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英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採用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操作体会。方法确定穿刺点、穿刺针的使用、退送导管方法、刀片应用、带鞘扩皮器使用及后应用超声判断导管位置。结果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高於传统的盲穿法,异位率低於传统的盲穿法,併发症低於传统的穿刺法。结论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即时PICC置管术能够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降低穿刺出血量,缩短穿刺时间,使病人手臂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黄本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全麻患者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全麻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借鉴。方法从我院的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全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其中儿童组300名,成人组300名,老年人组400名,并对他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发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分别有154例,64例,139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儿童组和老年人组明显高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和老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对此类特殊人群,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术后能更好更快恢复。
作者:石红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老年期痴呆中除少数可由于其他年龄阶段所见的疾病,如外伤、肿瘤、感染、中毒和代谢障碍外,主要系由脑退行性变和血管性病变所致,其中以阿尔采默病( AD)和多发梗塞性痴呆( MID)为常见。国外资料显示,≥65岁的老人中,有明显痴呆约占4%-5%,≥80岁者可增至15%-20%。随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本世纪末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总数将达600万左右,这将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第4位死亡原因。因此,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科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2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认为心理治疗和护理对维护老年痴呆症智能、延缓痴呆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成为老年型社会。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患者年龄逐年增加,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8811万老年人口中有1000多万人患高血压;600多万人患心脏病;580万人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受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害的老年人也都以百万计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91.7%,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目前,我院提出护理工作人性化个性化,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炎琥宁系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关于该药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较少,偶见皮疹等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较为少见。过敏性休克是炎琥宁的一种不良反应,也是严重的,如抢救不及时有效,将导致患者死亡。本科2011年12月成功抢救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存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作出统计,并对其危害进行分析,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作者:徐宝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膜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终因腹膜严重污染而危及病人生命,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如何正确掌握三个危险因素,本文谈了个人体会。
作者:钱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骨科无菌手术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取在2011---2012年间我院接收的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共3634名,根据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骨科无菌手术中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2011年和2012年间接受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中,发生感染问题的共有20人,感染率约为0.5%,并且2011年和2012年的发生的感染率分别为0.6%和0.5%;所出现的20例切口感染患者中,手术实施时间超过2h有13人,不满2h超过1小时的有5人,1h以下的有2人,所占比例分别是65%、25%、2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问题的发生,受到接受手术者年龄、手术所用时长、实施月份、手术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前的皮肤清洁准备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实施可靠的预防策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的影响,是当前骨科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作者:解挺;茹仙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以下简称: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的血糖给予控制对改善妊娠以及减少围生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效用。方法根据每一位糖尿病孕妇对自身血糖控制效果所表现出的满意度,将102例糖尿病孕妇分组:赞赏组(34例)和抵触组(34例)。与此同时,随机选取普通孕妇(即为正常孕妇)34例归为健康组。随后,比较赞赏组和抵触组、健康组的孕妇在妊娠期之中围生儿并发症以及自身并发症的患病情况。结果赞赏组孕妇在妊娠期中发生高血压概率比健康组要高,P<0.05;抵触组孕妇在妊娠期中早产、羊水量以及高血压病、围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都比健康组的高,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中的合理血糖指标实施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使母婴并发症大量减少,也可以使妊娠结局得到改善,应当予以临床关注。
作者:冯养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院用克霉唑阴道片配合口服甲硝唑片0.4 g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显著。克霉唑阴道片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其抗真菌药的作用是阻碍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麦角甾醇的合成,降低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类的生物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内的物质外泄;同时其还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了氧化酶以及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终引起细胞亚微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因此克霉唑对于真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病人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引流,烤灯照射,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治疗措施。结果8例切口没裂开有少量渗液的病人,术后3-5天愈合;9例切口愈合不良有中等量渗液的病人,术后7-10天愈合;5例切口全长均不愈合,渗液量多,皮下组织全部游离的病人,术后18-22天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陈天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97例泌尿系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术前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此组患者显效率为91.8%,有效率6.2%,无效率为2.0%。结论泌尿系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大大上升。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肠内营养技术因其符合生理条件、吸收好、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肠内营养治疗的内容、技术及注意事项,笔者搜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内容搭配、给药途径及给药不良反应。
作者:马晓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43例腹股沟疝患者,给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后,其中3例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进行手术的时间为三十分钟至一百二十分钟,患者的手术后住院时间为一到五天,平均时间为三天。结论患者进行疝修补术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且创伤小,得到了患者广大的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勇凯;姜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重型精神疾病,本病病程大多迁延且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疾病,部分病人可终发展为精神衰退。对本类病人护理的重点是保证病人的安全、对病人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在家庭的支持下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作者:靳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且使得医药信息系统和数字式的医疗设备等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伴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不断普及,医学中常常应用分类模型中的决策树算法来辅助诊断与治疗。本文主要分析小儿肺炎临床辨证中决策树算法的应用和构建,并研究小儿肺炎临床辨证中该模型的准确程度。
作者:毕建伟;夏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缓慢,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病情逐渐加重,且部分病人彻夜难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处于干燥而发痒,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目前的现代医学治疗措施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效果。多采用一些对症治疗,多采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药物。但病情容易复发、疗效欠佳。为解决这一难题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患者解除痛苦。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汇集多年的临床经验筛多种中成药。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疗效显著,现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王伯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在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32例,根据入院就诊顺序编号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系列的吸氧、化痰、雾化吸入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药物停止使用后患儿发生感染的次数以及感染持续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停止使用后发生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感染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患儿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黄艳春;肖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是目前医治孕妇产后出血的一种非常常用的临床方法,为了探究其疗效和作用,文章将选择36例无基础疾病、妊娠状态下无其他并发症状出现的剖宫产孕妇进行研究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观察组是将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对照组只利用缩宫素。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的方法比对照组的药效和作用更为明显,对产妇产后出现的过多出血以及预防宫缩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真正实现对患者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胡萍;王芳;曾白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