品制造业,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在国内,RFID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公交电子月票系统,人员识别与物资跟踪,汽车防盗系统,铁路车辆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等领域.

    作者:房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OG-IC(R) ECM(R):带来温度记录仪的技术革新——访Information Mediary集团公司运营总监Michael Petersen和骏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俊

    LOG-IC电子监视器(LOG-IC(R) ECM(R))由Information Mediary集团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并于2007年在欧洲柏林食品展首次发表,之后迅速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在极短的时间被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目前已被推广至中国大陆.

    作者:房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希悦尔:为冷鲜肉提供安全外衣

    肉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冷鲜肉在储运及分销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微生物繁殖等潜在安全问题.通过对冷鲜肉实施有效包装,不仅可避免交叉污染,还能延缓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从而延长保质期,保障冷鲜肉的安全.

    作者:闫孝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美互设食品药品监管机构

    回放2008年11月18日,中国屯生部部长陈竺与美国卫生和公从服务部部长莱维特在北京召开的中美食品安全政策研讨会上表示,中美两国将在对方国家对等设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双方在食品药品安全监客方面的合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德国拜发酶法分析:葡萄酒和果汁行业的国际标准方法

    酶法分析是检测食品饮料中糖、酸,醇及甘油.二氧化硫等成分的国际标准方法,不但可以获得与HPLC法同样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而且在某些方面要优于HPLC法,如检测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无需专业的技术人员,种类多(包括几十种不同检测试剂盒),无有毒性废物产生等.

    作者:廖冰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