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目的:探讨Bcl-2、Bax和Caspase-9在性成熟期小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选取32只性成熟期健康未孕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检测法,根据阴道涂片细胞种类,确定各小鼠所属动情周期阶段,将小鼠分4组(n=8),分别为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动情后期组、动情间期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9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cl-2在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现出与动情周期相关的规律性表达,动情间期表达高于其他各期(P<0.05);Bax在各动情周期均有表达,不同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Caspase-9在动情期子宫内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细胞胞质、固有层子宫腺细胞胞质、基质细胞胞质,且动情前期表达低于其他各期( P<0.05)。结论:Bcl-2、Bax、Caspase-9在动情周期中共同调节子宫内膜细胞周期性的增殖与凋亡。
作者:左俐俊;任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s , ASD )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心病的10%~15%[1]。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ASD修补术(ASDR)[2]、内科X线下经皮导管介入ASD封堵术[3]、外科食管超声(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 TEE )引导下经胸微创ASD封堵术[4-6]。2014年11月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在经胸微创ASD封堵术的基础上实施了21例TEE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坤;赵文增;文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基于智能算法建立胃癌的辅助诊断模型。方法:以经病理学确诊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以150例消化道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11种标记物的含量,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筛选出9种血清标记物,分别应用B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胃癌的数学辅助诊断模型,并通过40例测试集评价其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2种不同的胃癌辅助诊断模型,其中BP算法建立的诊断模型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85%、80%,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5%、85%。结论: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对较高,对胃癌的早期预测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萍萍;张建华;尹咪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氟暴露地区成人骨组织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氟病区及对照区选择当地出生或居住5 a以上18~55岁的人群为观察对象;采用PCR-RFLP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X线检查两区人群骨组织改变。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骨组织异常率分别为65.34%和4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p基因型为参照,暴露组携带Pp/PP人群骨组织异常的危险性增高(PR=1.087,95%CI=1.053~1.437或PR=1.145,95%CI=1.104~1.318)。结论:携带ERαPvuⅡPp/PP基因型可能增加骨组织对氟暴露敏感性。
作者:段雷振;杨跃进;周桐;崔留欣;丁中;李世宏;程学敏;赵明旭;周郭育;巴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N-乙酰-D-乳糖胺联合抗CD28单克隆抗体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32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抗CD28单克隆抗体组、N-乙酰-D-乳糖胺组及抗CD28单克隆抗体和N-乙酰-D-乳糖胺联合组(联合组),依据CIK细胞培养流程培养和分组处理后于第4、8、10、12、14天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第14天测定IL-2、IL-10、γ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抗CD28单克隆抗体、N-乙酰-D-乳糖胺单独作用均能促进CIK细胞增殖及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增加效应细胞(CD3+CD8+细胞)的比例,增强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但二者联合没有协同效应( P>0.05)。结论:N-乙酰-D-乳糖胺与抗CD28单克隆抗体均能增强CIK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但二者无协同作用。
作者:石晓娟;乔永涛;杨黎;杨双宁;黄建敏;赵璇;李红;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HEK-293细胞中异源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将野生型hERG(WT-hERG)、突变型Y652A-hERG和F656C-hERG分别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依托咪酯对转染后HEK-293细胞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的影响。结果:依托咪酯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WT-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钾通道电流,其半数大抑制浓度为(6.41±2.43)μmol/L,对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无明显影响。与WT-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相比,依托咪酯对突变体Y652 A-hERG及F656 C-hERG转染的HEK-293细胞内钾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F656 C可能是依托咪酯抑制hERG钾通道的重要靶点。
作者:韩圣娜;刘备;孔岚;李靓;冯馨;张卫;张莉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9至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09至2014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9至2014年共收集AEFI个案13282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54.41/100万剂,其中严重AEFI 356例,报告发生率为1.46/100万剂。男女性别比为1.36砄1;2岁以下儿童占71.33%;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焦作等地。报告数多的疫苗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4070例),报告发生率高的是7价肺炎疫苗(790.00/100万剂),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高的为麻疹疫苗(56.19/100万剂)。 AEFI一般反应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反应性疾病为主。所有AEFI中,治愈或好转占98.93%。60例死亡病例中,异常反应死亡18例。结论:较低的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和较好的预后提示河南省疫苗安全性良好。
