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负压引流强度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壁切口引流液中PDGF及 TGF-β含量的影响

李春阳;杜敏霞

关键词:负压引流, 妇科恶性肿瘤, PDGF, TGF-β
摘要:目的:评价皮下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切口引流液中PDGF、TGF-β含量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无负压组(30例)、低负压组(30例)及高负压组(20例),三组腹壁切口均给予自然对合处理,并分别实施不同强度的腹壁负压引流,监测三组切口愈合状况及引流液中PDGF及TGF-β含量。结果:无负压组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高负压组及低负压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及高负压组(P<0.05),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切口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第3天切口引流量显著少于无负压组(P<0.05)。术后第3天低负压组、高负压组腹壁切口引流液中PDGF和TGF-β含量高于无负压组(P<0.05),而高负压组PDGF含量高于低负压组( P<0.05)。结论:高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切口愈合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胰淀素和烟碱诱导相同离子通道的激活

    目的:观察人胰淀素和烟碱对大鼠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膜上受体通道活动的影响。方法: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上,采用细胞贴附式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人胰淀素或烟碱单独应用可以分别诱导相同通道的激活。烟碱与人胰淀素诱导的37 pS电导单通道电流幅度分别为(-3.6±0.4)和(-3.5±0.3) pA,65 pS电导单通道电流幅度分别为(-6.0±0.2)和(-6.1±0.3) pA,两电导水平的单通道电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人胰淀素或烟碱单独应用可引起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并诱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DHβE完全阻断烟碱和人胰淀素的作用,应用人胰淀素受体拮抗剂AC253也观察到类似的效果。结论:人胰淀素受体和烟碱受体在中枢神经元存在功能性协同作用。

    作者:李秀凤;李宗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吲哚酚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毒性物质硫酸吲哚酚对人内皮祖细胞( EP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PC,分别用0(对照)、25、50、100和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72、120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分别用0(对照)、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 h后,Br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 ROS)。结果:硫酸吲哚酚体外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EPC细胞活性。200 mg/L硫酸吲哚酚作用24 h, EPC增殖受抑(P<0.05),同时细胞内ROS大量累积(P<0.05)。结论:硫酸吲哚酚可通过增加EPC细胞内ROS累积,抑制EPC增殖。

    作者:孟华;陈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负压引流强度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壁切口引流液中PDGF及 TGF-β含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皮下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切口引流液中PDGF、TGF-β含量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无负压组(30例)、低负压组(30例)及高负压组(20例),三组腹壁切口均给予自然对合处理,并分别实施不同强度的腹壁负压引流,监测三组切口愈合状况及引流液中PDGF及TGF-β含量。结果:无负压组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高负压组及低负压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及高负压组(P<0.05),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切口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第3天切口引流量显著少于无负压组(P<0.05)。术后第3天低负压组、高负压组腹壁切口引流液中PDGF和TGF-β含量高于无负压组(P<0.05),而高负压组PDGF含量高于低负压组( P<0.05)。结论:高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切口愈合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阳;杜敏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标记物检测结合智能算法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智能算法建立胃癌的辅助诊断模型。方法:以经病理学确诊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以150例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11种标记物的含量,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筛选出9种血清标记物,分别应用B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胃癌的数学辅助诊断模型,并通过40例测试集评价其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2种不同的胃癌辅助诊断模型,其中BP算法建立的诊断模型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5%、80%,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5%、85%。结论: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对较高,对胃癌的早期预测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萍萍;张建华;尹咪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柯萨奇病毒 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 C57BL/6J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 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5 PFU/只),于感染后第14天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3、CD45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IkBα、GSK3β的表达。结果:4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19只(54.3%)死亡;与对照小鼠比较,模型小鼠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CD3、CD45阳性细胞弥漫浸润于心肌间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IkBα、GSK3β表达增高(P<0.05)。6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3只(8.6%)死亡,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反应轻于4周龄模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VMC的C57BL/6J小鼠模型,4周龄C57BL/6J小鼠更适用于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小建;张洁钰;杨帆;王丽;张真真;唐琳;赵洛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151检测用于评价卵巢癌铂类药物疗效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microRNA检测用于评价卵巢癌患者铂类药物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接受顺铂化疗的初治卵巢癌患者88例,根据ATP-TCA结果分为敏感组(45例)和耐药组(43例)。 microRNA微阵列分析2组患者血清microRNA表达的差异,并使用qRT-PCR加以验证。绘制ROC曲线,分析microRNA-151高表达与卵巢癌化疗不敏感现象的关系。体外培养SKOV3细胞并转染 pcDNA3.1-microRNA-151或 pcDNA3.1空质粒,使用3μmol/L顺铂处理细胞48 h,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microRNA-151对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敏感组患者相比,耐药组患者中有5种microRNA表达上调,5种microRNA表达下调。 mi-croRNA-151水平的检测对于评价卵巢癌患者铂类药物疗效有临床价值(AUC=0.719,95%CI=0.607~0.831),高microRNA-151水平的患者发生对铂类药物不敏感的风险较高。高表达microRNA-151可减弱SKOV3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提高Bcl-2的表达(P均<0.05)。结论:检测microRNA-151水平可以评估卵巢癌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苏纯;李巧云;范梅;陆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氯化锂联合 hUC-MS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PP+转基因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PCR鉴定为APP+转基因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PP+组、hUC-MSCs移植组、LiCl注射组、联合处理组( LiCl注射+hUC-MSCs移植)。处理1个月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水平,酶标仪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APP+组比较,LiCl注射组APP+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延长,MDA含量下降,小鼠海马组织中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 P均<0.05); hUC-MSCs移植可使APP+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P均<0.05),其他指标的变化与LiCl注射组相同;LiCl注射联合hUC-MSCs移植对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MDA含量、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P<0.05)。结论:LiCl联合 hUC-MSCs移植对APP+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孟楠;马珊珊;王欣欣;姚宁;邢衢;宋及时;黄团结;关方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 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SV组,每组25只,模型组和RSV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瑞舒伐他汀(4 mg/kg)灌胃,1次/d,连用4周。4周后测定心脏指数,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明显肥厚,心脏指数升高,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 P<0.05);与模型组比较, RSV组大鼠心肌无明显肥厚,心脏指数降低,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自噬水平有关。

