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李兴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特点,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异同。方法选取2008---2012年间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哮喘40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诊断老年哮喘患者组病程显著低于慢性支气管炎组,两组患者在发病诱因、急性起病时间、夜间发作次数以及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经对比显示出较大差别,但要提高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率,需要对多项临床指标加以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诊断,从而为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利用健康教育卡片,使患者更容易而且有效掌握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美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奥比斯项目在兰州市部分中小学屈光状态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利用国际奥比斯儿童新世界项目在兰州的启动,对兰州市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筛查分析。为防治中小学生屈光不正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采集,分析。结果高度近视10%,中度近视48.2%,低度近视38%;高度远视0.5%,中度远视1%,低度远视2%;正视0.3%。其中,中度近视发生率高。近视早出现在八岁,屈光度逐年增加,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平均屈光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了解中小学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中小学生屈光不正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以减少视力损害。

    作者:金俭英;高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急救的临床观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急救的临床观察,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的72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或室颤,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除颤。结果经积极急诊救治后,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8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4例抢救成功。均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经绿色通道转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及时救治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好办法。同时快速有效的急诊急救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相启;耿作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陆正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儿童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及预防的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认真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来诊断的8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每组各位40人。 A组采取各项预防措施,特殊照管;B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这些小儿患者经常因为一些保暖措施没做到位,因着凉造成抵抗力低下而患病。结论经过我院及家长对这些患儿进行营养、睡眠、体质等方面的细心照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小儿的呼吸内科上的疾病。

    作者:陈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老年患者便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邬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7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腹腔镜保守型手术治疗)44例和 B 组(药物保守治疗)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输卵管复通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无副反应发生,B 组发生1例骨髓抑制、2例口腔溃疡,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B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再次妊娠率高、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对于迫切生育要求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潘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结合高危型 HPV -DNA 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在我中心妇科门诊进行体检的女性7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0例,采用TCT和高危型HPV-DNA检测, TCT使用TBS报告系统,凡ASCUS以上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确诊;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对细胞学阳性者同样进行宫颈活检。后对比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阳性总检出率1.6%,诊断总符合率37.5%,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12.5%;观察组阳性总检出率31.6%,诊断总符合率62%,癌前病变总诊断符合率56.96%。其中TCT结合HPV检测的诊断符合率100%、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75%。结论 TCT和(或)高危型HPV-DNA检测方法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 TCT联合HPV-DNA检测又大大减低了漏诊率,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其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蓓;贝国珠;朱伟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CT血流灌注对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探讨和分析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试验组)与60例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两组人群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灌注扫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右嗅区脑血流和脑血容量分别为(14.65±6.38)、(20.21±5.13);(2.57±0.79)、(1.88±0.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进行诊断,能够做到及早地发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虎;李晓兰;翟广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产科心理护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原则以及影响产科心理护理的重要因素,基于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必要性,分析了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

    作者:苏美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2月106例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103例,死亡3例。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另1例死于术后腹腔内大出血。伤口感染8例和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术前、术中处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消化内科中胃下垂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忙碌、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门来了,胃下垂是现代临床上很多见的一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消化内科中对胃下垂疾病病因,并对怎样引起胃下垂的主要原因做一阐述,后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胃下垂疾病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措施。

    作者:关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护理中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对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6.8%,对照组则为68.4%,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则为73.7%,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去骨瓣减压的作用影响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行Ⅰ期与Ⅱ期去骨瓣减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脑外伤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62例。甲组行Ⅰ期去骨瓣减压术,乙组行Ⅱ期去骨瓣减压术。使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对两组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乙组中 GOSⅠ级-Ⅲ级所占百分比低于甲组,而Ⅳ级在两组间差别则不明显;Ⅴ级则以甲组所占比例较低。结论对脑外伤患者而言,Ⅰ期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缓解高颅压,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会遗留颅骨缺损,需要二期手术修补。Ⅱ期去骨瓣减压术由于保守治疗仍出现严重高颅压,甚至在出现脑疝的情况下手术减压,患者的伤残率及病死率极高,所以在没有颅内压监护仪的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尽早行Ⅰ期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张旭东;王春兰;高龙澜;杨小娜;丰景斌;李进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重型精神疾病,本病病程大多迁延且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疾病,部分病人可终发展为精神衰退。对本类病人护理的重点是保证病人的安全、对病人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在家庭的支持下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作者:靳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亚洲人群中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亚洲人群中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方法全面系统进行计算机和手工文献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2年2月27日。应用RevMan软件进行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Meta分析。 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用OR值评价,计算合并后效应值及其95%CI,并对合并后效应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检索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8篇。 FTO基因SNPrs9939609的 A等位基因、AA、AT基因型与SNPrs8050136的A等位基因在T2DM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NGT)组,其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1.16[1.05,1.28](P<0.00001)、1.32[1.10,1.57](P=0.003)、1.16[1.05,1.28](P=0.003)、1.16[1.05,1.27](P=0.003)。结论在亚洲人群中,FTO基因SNPrs9939609的A等位基因与rs8050136的A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联。

    作者:杨黛稚;梁丰;邓洪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50例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面部麻木的患者占2例,并发小脑血肿的患者占2例,并发轻度面瘫的患者占1例,并发口唇疱疹症状的患者占2例,并发颅内低压症状的患者占3例,并发脑脊液漏症状的患者占1例,听力下降患者占1例。结论针对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结果部分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预防措施认知不足,与护士的工作经验有关。结论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防跌倒认知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

    作者:黄铣明;严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味对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眠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名,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名,每晚睡前半小时予安定2.5mg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及临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组药物临床依赖性及副作用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双侠;郭成龙;毛茂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提升供应室的服务及管理质量。方法在消毒供应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培训,强化与临床科室沟通。结果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和态度明显转变,责任心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临床各个部门对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节省了一线护士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间接对患者实行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通过优质服务,使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服务提升,提高了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作者:翁丽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