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丽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欧美等国家高于亚非国家,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的任务.
作者:宋海宁;陈静;徐伟俊;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本的行为指导,实验组另辅以护理标识管理.调查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标识以及护理安全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为53.5%,实验组为97.3%,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在泌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包丽玲;琚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收入我院的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期检查心电图.筛选其中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编入空白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西组.其中每组随机30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西药组应用胺碘酮治疗,中西组采用胺碘酮和中成药联合治疗.观察三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西药组、中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5.33%、83.33%、96.67%.各组总有效率递增且各组间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中西结合药物治疗效果佳,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优于不用药患者.故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宋显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64例重度颅脑损伤且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正确及时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正确有效的气管套管护理,严密的观察病情.结果 64例患者中除6例因特重颅脑损伤死亡外,56例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有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但经积极抢救治疗护理后,终拔除气管导管.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做好全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缩短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杨水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与T2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T2DM患者以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予分为单纯的T2DM组(I组),早期DN组(II组),分别测定各组间患者血Hs-CRP、CysC、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UAER的浓度,并且与对照组(III组)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的T2DM组、DN早期组中的血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DN早期组中的血Hs-CRP、CysC水平明星高于单纯的T2DM组(P<005).随着DN病情的进展,血Hs-CRP、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DN的发生发展中,血Hs-CRP、CysC浓度变化水平与DN患者病情成正比,可作为诊断DN的早期敏感、可靠的常规性指标.因此,在DN早期,血Hs-CRP、CysC可为诊断及监测病变进展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卫;龙艳;苏珂;胡璟;黄漓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给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评估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78例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健康教育后,所有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咳嗽、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三凹征等临床体征也显著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碧君;林瑞兰;余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临床医学中,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内出血因为病情紧急、危重而且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而倍受人们关注.本文根据一组资料对这类患者的防治和护理做了探讨.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安定在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240例产妇住院分娩无产道异常及胎儿异常且体质正常的孕妇分析,随机分配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名,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在常规的处理上给予安定,观察两组疼痛反应以及产程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产程明显缩短.结论 通过对照分析安定可以使宫颈环肌松弛,降低阻力,加速产程,明显减轻分娩疼痛.
作者:周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为同期保守治疗患者26例,给予单一甲氨蝶呤用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30例,成功28例,失败2例,成功率93.3%;对照组26例,成功19例,失败7例,成功率73.1%.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并发症较单一用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阳;梁桂云;潘博;吴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P(计划):使实习护生在手术室尽快进入实习状态完成实习计划.D(执行):实行专人带教集体培训.C(检验):实习生反应良好.A(处理):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优秀率显著提高.结论 实行规范带教,使其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碧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从2009年9月--2011年9月接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抽取78名,分成A、B两组,A组45名患儿为治疗组,在新生儿生产以后第三天进行早期干预护理;B组33名患儿为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本次研究分别对新生儿断脐至出生后28天进行访视,A组治疗组患儿智力及运动成长指数相比于B组患儿较高,护理有效率相比于B组患儿较高,后遗症发生率相比于B组患儿较低.结论 对患缺氧缺血性新生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身体病症明显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洪小玲;曾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份到2010年8月份来我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从中检出有70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70例出现心律失常,约占63.4%,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早搏合并房性早搏98-633次,经过12导联心电图检查均出现左室肥厚,重构的心肌容易导致电传导折返和异位兴奋灶的形成.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左室肥厚形成,这对于发生非室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很大,高血压心律失常应及早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恶化,甚至猝死,危害生命健康.
作者:吴非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胎儿畸形唇腭裂使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和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胎儿畸形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胎儿畸形唇腭裂患者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产后或引产证实.所有胎儿均采用了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观察对比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29例胎儿使用二维超声诊断准确17例,使用三维超声诊断准确28例,两种方法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超声对胎儿畸形唇腭裂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三维超声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韩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子宫肌腺病80例患者的治疗,探讨米菲司酮疗效.方法 患者月经后3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结果 经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临床有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宛棉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采用子宫全切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寻找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外加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如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产后出血以及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娥;赵红;张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对4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后的疗效和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全面观察、整理,问卷调查.结果 止血成功率97.6%,静脉曲张消失率85.4%,再出血率9.8%,健康教育达标率95.1%,满意度97.6%.结论 内镜下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术前术后合理完善的优质护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提高满意度,降低再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水秀;殷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肠粘连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后关腹前于切口处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涂布透明质酸钠凝胶5-10ml,以预防术后肠粘连.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痊愈27例,好转9,无效14例,包括出现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排便困难4例;治疗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2例,肠蠕动和切口均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12月,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6例,肠梗阻4例;治疗组未出现上述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发生,且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泉洪;张军群;肖育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和高密度肾囊肿CT诊断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肾透明细胞癌和32例高密度肾囊肿的影像学资料,经手术证实诊断结果的有15例,经穿刺和临床随访证实的有35例.结果 32例高密度肾囊肿有12例通过穿刺证实,有20例通过临床随访证实,CT检测呈现出不均匀高密度影.1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证实,采用CT扫描表现为低密度灶,CT增强扫描,均显示病灶不均匀性强化,MR诊断结果也表示为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CT诊断及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高密度肾囊肿相对较困难,采用增强CT扫描可发现病灶内出现不均匀强化.而核磁共振检查(MR检查)结果病灶在T2像上呈现出高低不均的信号,将两者结合可实现鉴别诊断目的.
作者:黄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次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患病学生进行询问、检查,治愈者进行回顾性追踪调查,在核实诊断后继续按形成的病例定义进行进一步病例搜索,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茂名市某小学在校学生2130人,4月4日至5月5日共31天内发生水痘病例40例,罹患率为1.81%(40/2212)采取隔离治疗、疫源地消毒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水痘暴发疫情.春、夏季是该病高发季节,极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机构暴发流行.加强水痘疫情监测管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作者:邓辛研;张松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在救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0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两组皆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为80.0%(16/20),用药后出现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无心律失常案例出现;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为60.0%(12/20),用药后出现腹胀1例,恶心呕吐2例,出现2例心律失常案例出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均为救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好的手段,但奥曲肽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热汗古力·克热木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