    作者:丁同斌;简立国;张丽华;刘士超;赵江涛;程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鼠不同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 Bcl-2、Bax 和 Caspase-9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Bcl-2、Bax和Caspase-9在性成熟期小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选取32只性成熟期健康未孕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检测法,根据阴道涂片细胞种类,确定各小鼠所属动情周期阶段,将小鼠分4组(n=8),分别为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动情后期组、动情间期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9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cl-2在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现出与动情周期相关的规律性表达,动情间期表达高于其他各期(P<0.05);Bax在各动情周期均有表达,不同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Caspase-9在动情期子宫内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细胞胞质、固有层子宫腺细胞胞质、基质细胞胞质,且动情前期表达低于其他各期( P<0.05)。结论:Bcl-2、Bax、Caspase-9在动情周期中共同调节子宫内膜细胞周期性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左俐俊;任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 DNAStar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 Rv3812的抗原表位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3812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Editseq软件将结核分枝杆菌Rv3812氨基酸序列进行编辑保存,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Rv3812蛋白的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及T细胞抗原表位,然后再用BLAST分析其与人类抗原表位的同源性。结果:Rv3812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较少,可能位于55~68、77~99、116~120、265~280、283~294、303~326、330~337和425~435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该蛋白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较多,可能位于6~30、55~85、97~140、159~191、202~204、208~231、251~264、270~281、287~299、311~334、337~343、349~356、368~385、394~413、428~433、437~441、470~476、479~481和488~493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结论:Rv3812是一个T细胞抗原表位占优势的蛋白抗原,B细胞抗原表位略少。

    作者:李江英;白雪娟;梁艳;张俊仙;阳幼荣;赵卫国;吴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Fgl2基因过表达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纤维介素蛋白2( Fgl2)基因过表达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EAM)大鼠模型,探讨Fgl2基因过表达对EA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M组、空载体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组( EAM-GFP组)和Fgl2慢病毒过表达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组( EAM-Fgl2组)4组。在实验第60天,对各组大鼠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各组大鼠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gl2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静脉血脑钠肽( BNP)水平。结果:4组心肌组织中Fgl2蛋白和静脉血BNP表达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EAM-Fgl2组Fg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EAM组和EAM-GFP组;与其他3组比较,EAM-Fgl2组的LVFS和LVEF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Fgl2基因过表达载体能明显上调EAM-Fgl2组心肌细胞中Fgl2蛋白的表达;且慢病毒介导的Fgl2基因过表达后可恶化EAM大鼠心功能。

    作者:郑振中;黄火明;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术中磁共振联合运动功能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 iMRI)联合运动功能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138例患者接受3.0T iMRI联合运动功能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病变切除术;男75例,女63例;年龄5~83岁,平均43.2岁。全部病变邻近或累及运动功能皮质或皮质脊髓束。术中应用MR工作站携带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实时BOLD-fMRI和DTI数据分析。结果:41例病变位于大脑皮质表面,根据运动功能神经导航3D脑表面脑回及脑沟的显示可明确判断病变部位。终81例(58.7%)因iMRI扫描后进一步扩大切除而获益。104例病变全切,全切率从297.%提高到75.4%。138例获长期(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127例(92.0%)患者无术后新发永久性运动障碍,127例中好转34例,无变化83例,暂时性10例(出院时);11例(8.0%)患者术后6个月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新发运动障碍。结论:iMRI联合运动功能神经导航有助于大程度切除病变,同时小限度地损伤神经功能,对提高手术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阎静;程敬亮;李红伟;王朝艳;聂云飞;郑元;刘献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心脏疾病,病情凶险,需尽早手术。由主动脉窦瘤破裂所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 IE ),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凶险。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作者共收治了1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RSVA)合并IE的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总结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廷举;郭丹风;舒礼良;苏刚;李杰;黄辰;裴宇;刘海;黄功成;徐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羟色胺对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 GRP7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对肠炎小鼠结肠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8周龄的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 n=8):正常对照组,低、高剂量5-HT组(分别给予1.0、2.0 mg/kg的5-HT灌肠,每3 d 1次),低、高剂量DSS组(分别饮用10或25 g/L DSS溶液),DSS+5-HT组(给予10 g/L DSS+1.0 mg/kg 5-HT),于第6天结束时处死小鼠。通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结肠长度测定和HE染色等方法评估肠道炎症程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IL-6、TNF-α和 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低、高剂量5-HT组小鼠无肠炎,低剂量DSS组有轻微肠炎,高剂量DSS组和DSS+5-HT组有严重肠炎。 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随炎症程度而增加。 GRP78 mRNA和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低剂量5-HT组和低剂量DSS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剂量5-HT组、DSS+5-HT组和高剂量DSS组,尤其是高剂量DSS组表达增高( P<0.05)。结论:5-HT可能通过上调GRP78蛋白的表达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参与肠道炎症反应。

