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

李琴;孙筱颖

关键词:论滥用抗生素, 危害性
摘要: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但是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在临床上也相当常见,滥用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同时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加重社会和个人的医药负担,危害极大.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耐药性研究进展

    拉米夫定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抗病毒药,但是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所导致的病毒耐药性一直是临床治疗CHB的难题,本文从耐药性机制、耐药性原因和解决办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HBV拉米夫定耐药性的新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抗病毒新靶点和新机制的研究现状,如以同源热激蛋白70(Hsc70)为靶点的苦参素和盐酸千金藤碱,以DNA聚合酶为靶点的1-2'-脱氧-2'-氟-β-D-阿拉伯呋喃糖基-5-甲基尿嘧啶(L-FMAU),以及以蛋白启动复合物为靶点的KM-1等,都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前景和意义.

    作者:王华;金亮;李天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在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镇静、止咳、激素、静滴氨荼碱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喘好转及肺部哮鸣音、湿□音消失的时间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芳;宋斌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中的难点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 总结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热点问题,并且采取的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医院集中式宣传教育以及供应室的格局改造,合理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结论 使医院消毒供应室由分散式处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顺利完成;提倡集中式管理,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宋中芳;闫欣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麦默通下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由护士准备好手术包,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在B超引导下应用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除术,术后给予伤口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提高了患者手术的依从性,确保手术的安全性,行麦默通肿块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得当,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操作简易、切口小、不留疤、不需住院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作者:喻霞;谢明社;粟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品保鲜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保鲜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方法 利用保鲜膜透明、无害、粘附性强等特性,在沐浴时用于临床四肢使用静脉留置针、四肢外伤或体表小手术创面保护,用于早产儿的保温.结论 按照实验的方法沐浴时使用保鲜膜,可以有效地保护四肢使用静脉留置针、四肢外伤或体表小手术创面,可以对早产儿起到保温的作用.

    作者:冯绵云;张红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退步取代了头皮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作者:任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胰岛素应用与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的关系讨论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与胰岛素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方案调整后,两组的患者的FBG、2hBG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 应在综合分析患者血糖、胰岛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以保障临床治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作者:蒋元武;林星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近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白血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应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我院共收治白血病96例,男55例,女41例,15-80岁.文化程度:大学41例,中学40例,小学15例.

    作者:王本芝;刘凤敏;孙杏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直肠腺癌中MCM7与p27表达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细胞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的差异性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并对比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MCM7和p27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其临床表现中分别存在不同的调控方向,MCM7的高表达与P27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其愈合有直接的相关性.在P27蛋白表达阴性的实验病例而MCM7阳性者共11例.P27蛋白表达阳性而MCM7表达阴性的实验病例共29例.经统计学处理,在结直肠腺癌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11P <0.01),分化程度越高,MCM7与P27的表达负相关性越大(P<0.05).结论 结肠腺癌细胞的不同分级往往决定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预后起关键作用.相关研究发现细胞复制准许因子MCM7蛋白、细胞周期检测点负调控因子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癌细胞的分化、侵袭性相关,其中MCM7与P27的负相关性的越大,则其预后越差,其联合检测并行对比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判断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明明;蒋颖恒;夏涛;李威;罗运生;甘涛;杨颢;王韦吉;崔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护士工作笔记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护士工作笔记对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0-2012年进入我院60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其中实验组的新护士在从事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要求撰写工作笔记,对照组不要求其撰写工作笔记,其中工作笔记的内容包括:学习经验、工作体会、护理收获、和职业建议四个方面.结果 新护士通过撰写工作笔记,较快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护理工作护理方式与技巧较快趋于成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 新护士通过撰写工作笔记,可使自己及时意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调整心态,适时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能够胜任护士这一职业打下有力的基础.

    作者:陈红梅;章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手术室患者为对象,分为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前(2011年2月——10月)和应用后(2011年11月——2012年7月)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纠纷投诉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经过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后,手术宣的纠纷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均降到了0,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到99.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应该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素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原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伊马替尼的效果,并总结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术结合伊马替尼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医生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特殊时期,绝大多数人员仅经过短期培训后,就承担起农村防病治病的任务,他们曾为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农民卫生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在岗乡村医生队伍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医生队伍由于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技能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急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和促进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蔡宏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脏移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对肾脏移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依从性高的手卫生执行措施.方法 采用盲查法,自行设计调查表,2013年3-6月随机抽取160名医务人员,同时分别采样160名医护人员手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后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效果显著优于七步洗手法,在接触患者前及无菌操作前依从率提高较为明显.结论 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提倡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培训和考核,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沈松颖;郑珊;王素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经X线检查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水针,温灸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过上述综合疗法的治疗大大加速了颈椎病的康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靳福强;陈建华;柴淑慧;徐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抚触保健护理在早产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抚触保健在早产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5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抚触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头围、身长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24h进奶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保健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发育,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刘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尼莫地平治疗中老年脑供血不足

    我院中医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尼莫地平治疗中老年脑供血不足5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日本后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提出的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1]:①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昏、头晕、头重)为主症,症状缓解而持久,呈波动性消长;②年龄基本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发病;③伴心烦、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④多数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性改变;⑤CT、MRI排除器质性损害,TCD提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脑血流低下.符合上述标准共103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55-73岁,平均65.7岁.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3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来器械骨科植入型器械包装的改进

    目的 探讨外来器械骨科植入性器械的包装灭菌对患者的影响,选择佳外来器械骨科植入物包装灭菌流程.方法 将所有外来器械骨科植入型器械纳入供应室管理后,结合遇到的实际困难,对包装灭菌环节实施改进.结果 实施环节改进后,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 参照国家标准和立足工作实际,对外来器械骨科植入物的包装改进,保证骨科手术的安全.

    作者:杜萍;马永侠;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及其对策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危机成因的认知程度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降低神经外科出现不必要的护理纠纷.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来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业务技能储备、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护患关系、患者病情、医疗费用、护理质量、病房制度与管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根据患者的认知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的成因认知率相对较低,其中业务技能储备与理论知识为32.35%,人力资源管理为35.29%,患者因素为38.24%,病房制度与管理为44.12%,护患关系为50%,医疗费用为52.9%,护理质量为73.53%.结论 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率,健全相应的病房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为神经外科的护理提供安全保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质量.

    作者:侯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佳护理对策.方法 将4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A(220例)和对照组B(180例),A组在寒战发生前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保温、胎儿娩出后心理安慰、环境温度控制等护理干预;B组在寒战发生后予以相应护理.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的寒战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变化.结果 A组在胎儿娩出前、后寒战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显著下降.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止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有良好效果.

    作者:鲁瑞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