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凤;吴静;周锁兰;丁勇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CL-316243对脂肪细胞中解偶连蛋白1( 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 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成为脂肪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空白对照组)、10μmol/L p38/MAPK抑制剂 SB203580( SB203580组)、10-7 mol/L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CL-316243联合10μmol/L SB203580(CL-316243+SB203580组)、10-7 mol/L CL-316243(CL-316243组)处理。48 h后,RT-PCR法检测4组细胞中UCP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CL-316243+SB203580组和CL-316243组细胞中p38蛋白磷酸化程度。结果:CL-316243组、空白对照组、SB203580组和CL-316243+SB203580组细胞中UCP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L-316243=204.043,FSB203580=151.736,F交互=143.308,P<0.001),CL-316243组表达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 P<0.05)。 CL-316243组细胞中p38蛋白磷酸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和CL-316243+SB203580组升高(F=137.339,P<0.001),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316243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中UCP1的表达。
作者:孙高洁;王姣;崔岩;王守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尖锐湿疣是皮肤性病科的常见病,临床上常常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快速祛除疣体,然而生殖器疣的治疗难点不在于疣体的祛除而在于如何防止疣体的复发,复发率高一直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局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和局部注射干扰素α-2b均是公认的治疗手段,但有关二者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有无差别尚未见报道。作者对经CO2激光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局部注射干扰素α-2b 治疗,比较二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鸿玮;王瑞;杨俊亚;王菲菲;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81、62.510、37.273、57.721,P<0.05),肺癌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及肺良性疾病患者;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高表达均可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 3a、DNMT 3b和HDAC1蛋白表达无组织学类型特异性(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43、0.244、0.222、0.878,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冯悦静;魏小玲;尤爱国;周安燕;吴拥军;王威;何其栋;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成人支气管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病,主要病变有支气管黏膜及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临床上常常伴有急性感染的症状,胸部X线片有急性浸润的表现。目前抗菌药物仍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常常引起药源性疾病及诱发耐药菌的产生。近年来,作者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西药的方法治疗该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孟泳;刘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研究[1-3]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二者均被认为是炎症相关性疾病。人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4],所以研究上述两类患者龈沟液中这些因子的水平,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多以血液为标本,而对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us mellitu,T2DM)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 hs-CRP 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极少。该研究通过检测、分析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 , CP )和T2DM患者龈沟液中hs-CRP和TNF-α水平,进一步探讨龈沟液中hs-CRP 和TN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亚玮;岳二丽;尚伟;郭留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M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47例上皮性卵巢癌、2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IM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IMP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32.1%及10.0%,IMP1 mRNA 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2±0.067)、(0.120±0.013)、(0.085±0.011)(χ2=39.239,F=990.674,P均<0.001);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2种组织(P均<0.001)。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上皮性卵巢组织中IM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校正=5.645、4.365,P均<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MP1蛋白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rS=0.869,P<0.001)。结论:IMP1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留霞;李冰熠;李秀芳;张兰兰;王凯娟;张建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解剖并探讨齿状突切除的改良。方法:观察并测量36具干性颅底、5套寰枢椎标本的解剖标志及数据,应用神经内镜在10例经过防腐处理及乙醇浸泡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上进行颅颈交界区腹侧的解剖,通过模拟手术探讨内镜控制下保留部分寰椎前结节切除齿状突的可行性。结果:寰椎前结节高(9.8±0.7) mm,厚(8.1±0.6) mm;齿状突高(13.1±2.7) mm,厚(14.2±2.4) mm。尸头模拟手术,不进行软颚切开暴露,选用F12单腔导尿管将两端分别从双侧鼻腔进入与软颚根部缝扎,鼻腔外适度牵拉悬吊导尿管使之充分暴露咽后壁,内镜控制下9例顺利磨除寰椎前结节下1/2及齿状突基底部,完成帽状取出齿状突顶部。结论:内镜控制下经口切除齿状突具有视野好、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杨炳男;牛光明;刘展;陈建设;单春格;王凤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皮手术,植皮成功率已有明显提升[1],然而取皮后供皮区创面的处理仍相对落后,未引起足够重视。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油纱覆盖创面,2d后揭去外层敷料,持续灯烤以保持创面干燥、结痂,以后逐渐自然脱落、愈合。患者存在换药时疼痛、出血,愈合时间长,有一定感染率,终愈合质量欠佳,遗留瘢痕重,色素沉着等诸多问题[2]。该研究旨在通过与普通医用凡士林纱布相比较,观察、评价一种新型创面愈合材料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效果。
作者:张朝阳;陈聚伍;孟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晨峰(MBPS)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208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MBPS组110例和非MBPS组98例,ELISA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多层螺旋CT评价CACS。结果:MBPS组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非MBPS组(t=2.635, P=0.011);MBPS组患者的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左冠状动脉主支(LM)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非MB-PS组(t=2.361、2.183、2.062,P均<0.05)。结论:MBPS可能激活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炎症反应,并使冠状动脉钙化加重。