    作者:陈梦露;董仕桢;常永超;陈攀;冯丹丹;高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随访干预对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了解规范化随访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为随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的835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5个项目县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规范化随访率为64.31%(537/835),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3.11%,其中规范化随访组为85.10%,非规范化随访组为7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2组比较,亲戚、朋友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日常性行为中规范化随访组安全套使用情况优于非规范化随访组( P<0.001)。结论:规范化的随访干预能够有效改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知信行,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炳蔚;侯宜坦;孙亮;杨永光;郭金玲;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X-1联合利拉鲁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效果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联合利拉鲁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胰岛样细胞(IPCs)的效果。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pcDNA3.1(+)-PDX-1,脂质体介导其转染贴壁培养法分离得到的大鼠BMSCs,用潮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PDX-1-BMSCs。将BMSCs和PDX-1-BMSCs分别用50 nmol/L利拉鲁肽或培养液培养10 d,然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胰岛素浓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Tle、Nkx6.1、Ngn3、Nestin、PDX-1 mRNA的表达。结果:4组细胞诱导过程中形态上趋向胰岛样细胞分化;利拉鲁肽和PDX-1均可诱导BMSCs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P<0.05);PDX-1可促进BMSCs中PDX-1、Ngn3、Nkx6.1、Tle mRNA的表达(P<0.05);利拉鲁肽可促进PDX-1、Ngn3 mRNA的表达(P<0.05);两者有协同作用的趋势。结论:PDX-1联合利拉鲁肽可以诱导BMSCs向IPCs分化并分泌胰岛素。

    作者:闫淑芳;吴敬;刘宏霞;杜少斐;张会峰;史晓阳;袁倩;袁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AWD、MAWBP 和 Smad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MAWD、MAWBP和Sma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6例ESC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MAWD、MAWBP及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WD、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Smad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MAWD与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关联(rP =0.045,P<0.001),且均与Smad2蛋白表达负关联(rP =-0.285、-0.211,P<0.05)。 MAWD阳性表达率与ESCC 组织的TNM 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 Smad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MAWD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ESCC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冠华;郭长青;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 MCF-7和 MDA-MB-231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靶向抑制TM4SF1基因后2种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中TM4SF1 mRNA表达情况,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TM4SF1 mRNA表达作为参照;应用TM4SF1 siRNA瞬时转染MCF-7、MDA-MB-23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转染效果和TM4SF1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沉默TM4SF1前后2种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MCF-7细胞中TM4SF1 mRNA表达量为(1.159±0.218),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为(1.396±0.199),均高于MCF-10A细胞中的表达量(0.016±0.004)(P均<0.05);且恶性程度较高的细胞MDA-MB-231高于低度恶性的MCF-7细胞(P<0.05)。特异性转染TM4SF1 siRNA后,该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MCF-7和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下降(P均<0.05),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高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作者:张卫芳;孙燕;张伟杰;朱换;王留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s , ASD )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心病的10%~15%[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ASD修补术(ASDR)[2]、内科X线下经皮导管介入ASD封堵术[3]、外科食管超声(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 TEE )引导下经胸微创ASD封堵术[4-6]。2014年11月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在经胸微创ASD封堵术的基础上实施了21例TEE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坤;赵文增;文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Ⅰ中取HUVECs后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甲苷预处理后,用过氧化氢诱导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处理。实验Ⅱ中另取HUVECs分为4组,即对照组、LiCl组、黄芪甲苷组及LiCl+黄芪甲苷组,后3组按分组处理后均同上用过氧化氢诱导。采用MTT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γ-H2 AX、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过氧化氢可抑制HUVECs存活,诱导其凋亡,而黄芪甲苷可改善上述情况(P<0.05)。 Wnt通路激动剂LiCl预处理后,黄芪甲苷对损伤HUVECs的保护作用减弱,同时DNA损伤标记分子γ-H2AX以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马海涛;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