作者:叶莹;史鲁斌;李军;姬艳芳;于燕;董蒲梅;张延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早期患者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数能长期生存[2],但术后患者阴道长度明显缩短,对其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3],尤其是年轻患者。术中同时行阴道延长术(传统盆腔腹膜缝合)可以延长术后阴道长度和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手术方法比较复杂,临床效果欠佳。作者自2014年起对此类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上提阴道断端以延长术后阴道长度,并与传统缝合法进行对比,探讨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延长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长度及改善性生活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李娇娇;李留霞;张颖;段情;赵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启动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的启动子功能。方法:以质粒pGEM-CYP3A4为模板扩增出CYP3A4 cDNA,PCR产物经EcoRV、XbaⅠ双酶切后插入到pcDNA3.1/Hygro(+)的EcoRV、XbaⅠ双酶切位点之间,构建pcDNA3.1-3A4。分别以人基因组DNA和pGEM-CYP3A4质粒DNA为模板,扩增出CYP3A4启动子和CYP3A4内含子10全长(野生型和突变型)序列,插入到pcDNA3.1-3A4的MluⅠ、NheⅠ双酶切位点之间,取代原有的CMV启动子,构建pcDNA3.1-P3A4、pcDNA3.1-W3A4(野生型)和pcDNA3.1-M3A4(突变型)。将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检测CYP3A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验证与测序鉴定,插入片段的序列和方向与预期完全一致。与转染pcDNA3.1/Hygro(+)的HepG2细胞比较,pcDNA3.1-P3A4、pcDNA3.1-W3A4、pcDNA3.1-M3A4转染组细胞CYP3A4 mRNA表达水平均提高(P<0.05),但 pcDNA3.1-M3A4组表达水平低于 pcDNA3.1-P3A4和 pcDNA3.1-W3A4组(P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启动的真核表达载体;CYP3A4内含子10能够启动CYP3A4基因的表达,且存在CYP3A4*1G等位基因依赖性。
作者:赵云龙;杨卫红;闫良;魏璐嫚;王沛;张卫;曾昭书;张莉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对早期脱矿釉质再矿化的作用。方法:将40块牛牙釉质块建立人工龋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生物活性玻璃组(用质量分数6%生物活性玻璃进行再矿化处理)、GC护牙素组、NaF组(用质量分数2%NaF进行再矿化处理)和去离子水组。采用pH循环法进行再矿化处理,2次/d,5 min/次,循环15 d。用显微硬度仪测量脱矿前、再矿化前及再矿化后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荧光显微镜观察早期釉质龋表层下的荧光带厚度,测定脱矿深度。结果:生物活性玻璃组、GC护牙素组、NaF组再矿化后显微硬度均较再矿化前增加,且生物活性玻璃组提高幅度大(P<0.05)。4组再矿化区荧光带厚度均较脱矿区降低(P<0.05),其中生物活性玻璃组、GC护牙素组、NaF组均大于去离子水组( P<0.05)。结论:质量分数6%生物活性玻璃溶液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的疗效较好。
作者:方谦;穆玉;周雪;瞿亚男;彭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心脏疾病,病情凶险,需尽早手术。由主动脉窦瘤破裂所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 IE ),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凶险。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作者共收治了1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RSVA)合并IE的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总结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廷举;郭丹风;舒礼良;苏刚;李杰;黄辰;裴宇;刘海;黄功成;徐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儿童髓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儿童幕下肿瘤行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增强检查和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小表观弥散系数( ADC)。结果:髓母细胞瘤38例,平均小ADC值为(0.51±0.11)×10-3 mm2/s;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7例,平均小ADC值为(1.59±0.51)×10-3 mm2/s;室管膜瘤16例,平均小ADC值为(0.86±0.22)×10-3 mm2/s。三种肿瘤的平均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小ADC值诊断髓母细胞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0.011。平均小ADC值以0.626×10-3 mm2/s为阈值,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髓母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97.0%,准确率为94.7%,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7。结论:常规MR检查联合DWI及ADC值测定对术前诊断儿童髓母细胞瘤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颜良;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规范化随访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为随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的835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5个项目县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规范化随访率为64.31%(537/835),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3.11%,其中规范化随访组为85.10%,非规范化随访组为7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2组比较,亲戚、朋友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日常性行为中规范化随访组安全套使用情况优于非规范化随访组( P<0.001)。结论:规范化的随访干预能够有效改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知信行,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炳蔚;侯宜坦;孙亮;杨永光;郭金玲;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8种血清及血常规指标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炎患者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建立BP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对应收集同期109例肝炎患者作为肝炎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 ALT)、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计数( RBC)和血小板计数( PLT)等8种血清及血常规指标数据。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敏感度,根据尤登指数计算两组界限值,然后建立纳入不同指标的BP神经网路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准确率。结果:GP73、AFP、AFU、AST、ALT、WBC、RBC、PLT 等8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1.000、0.990、0.806、0.680、0.800、0.419和0.460。