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目的 探究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用Dewar进行治疗,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的20例病患,在治疗之后全部进行了随访调查,随访时间在7-27个月,平均为10个月.其中优良为15例,满意为5例,并没有出现差(不满意)的病患,满意度高达100%.结论 通过本院研究,采用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之外,同时无需特殊的器械,病患治愈效果好、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东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肛内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用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单用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愈后复发率分别为观察组10%,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肛内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忠慧;高健;宋临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前后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分娩前后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2.5%,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值观察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前后的护理,可良好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梁秉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程长,饮食中限盐,进食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等因素,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临床上以低钾血症为多见,但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也为数不少,它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病情,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我们对此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连花;翟毕险;勾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就诊于我院,但需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的43例患者于手术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询问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中非语言行为的感受情况,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以及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如亲切感)的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并且其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为平稳,三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不但能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促进其积极配合,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祖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通过MRI、CT进行诊断检测.结果 CT检测多发性脑梗死89例,检出率为70.6%;MRI检测多发性脑梗死126例,检出率为100%.两种检测手段相比,MRI的多发性脑梗死检测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颅脑CT和MRI是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重要状况的诊断手段,与CT诊断相比,在多发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方面,MRI的诊断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张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血液采集、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我们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血液采集和检验,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和检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检测结果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分析两种试管在血液检验中的优缺点.结果 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观察组血清检测效果要优于使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的对照组,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UA、Glu、CO2CP三项生化指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值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针对观察组采取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后的效果显著,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准确的检验数据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07年4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对其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结果 重症监护室中,老年患者出现感染的较多,感染率较高的是呼吸系统性疾病、消化道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性疾病等,此外,治疗时应用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务人员对感染缺乏认识、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也都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麻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在肺心病患者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不同proBNP水平对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4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将45例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肺心病患者分为B组,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人群分为C组,三组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血清中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观察A、B两组出院前不同proBNP水平患者3个月内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入院后血清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不同proBNP水平的患者三个月内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BNP在肺心病患者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鉴别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A、B两组在亚组分层中proBNP较高者三个月内再入院率亦较高.
作者:范晓艳;郭瑞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计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祛敏通鼻喷膜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有着服用剂量少、见效快、使用方便以及吸收迅速等优势,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简单分析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 将我院经过培训的护理工作者30例当做观察组与未经过训练的护理工作者3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出现不良护理行为的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对照组的评价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普外科的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实施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护理行为的失误现象,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虢英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236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棓丙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杜文和;林平;杨仙珍;何正桥;李仕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规律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HAMD对21例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组15例,睡眠质量较好组6例,两组之间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之间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以上的透析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作者:孙瑶;王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自2000年4月接产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住院分娩的艾滋病孕产妇逐年增多,产科由于工作性质和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消毒药物等众多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直接威胁健康.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针对产科的特点,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作一探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中抽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产褥期的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5min内Apger评分、肺炎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能够改善孕产妇围产期状况,同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考虑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5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判断治疗效果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程在1-7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5%,病程在8-14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7%,病程在15-30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7%,病程在31-90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5.8%,病程在91-365天,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2.8%.结论 临床上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病程越短,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显著.
作者:王丽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现今社会护患关系的紧张原因进行良好的分析讨论,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规范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健康覆盖率为100%,治愈出院率为100%.结论 在儿科病房创造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儿及家属满意,是护理质量提高,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患者治愈出院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收集的84例确诊为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中药方剂,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及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重度痴呆患者人数显著减少,而对照组则几乎不变.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韩琼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优化活性林蛙油的干燥方法,探讨林蛙活性油经过不同处理方法后的稳定性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方法 本文以林蛙活性油作为原料,通过烘箱干燥与冷冻干燥法对林蛙活性油原料进行处理,对两种干燥方法进行重要指标检测,然后在强光、高湿度、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并对其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经烘箱干燥(样1)和冷冻干燥(样2)后,分别测定水份,在水份相当的前提下,测样1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酸值、过氧化值明显增加;样2无明显变化;两种干燥方法在进行稳定性实验后,其蛋白质含量、酸值、过氧化值、水份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林蛙油干燥方法是影响其干燥后质量的重要因素,冷冻干燥方法能够保持林蛙油原有的生物活性成分(以蛋白质作为考察依据);林蛙油水份是影响林蛙油在贮存中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进行林蛙油干燥时尽量不采取烘箱干燥;林蛙油干品应于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作者:吕集;燕俊青;刘娜;王丽;焉再华;梁春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偏头痛采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偏头痛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划分,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加强中医辩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