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华;郭长青;刘青青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42例和高龄(≥35岁)组39例。应用qRT-PCR测量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结果: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7,P=0.021),低、高龄组内成熟卵母细胞的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明显比未成熟卵母细胞的长(P<0.05)。高龄组妊娠者端粒长度较未妊娠者长(P<0.05)。结论:在IVF-ET中,卵丘颗粒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可反映卵母细胞的成熟度;端粒长度缩短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王兴玲;蔡鹏飞;张文娟;肖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规范化随访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为随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的835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5个项目县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规范化随访率为64.31%(537/835),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3.11%,其中规范化随访组为85.10%,非规范化随访组为7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2组比较,亲戚、朋友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日常性行为中规范化随访组安全套使用情况优于非规范化随访组( P<0.001)。结论:规范化的随访干预能够有效改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知信行,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炳蔚;侯宜坦;孙亮;杨永光;郭金玲;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AWD、MAWBP和Sma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6例ESC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MAWD、MAWBP及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WD、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Smad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MAWD与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关联(rP =0.045,P<0.001),且均与Smad2蛋白表达负关联(rP =-0.285、-0.211,P<0.05)。 MAWD阳性表达率与ESCC 组织的TNM 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 Smad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MAWD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ESCC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冠华;郭长青;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 CNS-PNET )是一类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包括位于幕上、脑干和脊髓的PNET [1]。近十年我国儿童CNS-PNET病例报道不足200例。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儿童CNS-PNET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及预后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梦姣;王璐;赵晓明;罗静;盛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8种血清及血常规指标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炎患者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建立BP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对应收集同期109例肝炎患者作为肝炎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 ALT)、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计数( RBC)和血小板计数( PLT)等8种血清及血常规指标数据。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敏感度,根据尤登指数计算两组界限值,然后建立纳入不同指标的BP神经网路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准确率。结果:GP73、AFP、AFU、AST、ALT、WBC、RBC、PLT 等8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1.000、0.990、0.806、0.680、0.800、0.419和0.460。分别纳入8种指标和去掉RBC、PLT后的6种指标成功建立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其准确率分别为86.0%(39/45)和95.5%(43/45)。结论:GP73、AFP、AFU、AST、ALT、WBC指标在肝癌和肝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作者:尹咪咪;张建华;张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3812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Editseq软件将结核分枝杆菌Rv3812氨基酸序列进行编辑保存,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Rv3812蛋白的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及T细胞抗原表位,然后再用BLAST分析其与人类抗原表位的同源性。结果:Rv3812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较少,可能位于55~68、77~99、116~120、265~280、283~294、303~326、330~337和425~435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该蛋白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较多,可能位于6~30、55~85、97~140、159~191、202~204、208~231、251~264、270~281、287~299、311~334、337~343、349~356、368~385、394~413、428~433、437~441、470~476、479~481和488~493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结论:Rv3812是一个T细胞抗原表位占优势的蛋白抗原,B细胞抗原表位略少。
