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变化观察体会

刘燕;刘惠青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 护理工作
摘要:总结30个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变化,认为其与环境、心理等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检查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7月——2012年7月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超声检查、X线平片、128层螺旋CT、MRI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20例主动脉夹层中典型主动脉夹层18例,X线平片,提示阳性率为27.78%;彩色多普勒、CT、MRI阳性率分别为38.89%、100%、100%,初始破裂口显示率分别为38.89%、94.44%、83.33%.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快速、准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理解剖改变,辅以彩色多普勒、MRI更能为临床提供精细信息、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邢燕;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161例临床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辽宁省本溪地区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发病特点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5年(对照组)和2010年——2012年(观察组)收治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161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两组在发病地区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31,P=0.028).观察组郊区及城市发病比例上升.发病季节对照组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病,以10月至次年7月为主,尤其以11月-12月高,而观察组病例发病呈2个发病高峰,即11月-12月和次年5月-6月.两组临床表现比较在头痛、腰痛、腹痛、恶心呕吐、“三红”、皮肤瘀斑、尿膜状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两组病例白细胞(WBC)总数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7.256,P =0.064).血小板(PLT)数目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746,P =0.000).两组病例总胆红素(TBIL)异常率(X2 =6.968,P=0.031)、血糖(PG)异常率(X2=7.611,P=0.02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率(X2 =6.041,P=0.014)、血肌酐(Cr)异常率(X2 =6.667,P=0.0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X2 =3.275,P =0.19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X2 =0.655,P=0.721)、肌酸激酶(CK)异常率(X2=0.942,P =0.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两组病例消化道出血(X2 =3.879,P =0.049)、ARDS(X2 =15.759,P =0.000)肾破裂(X2 =5.788,P=0.016)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年来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仍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发病季节呈2个发病高峰,即11月-12月和次年5月-6月,发病地区转向郊区和城市,典型症状缺乏,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比例升高,肾脏和肺部损伤更严重,心肌损害减轻,以高血糖多见.近年来,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典型病例增多.

    作者:朱伟力;胡潇媚;徐然;马俊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归宿,是以进行性肾单位毁损,从而使肾脏的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晚期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所限,许多患者无法接受.该病中医归属“癃闭”“关格”,我们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对保护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探究

    目的 探究了解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相关水源性疾病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1年——2013年某地区153份饮用水水样进行水微生物污染分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1B5749-2006)进行细菌学监测及评价.结果 2011-2013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58.17%,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6.67%,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1.04%.结论 该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生活饮用水可能受被粪便污染.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住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合格率和文书书写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往返病房的次数及铃声呼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利娜;温揽月;王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预防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尿潴留3例(9.68%),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29.0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少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价值

    目的 研究持续血液净化方法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肾内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急性肾衰竭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入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本院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愈例数为9例,好转例数为10例,死亡例数为26例,则总有效率为42.22%,观察组患者治愈例数为19例,好转例数为18例,死亡例数为8例,则总有效率为82.22%,则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肾内科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宜的血液净化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提升治愈效果,值得科学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覃双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贾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脑瘫的研究进展

    脑瘫成为世界医药学者们研究热点和重点,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阻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和规范治疗,使其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下面详细介绍小儿脑瘫的病因、治疗和护理方法.

    作者:牟少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疾病治疗中阿奇霉素的运用中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资料和指导.方法 对我院从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因疾病需要运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273例,其中193例为口服给药,80例为静脉注射给药,对其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79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28例,泌尿系统8例,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口服给药患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1%比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73.5%低.结论 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以有效避免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多用口服给药形式.

    作者:赵永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跌倒造成身心健康受损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越发引起关注.本文对影响国内外老年人跌倒的环境、生理、病理、心理和药物等因素以及老年人跌倒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进行综述,根据老年人跌倒的诱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老年人跌倒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红梅;田会旗;戴克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对内科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医院感染的防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16例内科病房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制定出合适的护理对策.结果 在这1816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比例为7.49%,其中患者出现尿道感染的占58.82%;呼吸道感染占17.65%;血液感染的占17.65%;切口感染的占5.88%.结论 在医院里,住院患者常易发生医院感染事故,特别是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因此,对出现医院感染现象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出现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6例,给予其外固定架治疗,并进行临床护理.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46例四肢骨折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7.83%.结论 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保英;刘霞;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病患,分别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宣教法治疗方式,而观察组除应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外,还实施了中医食疗护理方式,对比和分析两组病患症状变化情况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两组病患症状变化情况与血压变化情况的对比结果来看,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更为显著,其在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中医食疗,病患对这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为93.2%.结论 从本次研究可知,在高血压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治疗方式的应用,再来实施中医食疗,所获得成效较为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炎性假瘤——附16例临床与病理诊断

    目的 熟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形态学特征,掌握诊断标准与分型,减少肺炎性假瘤的误诊.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16例肺炎性假瘤手术标本,经固定、脱水、常规切片、HiE染色制片,光镜诊断.结果 16例肺炎性假瘤中,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假性淋巴瘤型2例,组织细胞瘤型2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为肺内局限性病变,非弥漫性病变,以炎性肉芽肿为本病的形态学基础,伴有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肺门淋巴结无肿大,分4个亚型.

    作者: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出院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做好病案归档管理工作.方法 对病案延迟归档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病案及时回收的常见问题,采取严格病案回收制度;改变催交方式.结果 病案按期归档率提高.结论 加强病案管理工作,做好病案归档这个环节,实现病案信息的有效再利用.

    作者:张淑艳;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例薄芝糖肽所致过敏反应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药物过敏反应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学反应.我科2013年10月有两名患者在输入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薄芝糖肽液后出现过敏反应,经查均为输入此药引起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1:患者,女,40岁,高中文化,无业,主因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间断上腹不适3年以肝炎肝硬化(活动性、代偿性)于2013年10月22日入院,入院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好,主诉无过敏史,未用过该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薄芝糖肽液4ml等治疗,于10月25日10时32分输入薄芝糖肽液约120 ml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给予吸氧、升压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停用薄芝糖肽液患者未再发生上述反应.

    作者:刘素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指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小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性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性护理在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专科基础护理,实验组在给予舒适性护理干预.结果 在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积极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及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症50例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采用自拟安神汤为中药主方,配合西药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来治疗失眠症50例.结果 治愈18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作者:冀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