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娅;董翠霞;安俊丽;袁媛;岳文化;李玉霞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疗效可靠,缩短患者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翟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绝对卧床休息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老年患者。然而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压疮局部治疗。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邵小红;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充盈造影超声诊断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1005例体检人群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42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例,消化性溃疡32例,胃息肉1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1例,胃下垂6例,与胃镜诊断符合率93.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6%。结论充盈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过程中理想的胃十二指肠检查方法。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血糖波动性、血糖达标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对134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等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34例糖尿病患者一般知识掌握,合理饮食睡眠,抑郁症和并发症等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合理整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抑郁症、并发症的发生,使血糖稳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将其纳入AMI常规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4例经确诊的AMI患者,按Killip法将其分为4个心功能级别,检测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cTnI、CK-MB,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的NT-proBNP水平为(2976±1247)pg/ml,对照组为(104±59)pg/ml;AMI患者中的 NT -proBNP与CK-MB(r=0.171)、cTnI(r=0.512)水平升高呈正相关;AMI患者中的NT-proBNP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纳入到AMI常规检查项目中,为AMI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风险判断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作者:彭芝斌;邓世磊;杨泽敏;李波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不断加强对麻醉药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麻醉药品监督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经验,坚持持续改进管理理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基层医院药剂科、麻醉科人员、等有麻醉处方权的医生进行调研,专门组织知识讲座和培训和考核,加强其责任心,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去向监督管理,严把合理使用关。结果通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发现了药剂科整体药学知识水平偏低,麻醉科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等差距,经过整改和学习,各环节的制度管理不断持续的完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有效防止了麻醉药品流于社会非法渠道。满足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结论药剂科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不仅保证了医疗安全,强化了药品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心,而且健全了药品管理制度,优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药品质量,值得其它医院管理层关注和借鉴。
作者:余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实习矛盾、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办法。方法从医学本科生实习与考研的矛盾、实习与就业的矛盾及医学本科生自身医德和自身能力素质欠缺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提出了调整考研或实习时间安排、开展标准化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测试和加强医德教育及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三方面的建议。结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晓宇;田字彬;王雪梅;单信芝;刘晓英;李丹;张文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性化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病人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其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我科属心理疾病科,开放式病房常年收住神经症、心境障碍的病人。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抓紧抓好护理质量,稳步提升临床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整体水平。我科自2012年以来,在护理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关爱病人、理解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性化理念为导向,为患者处理和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实施护士长晨午晚间护理查房制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者:袁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肺癌起病隐匿,早期常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被忽略。因此,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大力推行个体对自身肺癌危险因素的筛查,对降低肺癌发病率、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宏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术后呼吸抑制延长是全麻手术后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浅快呼吸,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一秒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 PEFR)均下降,多呈限制型通气障碍,严重者致呼吸暂停,病人出现渐进性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术后呼吸抑制延长所致的低氧血症为一持续过程,常分为两期:早期多为麻醉药物及麻醉后并发症作用所致,持续至术后1-2h,但严重者为术后20min内。晚期低氧血症多为术后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及术后并发症所致,可持续至麻醉后一周,多发生在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后,以老年病人多见。
作者:戴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40例(男27例,女13例)大咯血患者,咯血量300ml -2000ml/24h,其中支气管扩张19例,肺癌5例,肺结核3例,肺血管畸形7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病因不明5例。采用改良Seldinger方法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使用明胶海绵颗粒,主干血管或血管粗大者选用合适的微弹簧栓塞。结果35例一次栓塞成功,3例两次栓塞成功,1例肺癌咯血栓塞后出血量明显减少,1例栓塞后5天大咯血窒息死亡,术中无死亡病例。栓塞术后即时止血率87.5%,近期复发率5%,中远期复发率17.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咯血的措施。
作者:郑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运用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研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针灸推拿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取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作用于患部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指导每天坚持早晚各一次腰背部功能锻炼,每次30分钟,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及患者住院天数、总费用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及患者住院天数、总费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曾淑琴;张翠芬;付小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老年患者便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邬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EMPs)是由内皮细胞活化或凋亡时产生。目前研究发现外周循环中EMPs的变化对不同程度 COPD 有指示作用。本研究对近年来COPD发病中EMPs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田戈;王晶;姜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3例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例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进行其它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2例患儿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基本纠正,血生化结果基本恢复正常,肾功能恢复,无继发腹腔感染,治愈出院。1例患儿在后期由于因心功能不全,出现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尽早、及时有效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可以纠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病死率。腹膜透析期间,我们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管道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加强血液检测,加强营养支持,以及时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作者:冼金惠;李锦娜;温燕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我国的医药事业管理中,中药药剂管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在医疗预防治病中发挥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可是现在各个医院在中药采集、加工、保存、调配、制剂、质检、临床以及研究工作中还有各种问题需要了解。中药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操作工程,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良好发展。怎样不断总结前人的工作经验,创新新形势的管理形式,完成中药药剂中的标准化管理成为了现在中药行业中关注度高的问题。文中详细分析了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工作,确定了标准化管理类在中药药剂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价值,能够有效促进中药发展。
作者:程一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死亡6例,随访16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1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会存;李格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它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目前精神病的治疗在急性阶段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其用药量大,时间长,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抗精神病药物可因种类、剂量或患者个体不同而产生许多的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难以恢复的后遗症。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所服药物的特点,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病情,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常见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赵婷;李建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研究质变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的发育。
作者:张先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方法对本科近年来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技术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为医院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与护士的穿刺技术、专业形象、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穿刺后的固定及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患儿的心理干预等因素有关。
作者:覃菊英;李晓荣;岑在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