作者:李江英;白雪娟;梁艳;张俊仙;阳幼荣;赵卫国;吴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基于智能算法建立胃癌的辅助诊断模型。方法:以经病理学确诊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以150例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11种标记物的含量,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筛选出9种血清标记物,分别应用B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胃癌的数学辅助诊断模型,并通过40例测试集评价其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2种不同的胃癌辅助诊断模型,其中BP算法建立的诊断模型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5%、80%,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5%、85%。结论: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对较高,对胃癌的早期预测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萍萍;张建华;尹咪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皮下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切口引流液中PDGF、TGF-β含量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无负压组(30例)、低负压组(30例)及高负压组(20例),三组腹壁切口均给予自然对合处理,并分别实施不同强度的腹壁负压引流,监测三组切口愈合状况及引流液中PDGF及TGF-β含量。结果:无负压组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高负压组及低负压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及高负压组(P<0.05),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切口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第3天切口引流量显著少于无负压组(P<0.05)。术后第3天低负压组、高负压组腹壁切口引流液中PDGF和TGF-β含量高于无负压组(P<0.05),而高负压组PDGF含量高于低负压组( P<0.05)。结论:高负压引流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切口愈合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阳;杜敏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特异性C21 orf105、PLAC4 mRNA的稳定性及其表达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①收集30例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分为8组,其中4组分别在室温中放置0、6、24、72 h,余4组分别于4℃条件下放置0、6、24、72 h,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21orf105、PLAC4 mRNA。②收集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其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38例,胎儿染色体正常的孕妇40例,同法检测血浆C21orf105、PLAC4 mRNA。结果:30例孕妇血浆中均能检测到C21orf105、PLAC4 mRNA,孕妇血浆室温放置72 h后,C21orf105、PLAC4 mRNA无明显降解(P>0.05)。21-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血浆中C21orf105、PLACA4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胎儿孕妇( P<0.001)。结论:母体血浆中C21orf105、PLAC4 mRNA很稳定,其检测有望成为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
作者:许雅娟;张莹莹;罗晓华;翟闪闪;冉利敏;任利单;洪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胰淀素和烟碱对大鼠脑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膜上受体通道活动的影响。方法: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上,采用细胞贴附式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人胰淀素或烟碱单独应用可以分别诱导相同通道的激活。烟碱与人胰淀素诱导的37 pS电导单通道电流幅度分别为(-3.6±0.4)和(-3.5±0.3) pA,65 pS电导单通道电流幅度分别为(-6.0±0.2)和(-6.1±0.3) pA,两电导水平的单通道电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人胰淀素或烟碱单独应用可引起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并诱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DHβE完全阻断烟碱和人胰淀素的作用,应用人胰淀素受体拮抗剂AC253也观察到类似的效果。结论:人胰淀素受体和烟碱受体在中枢神经元存在功能性协同作用。
作者:李秀凤;李宗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目前PD治疗以应用多巴胺的替代品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主,这些药物虽能有效缓解PD的临床症状,但长期用药会产生疗效减退、症状波动、运动及非运动并发症。原则上PD一旦被诊断就应及早予以保护性治疗,其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氧化应激在PD的进展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1-2]。氧化应激损伤涉及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系统的失衡,早期给以抗氧化剂可能限制氧化损伤。姜黄素( curcu-min,Cur)是从姜黄中提取的酚性色素,为姜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3]。作者以鱼藤酮(rotenone,Ro)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Cur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为Cur对PD治疗的基础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早期患者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数能长期生存[2],但术后患者阴道长度明显缩短,对其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3],尤其是年轻患者。术中同时行阴道延长术(传统盆腔腹膜缝合)可以延长术后阴道长度和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手术方法比较复杂,临床效果欠佳。作者自2014年起对此类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上提阴道断端以延长术后阴道长度,并与传统缝合法进行对比,探讨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延长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长度及改善性生活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李娇娇;李留霞;张颖;段情;赵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HEK-293细胞中异源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将野生型hERG(WT-hERG)、突变型Y652A-hERG和F656C-hERG分别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依托咪酯对转染后HEK-293细胞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的影响。结果:依托咪酯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WT-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钾通道电流,其半数大抑制浓度为(6.41±2.43)μmol/L,对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无明显影响。与WT-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相比,依托咪酯对突变体Y652 A-hERG及F656 C-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内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F656 C可能是依托咪酯抑制hERG钾通道的重要靶点。
