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
目的 通过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423例产妇及胎儿为观察组,利用中央型胎心监护仪系统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397例采用常规的方法(多普勒)听胎心观察产程.分别计算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产程中的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仪的监测,使医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动态、及时地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尽早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提高产科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谢怀红;许慧;农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方法 以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全面检查,对两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病灶及周边血流参数.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9%,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9.4%;利用超声诊断两种疾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利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病灶和子宫腺肌瘤病灶的血流参数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护患关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护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护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满足新形势下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门诊护士应首先做好护患沟通工作[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到医院就诊先接触的地方,而门诊护士又是第一个接触患者的,门诊工作质量的高低反映一个医院的水平和面貌,门诊护士的行为更是反映一个医院护理工作的水平.融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就医环境,是提高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保障.
作者:张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护士工作笔记对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0-2012年进入我院60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其中实验组的新护士在从事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要求撰写工作笔记,对照组不要求其撰写工作笔记,其中工作笔记的内容包括:学习经验、工作体会、护理收获、和职业建议四个方面.结果 新护士通过撰写工作笔记,较快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护理工作护理方式与技巧较快趋于成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 新护士通过撰写工作笔记,可使自己及时意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调整心态,适时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能够胜任护士这一职业打下有力的基础.
作者:陈红梅;章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淄博市自2000年始全市五区三县逐步以乡镇医院及城区接种站实行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管理,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性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达到控制乃至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以前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主要由乡镇医院及城区医院、社区门诊部承担,由于基层医生工作任务重且身兼数职,人员流动相对频繁,使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接种卡接种证记录不完整,使国家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难以得到全面实施,同时计划免疫基础资料繁多,手工记录工作量大,容易发生错登漏记,从而造成统计失准甚至错种漏种,阻碍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儿童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在儿童计划免疫领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控制疾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计划免疫工作技术管理规程要求,经过多方调研考察,2000年始运用计划免疫工作管理经验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结合各级卫生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网络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春;蒋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关爱女孩行动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的一个行动,是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式下的新任务.作为一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深入开展好此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关爱女孩行动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有效途径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存的社会化问题.目前,由于人为等不同原因已经造成出生男女失衡,在出生的孩子中男孩远高于女孩,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理,势必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作者:王海芹;拉提帕·德力木哈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之一、研究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1 心理护理的特点1.1 广泛性心理护理的范围很广,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每个阶段,每样事物和任何护理操作,都包含着心理护理的内容,它随时都会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影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其心理活动无时不在护士的影响下产生作用.
作者:陆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甲亢危象前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近5年住院的甲亢危象前期病例35例,分析其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35例病人有34例恢复,1例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7.14%.结论 甲亢危象前期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可逆的,如能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其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作者:白淑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0例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邱振美;井东臻;李瑞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使用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胃溃疡,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来就诊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3次铝碳酸镁,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然后观察溃疡治愈情况、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胃镜检查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所有胃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在95%以上,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碳酸镁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治疗效果较高,尤其是在复发率下降、和胃粘膜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获得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的控制方法.方法 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发现护理风险.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减少医护矛盾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处理医护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惠青;宋云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深圳市某社区妇女女性月经失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在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本社区居住的女性进行调查,有3500人次有月经失调的现象,社区的医护人员对其出现月经失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 经调查后得出该社区女性造成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为情绪不良、疲劳节食、寒冷刺激和抽烟酗酒等.结论 对出现月经失调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对策,使患者得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原理对6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经过循证护理,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结论 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循证护理可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质量.
作者:孙美华;王海娜;孙杏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厄多司坦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祛痰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外冈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接收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多司坦胶囊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祛痰的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多司坦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8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有54例患者得到了显效的护理效果,21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护理效果,5例患者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3.8%.结论 通过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得到了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蒋丽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A组)与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气促平均缓解时间、哮鸣音平均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早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吸入30min、50min后均有改善,但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7)d,B组为(10.8±3.5)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有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加快病情康复.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新生儿游泳的准备工作、方法、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对新生儿游泳时啼哭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后指出了新生儿游泳对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并建议广大医护、家长、社会积极推广.
作者:吴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能够对婴幼儿健康更加地了解.方法 将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300名婴幼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备1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当中,在进行儿童常规保健的同时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宣教,并参加一年早教课程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保健,在1年后,对于两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的值明显比对照组婴幼儿的测量结果要高(P<0.05).结论 经过结果分析,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于婴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婴幼儿早期教育能够全面帮助婴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度未实施柔性管理为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柔性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主动工作能力增强,护士对工作性质有所改变,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后多发急性疼痛,这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是由于病人本身的组织机体损伤所引发的反应.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不相同,对不同的镇痛法进行了比较、探讨.
作者:史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