分别纳入8种指标和去掉RBC、PLT后的6种指标成功建立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其准确率分别为86.0%(39/45)和95.5%(43/45)。结论:GP73、AFP、AFU、AST、ALT、WBC指标在肝癌和肝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作者:尹咪咪;张建华;张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3812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Editseq软件将结核分枝杆菌Rv3812氨基酸序列进行编辑保存,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Rv3812蛋白的二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及T细胞抗原表位,然后再用BLAST分析其与人类抗原表位的同源性。结果:Rv3812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较少,可能位于55~68、77~99、116~120、265~280、283~294、303~326、330~337和425~435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该蛋白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较多,可能位于6~30、55~85、97~140、159~191、202~204、208~231、251~264、270~281、287~299、311~334、337~343、349~356、368~385、394~413、428~433、437~441、470~476、479~481和488~493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结论:Rv3812是一个T细胞抗原表位占优势的蛋白抗原,B细胞抗原表位略少。
作者:李江英;白雪娟;梁艳;张俊仙;阳幼荣;赵卫国;吴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特异性C21 orf105、PLAC4 mRNA的稳定性及其表达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①收集30例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分为8组,其中4组分别在室温中放置0、6、24、72 h,余4组分别于4℃条件下放置0、6、24、72 h,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21orf105、PLAC4 mRNA。②收集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其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38例,胎儿染色体正常的孕妇40例,同法检测血浆C21orf105、PLAC4 mRNA。结果:30例孕妇血浆中均能检测到C21orf105、PLAC4 mRNA,孕妇血浆室温放置72 h后,C21orf105、PLAC4 mRNA无明显降解(P>0.05)。21-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血浆中C21orf105、PLACA4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胎儿孕妇( P<0.001)。结论:母体血浆中C21orf105、PLAC4 mRNA很稳定,其检测有望成为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
作者:许雅娟;张莹莹;罗晓华;翟闪闪;冉利敏;任利单;洪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PP+转基因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PCR鉴定为APP+转基因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PP+组、hUC-MSCs移植组、LiCl注射组、联合处理组( LiCl注射+hUC-MSCs移植)。处理1个月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水平,酶标仪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APP+组比较,LiCl注射组APP+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延长,MDA含量下降,小鼠海马组织中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 P均<0.05); hUC-MSCs移植可使APP+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P均<0.05),其他指标的变化与LiCl注射组相同;LiCl注射联合hUC-MSCs移植对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MDA含量、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P<0.05)。结论:LiCl联合 hUC-MSCs移植对APP+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孟楠;马珊珊;王欣欣;姚宁;邢衢;宋及时;黄团结;关方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 CNS-PNET )是一类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包括位于幕上、脑干和脊髓的PNET [1]。近十年我国儿童CNS-PNET病例报道不足200例。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儿童CNS-PNET的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及预后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梦姣;王璐;赵晓明;罗静;盛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 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5 PFU/只),于感染后第14天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3、CD45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IkBα、GSK3β的表达。结果:4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19只(54.3%)死亡;与对照小鼠比较,模型小鼠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CD3、CD45阳性细胞弥漫浸润于心肌间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IkBα、GSK3β表达增高(P<0.05)。6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3只(8.6%)死亡,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反应轻于4周龄模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VMC的C57BL/6J小鼠模型,4周龄C57BL/6J小鼠更适用于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小建;张洁钰;杨帆;王丽;张真真;唐琳;赵洛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AWD、MAWBP和Sma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6例ESC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MAWD、MAWBP及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WD、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Smad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5);MAWD与MAWBP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关联(rP =0.045,P<0.001),且均与Smad2蛋白表达负关联(rP =-0.285、-0.211,P<0.05)。 MAWD阳性表达率与ESCC 组织的TNM 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 Smad2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MAWD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ESCC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冠华;郭长青;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