作者:韩圣娜;刘备;孔岚;李靓;冯馨;张卫;张莉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N-乙酰-D-乳糖胺联合抗CD28单克隆抗体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32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抗CD28单克隆抗体组、N-乙酰-D-乳糖胺组及抗CD28单克隆抗体和N-乙酰-D-乳糖胺联合组(联合组),依据CIK细胞培养流程培养和分组处理后于第4、8、10、12、14天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第14天测定IL-2、IL-10、γ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抗CD28单克隆抗体、N-乙酰-D-乳糖胺单独作用均能促进CIK细胞增殖及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增加效应细胞(CD3+CD8+细胞)的比例,增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但二者联合没有协同效应( P>0.05)。结论:N-乙酰-D-乳糖胺与抗CD28单克隆抗体均能增强CIK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但二者无协同作用。
作者:石晓娟;乔永涛;杨黎;杨双宁;黄建敏;赵璇;李红;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氟暴露地区成人骨组织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氟病区及对照区选择当地出生或居住5 a以上18~55岁的人群为观察对象;采用PCR-RFLP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X线检查两区人群骨组织改变。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骨组织异常率分别为65.34%和4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p基因型为参照,暴露组携带Pp/PP人群骨组织异常的危险性增高(PR=1.087,95%CI=1.053~1.437或PR=1.145,95%CI=1.104~1.318)。结论:携带ERαPvuⅡPp/PP基因型可能增加骨组织对氟暴露敏感性。
作者:段雷振;杨跃进;周桐;崔留欣;丁中;李世宏;程学敏;赵明旭;周郭育;巴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肾毒性物质硫酸吲哚酚对人内皮祖细胞( EP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PC,分别用0(对照)、25、50、100和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72、120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分别用0(对照)、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 h后,Br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 ROS)。结果:硫酸吲哚酚体外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EPC细胞活性。200 mg/L硫酸吲哚酚作用24 h, EPC增殖受抑(P<0.05),同时细胞内ROS大量累积(P<0.05)。结论:硫酸吲哚酚可通过增加EPC细胞内ROS累积,抑制EPC增殖。
作者:孟华;陈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迅速,病情紧急,若非手术治疗,预后极差,48 h内病死率为50%,1周内约70%,2周内可达90%[1]。近些年来随着CT血管造影( CTA)的普及及疾病防范意识的提高,很多患者都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2]。在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中,孙氏手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成为主流手术。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对21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照孙氏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超;法宪恩;王宏山;高成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晶状体半脱位原因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患者可出现高度近视、散光、单眼复视等屈光不正,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等并发症[1]。根据晶状体脱位范围及浑浊程度等情况不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晶状体囊内或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 lens , IOL )双襻缝线固定术、囊袋张力环植入、前房型IOL植入、虹膜夹型IOL植入等。但以上手术方法在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各种弊端如手术耗时长、花费高、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等。2011至2015年,作者使用IOL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23例25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吕勇;杨小笛;高莎莎;杨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促排卵方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及出生结局,探讨不同年龄患者佳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助孕治疗的165例EMs患者的20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及促排卵方案进行分组:年龄<35岁,分长方案组( n=51)、超长方案组( n=61)和改良超长方案组(n=24);年龄≥35岁,分长方案组(n=16)、超长方案组(n=33)和改良超长方案组(n=18)。统计各组实验室结果、妊娠结局及出生婴儿各项指标。结果:①年龄<35岁者超长方案组的正常卵裂率(99.3% vs 96.0%,P=0.008)、优质胚胎率(75.7%vs 67.1%,P=0.021)、着床率(42.2% vs 27.1%,P=0.022)和临床妊娠率(63.3%vs 37.8%,P=0.011)均高于长方案组;②年龄≥35岁者改良超长方案组的可移植胚胎率(93.5% vs 70.4%vs 75.5%,P=0.011)、优质胚胎率(91.9%vs 55.1%vs 65.5%,P<0.001)和胚胎利用率(95.1%vs 72.6%vs 79.4%,P=0.002)均高于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结论:年龄<35岁EMs患者采用长方案促排卵效果不佳,而采用超长方案促排卵临床结局相对较好;年龄≥35岁EMs患者采用改良超长方案促排卵实验室结果佳。
作者:宋文妍;王雪改;孙莹璞;金海霞;姚桂东;彭兆锋;石森林;杨洪毅;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SV组,每组25只,模型组和RSV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瑞舒伐他汀(4 mg/kg)灌胃,1次/d,连用4周。4周后测定心脏指数,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明显肥厚,心脏指数升高,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 P<0.05);与模型组比较, RSV组大鼠心肌无明显肥厚,心脏指数降低,心肌组织中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自噬水平有关。
作者:丁同斌;简立国;张丽华;刘士超;赵江涛;程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