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与预防措施

罗廷泽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临床特征研究,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为了深入的研究骨科手术感染病患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以便从中分析出影响骨伤切口的相关因素,为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努力.方法 选取2005年3月到2012年9月因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病患835例,分析这些病患的住院资料,总结出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按照常规培养骨科手术病患切口的分泌物,使用上海生产的培养鉴定仪与BD血培养仪,统计出各种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这835例病患中,因手术切口导致感染的病患33例,感染率为4%,在众多导致切口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细胞菌株所占比例做多,然后是金色葡萄菌与大肠埃希菌.处理性别因素外,其他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0.05.结论 骨科手术的切口极易产生感染,所以在手术操作中,以及术后恢复期都要对这些感染因素加以预防.同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也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好预后工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与MR影像诊断

    目的 分析儿童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患者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3例腹盆腔RMS患儿的临床CT及MR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患儿的CT平扫均可见其腹盆腔内存在大软组织肿物,且肿块的密度不够均匀,相邻组织存在受压推移或者侵犯以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等.经增强扫描后,不均匀病灶存在轻中度强化,其中周边强化为明显,患儿的动脉期病灶内存在较多的扭曲及增粗供血动脉影,而在延迟期时其斑块持续性地强化.经MR检查其T1W1序列显示患儿的腹盆腔内存在低混杂信号的大体积肿块,且其T2W1序列主要表现为稍高信号,经增强扫描后来出现不均匀性的强化现象.结论 儿童腹盆腔RMS属于间充质源性的恶性肿瘤,其CT以及MR影像学具有特异性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德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诊疗探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本文首先探讨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探讨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马衣热也·斯拉吉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科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产科脑膜早破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010年5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有2例胎儿死亡,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95.0%.结论 临床对胎膜早破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做好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量、用药额度、用药频度.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共有8种,用量和消费额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芬太尼注射液位居首位.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来自住院病人脑脊液标本154份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得出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敷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应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得脑脊液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奇福;林灿英;陈小婷;林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 对照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措施,选取FOLFOX4化疗方案;研究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化疗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中药分阶段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CR27例,PR8例,NC5例,PD1例,总有效率85.37%;对照组分别为19例,10例,9例,3例,总有效率70.73%%.组间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率41.46%,对照组78.0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药分阶段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析青光眼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90例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治疗.结果 术前眼压控制≤21mmHg的患者有172例;22-30mmHg的患者有18例;术后2周,患者视力提高的有154例、保持不变的患者有30例、视力下降患者6例.术中没有发生并发症,术后前房积血患者4例,2例恶性青光眼.结论 在对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要对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并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地处理,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患者的自我防范和治疗意识.

    作者:李效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研究

    消化道肿瘤病人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瘘,而治愈此病的关键就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特别是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是治疗营养不良的重要途径.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是胃肠道肿瘤病人的显著特征.提倡对术后胃肠道肿瘤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对于病人的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关键环节是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内窥镜,建立肠内营养的支持通道.

    作者:迪丽拜尔·吾守尔;艾克白尔江·艾尼瓦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钠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年至2012年间的下肢骨折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比对分析,2010年4月不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组和2010年5月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做对比.结果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明显低于不用低分子肝素钠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在骨科病人中预防性应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张迪;于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L4/5单节段盘源性腰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术后3天及术后1年采用症状缓解率指标和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81例患者随访1年,症状缓解率65.8%,主观满意度优良率80.2%.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特点,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性极高,如能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博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病情状况.但是由于小儿好动,其临床依从性明显的较低,从而影响整个穿刺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并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1].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200例输液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感冒预措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体的分析如下.

    作者:张家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76例手术前后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临床上以突然的头痛、眩晕、呕吐、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出血体积较小者治疗上以保守为主,如出血量大,则需行手术清除血肿.由于此病残废和死亡率高,又是常见病,故应高度重视.

    作者:惠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08-2011年莆田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近几年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本市内主要的集贸市场、超市等销售处,按要求设采样点随机抽取蔬菜类、茶叶等,开展农药残留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2008-2011四年数据,可得2008-2011年有机磷农药污染各年总项次超标率(超标的有机磷项目数除以总的有机磷项目数)分别为0.26%、0.13%、0.73%、0.58%;氨基甲酸酯类农药2008-2011年各年总项次超标率分别为0.79%、1.06%、0.72%、0.71%;2008-2011年拟除虫菊酯及有机氯等农药污染各年总项次超标率分别为2.06%、1.65%、3.08%、1.47%.结论 从近四年的监测结果分析:莆田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与全国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2%),部分农药如毒死蜱单项超标率(4.5%)高于全国水平(3.4%),提示莆田市农药污染还需加强监督监测,同时要继续扩大监测范围,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对制定食品安全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占卫华;黄建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采用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23例严重妇科继发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对其子宫动脉以及双侧髂内动脉给予选择性插管,然后对其进行急诊栓塞治疗,对于本研究中的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前,必须经动脉对其行局部灌注化疗.结果 术后48h,有1例患者的继发性出血未得到控制,其控制无效率为4.35%,22例患者的继发性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控制有效率为95.65%;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术,其无效率为4.35%,2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子宫得到了有效的保留.结论 在对妇产科严重继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具有可保留子宫、有效、安全等优点,它是对妇产科严重继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这也是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的基础条件.

    作者:刘法英;刘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58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早期发生并发症,早期给予处理,尤其对于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妥善的采取急救措施.结果 此组患儿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呼吸、心律以及体温均恢复正常范围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针对疾病的临床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秀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病原体的优劣

    传统的病原体分析方法侧重病原体的表型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侧重病原体的基因型.分子生物学方法较特异、灵敏以及准确,但同时传统的分析方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尹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

    目的 本研究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IPC)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7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均行早期CHIPC,强化患者在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进行复查.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肠梗阻、腹腔感染、切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且对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行CHiC时,其不良反应较轻,通过强化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高魏丽;郭研;陈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研究进展

    对于产科的护理模式而言,其中经历着工作重心由以疾病为主下过以患者为主的转变.由于产科的护理会对母婴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传统护理模式中以医护为主的服务模式因缺少人文的关怀,已经无法对人们的需求进行满足.本文主要就产科护理中以家庭作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概念、理念、治疗进展与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 83例患者安放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结论 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协助医师做好支架的定位、释放及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华丽;王文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暑的预防与处理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是中暑的高发期.宣传有关中暑的科学常识和预防措施是防止和杜绝中暑的关键,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从而提高人民在炎热夏季的生活质量,避免中暑疾病的发生.

    作者:岳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