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果脯色泽不均的质控措施探讨

黄丰

关键词:果脯, 色泽不均, 蜜饯加工, 化学添加剂, 卫生条件, 食品安全, 人员素质, 人身健康, 企业规模, 加工行业, 产品, 猕猴桃, 健康型, 防腐剂, 技术, 果蔬, 国内, 低糖, 超市
摘要:蜜饯加工在我国果蔬加工行业中发展相对落后,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卫生条件差,产季明显,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缺乏.为了适应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日益重视的趋势,在国外超市的要求下,一种健康型猕猴桃果脯产品成功问市,这种产品低糖,低酸,不含任何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检测器灵敏度影响因素及采购策略

    食品中不同异物的混入会对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其中,金属的混入容易对消费者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因此,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金属检测器确保食品安全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面对众多的金属检测器以及不同的技术参数,如何使采购工作有的放矢,了解金属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必不可少.

    作者:马永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动物油脂生产的质量控制

    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和食用羊油等,是利用动物脂肪组织中提炼出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得的脂类产品.它与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且动物油脂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并能提供极高的热量.

    作者:陈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用植物油生产的质量安全因素分析

    油脂生产企业要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不能仅依靠终端检验,还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渗透到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监控.分析每一个生产过程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以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改进,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作者:白新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弄清概念,再谈食品安全及相关问题——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魏益民

    如今,提到食品安全,没有人会觉得陌生,但食品安全到底是怎么回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又有哪些,或许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为了让更多的人对食品安全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专程拜访了长期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的魏益民教授,于是有了这样一次对话.

    作者:闫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机遇VS挑战

    回首2007年,食品行业经历了很多,细数国内外食品安全大事,从中美水产品之争到大白兔奶糖在菲律宾遭禁,再到国外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炒作,这些无不给中国的食品企业造成极大的打击和影响.面对国内外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怀疑,中国政府在两个月内实施了六项举措,一方面为中国的食品企业正名,一方面净化中国的食品市场.典型的举措就是发布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和开展为期4个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作者:《食品安全导刊》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鸭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毛污控制

    在全国养禽业中,鸭加工企业占了很大比例,而在鸭产品加工过程中,毛污控制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鸭毛不像鸡毛那样容易褪去,鸭子日龄越长,鸭毛越难褪除.以白条鸭为例,其主要检查指标为毛净度、血冰、色泽、计量、失水率等.一般而言鸭头、鸭颈、鸭翅等副产品毛污一直是难以控制的质量问题.笔者就以白条鸭加工为例,浅析-下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毛污控制.

    作者:李素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果脯色泽不均的质控措施探讨

    蜜饯加工在我国果蔬加工行业中发展相对落后,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卫生条件差,产季明显,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缺乏.为了适应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日益重视的趋势,在国外超市的要求下,一种健康型猕猴桃果脯产品成功问市,这种产品低糖,低酸,不含任何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

    作者:黄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丹麦玉桂面包的制作工艺及质量控制

    面包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与酵母和其他辅料一起加水调制成面团,再经发酵、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制成的焙烤食品.面包以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消化,食用方便等特点成为大众化的酵母焙烤食品.本文简要介绍了丹麦玉桂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鉴别方法,供面包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人员参考.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用油浸出法生产中HACCP体系的应用

    植物油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品原料,在植物油厂建立HACCP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可在提供优质安全植物油产品的同时,减少企业因产品安全风险而导致经济和信誉损失.

    作者:展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鲜乳常规指标的检测技术

    要更好的提高乳品质量,从源头抓起是根本,也是有效的方法.鲜乳检测涉及的内容较多,以牛乳为例,牛乳的检测主要指标有感官、脂肪、蛋白质、抗生素、酸、温度、密度、酒精试验、掺假项目(掺淀粉、掺尿素、掺碱等)、微生、冰点等.

    作者:吴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集成包装技术高效地保护食品品质

    集成实现包装的全自动化包装系统集成是指将原先相对独立的各包装机、包装站或操作单元,通过提高内部通讯对话,加强信号控制,使系统优化成为更具速、效率、柔性和灵活性的一体化包装模式和方案.通过集成,使整体的功能效率高于原先独立设备的简单加和.

    作者:伍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智能自动化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线100%智能自动化检测技术可以实现未经检验合格食品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从而满足食品工业对检测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业界出现了视觉检测和自动化控制两大核心技术,先进的工业检测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设备供应商也运应而生.

    作者:启科(上海)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推广应用ERP,提升食品企业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访中华网软件中国区总裁、全球研发副总裁余翔

    众所周知,ERP(Enterprise P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由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Gartner Group Inc.在当时流行的工业企业管理软件MRPII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MRPII的内容和效果的软件包,这些软件包被称之为ERPo ERP管理思想在主要体现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同时,还吸纳了准时生产(JIT)、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进的管理思想.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食品企业应用ERP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热情.但是,ERP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并不顺利,原因何在?ERP对于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何作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专注于食品企业ERP系统应用的中华网软件中国区总裁、全球研发副总裁余翔.

    作者:马永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ACCP在灭菌型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是将质量预防和控制重点放在监督检查和对成品的监测上,但监督检查不可能做到经常或彻底,也并非在高危食品制作时间或关键操作时间;而成品的监测检验,其采集和测定样品数存在统计学局限性,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一些卫生学检验出具结果通常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此时被抽检食品可能已被食用或运走,即使发现问题,后果也难以挽回.

    作者:王银安;洪梓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压榨制油法与黄曲霉素去除技术

    压榨法作历史悠久的制油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实际生产中企业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浸出法和压榨法制油,压榨法既可在生产风味油脂时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浸出法补充和辅助,有效提高出油效率,完善制油工艺.

    作者: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体系建设VS企业提升

    2007年,中国除实施了很多有效的监管举措外,还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其中包括了标准体系的修订,认证体系的深化,法律体系的完善等.标准体系我国现行食品相关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虽然其中涵盖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但许多标准都表现出一方面缺乏统一性,交叉,重复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领域存在空白的矛盾;同时,一些标准标龄过长,时效性不强,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夏强;马永娇;房慧;闫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品追溯战略实施中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遭质疑,不仅影响了百姓的生活,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和正常运行,而且导致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贸易禁运和自动扣留,使我国进出口贸易深受影响.因此,加快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企业、消费者、政府都受益的食品追溯与监管的长效机制显得非常必要.而如何才能在长效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使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都乐于参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运富;赵莹;钱恒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从2002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广实施以来,已有28大类525种以上食品纳入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特别是到2007年底按国务院要求全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OO%通过OS认证,标志着我国几十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基本上全部建立了出厂检验实验室.

    作者:刘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静音拍击式均质器实现高效安全均质

    均质器是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时经常要用到的前处理仪器,通过均质作用,使样品混合均匀,并达到良好的一致性.均质器一般分为拍击式均质器和旋刀式均质器两种,前者较多应用于微生物样品均质,而后者多用于理化指标检测时的均质.

    作者:法国AES Chemunex公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臭氧杀菌特点与产生方法比较

    近几年来,臭氧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方方面面.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允许臭氧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规定.食品行业采用高浓度臭氧水进行食品杀菌,主要应用于员工洗手消毒,食品行业器械消毒、商用厨房、酿酒行业、大小型蔬果处理厂食品加工业、饮料加工和定点清洁.

    作者: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