作者:刘新灿;王红辉;李胜军;张晓毅;方依琳;左亚东;朱翠玲;朱明军;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其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和2013年9月收治的2例SLE合并NMO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岳孟龙;刘沛东;刘洪波;刘营营;李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lC-3氯通道在NO供体SIN-1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SIN-1组和SIN-1+DIDS组。对照组不作处理,SIN-1组加入终浓度为0.5mmol /L SIN-1作用18 h,SIN-1+DIDS组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 SIN-1和0.1 mmol/L DIDS作用18 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 ClC-3氯通道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lC-3氯通道mRNA 的表达。结果:各组Caspase3-和ClC-3氯通道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FCaspase-3=118.330,P<0.001;FClC-3氯通道=102.750,P<0.001;mRNA:FClC-3氯通道=32.955,P<0.001)。 SIN-1诱导凋亡神经元ClC-3氯通道蛋白表达增强,氯通道阻断剂DIDS削弱ClC-3氯通道的表达。结论:ClC-3氯通道可能参与SIN-1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金小小;张淑玲;徐黎娟;范洪领;钟志超;李曦;常全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与枢椎(第一和第二颈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改变。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手术方案有寰枢椎融合术和枕颈融合术。而对于寰椎发育异常、无法使用寰枢椎融合术的患者,枕颈融合术也就成为惟一的选择。作者采用枕颈临时固定术治疗寰椎发育异常的寰枢椎脱位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蔡一鸣;王利民;刘屹林;宋瑞鹏;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8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P组)7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 SAP组)60例,另选同期5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Galectin-3和CR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4.4±1.6)μg/L、(5.5±2.7) mg/L]和SAP组[(5.0±2.2)μg/L、(6.7±2.9) mg/L]相比,AMI组[(9.79±3.24)μg/L、(25.8±10.9) mg/L]和UAP组[(7.7±3.1)μg/L、(21.3±9.2) mg/L]血清Galectin-3、CRP水平均明显升高(F=12.439和16.649,P<0.001),且AMI 组高于UAP组(P<0.05),对照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Galectin-3和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事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该类患者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利强;陈杰;李恩;刘宗芳;张丽华;简立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mo siRNA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Smo siRNA-3,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Smo、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分析凋亡指数( AI)和凋亡细胞比例。以未转染、无关序列siRNA转染和转染试剂的细胞作对照。结果:与各对照组相比, Smo siRNA-3转染细胞24、48和72 h 后EC9706细胞中Smo、bcl2-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以转染72 h降低显著(P<0.05)。与各对照组相比,Smo siRNA -3转染72 h后细胞中Smo、bcl-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F=151.310、143.190,P<0.001),AI增加(F=66.270,P<0.001),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均增加(F=101.100、334.990,P<0.001)。结论:Smo siRN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中Smo基因表达,进而下调bcl-2表达,促进EC9706细胞凋亡。
作者:郭爱叶;丁胭脂;张虎;张红新;陈奎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丹毒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治及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晚期妊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丹毒患者中,5例患有足癣;7例均有患肢红、肿、热、痛、边界清楚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均可明确诊断。5例给予青霉素治疗,2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同时7例均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并积极治疗合并症。产后治疗效果显著,母儿均预后良好,无明显合并症。结论:尽早确诊晚期妊娠合并丹毒,及时进行全身及局部同期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赵先兰;李莎;杜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关于急、慢性汞中毒的个案报道比较常见,近几年由于个人防护及劳动条件的改善,群体性汞中毒鲜有报道。2010年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收治某土法炼汞作坊慢性汞中毒10例,其中1例为慢性重度汞中毒,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建霞;李洁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脂质体( LHCPT )与顺铂( DDP )联用对耐DDP的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 Eca109/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ca109/DDP细胞,分别用0、1 mg/L DDP处理,再用0.00、0.49、0.98、1.96、3.92、7.84μg/L LHCPT处理72 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取对数生长期的Eca 109/DDP细胞,分别用0、1 mg/L DDP处理后,再用0.00、3.92μg/L LHCPT处理7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单独应用, LHCPT 与DDP 联合应用抑制了Eca109/DDP 细胞的增殖( FLHCPT =40.330,FDDP =641.010,F交互=20.330,P均<0.001),以3.92μg/L LHCPT与1 mg/L DDP联用效果佳(P<0.05)。相对于单独应用,3.92μg/L LHCPT与1 mg/L DDP联用可阻滞Eca109/DDP细胞在G0/G1期( FLHCPT =16.184,FDDP =33.660,F交互=15.100,P均<0.05),同时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P均<0.05),二者具有协同效应。结论:LHCPT具有辅助DDP治疗食管癌的作用。
作者:戴翠萍;张徐宁;薛彩萍;刘家秀;张玉领;杨学艺;陈文中;季宁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甲状腺结节中5%~15%为恶性;90%以上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1]。乳头状癌约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5%,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常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术中常需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易伤及甲状旁腺。寻找一种保护甲状旁腺的有效方法从而避免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外科研究的重点。已有研究[3]发现甲状腺的淋巴网与甲状旁腺的淋巴网互不相通,因此甲状腺淋巴管造影可很好地将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相鉴别。该研究以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CNP)混悬注射液为淋巴示踪剂,以常规手术处理为对照,探讨CNP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秀波;俞捷;刘洋;樊玉霞;刘征;王晓明;袁青领;尹义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感染性休克大鼠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b1治疗(0.04 mg/g)组,每组22只。模型组和Rb1治疗组大鼠建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3组大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和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 TLR4)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Rb1治疗组肝细胞浊肿,轻度变性,未见明显坏死灶,肝血窦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模型组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肺泡隔增宽,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淤血,微血栓形成,肺间质充血水肿,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大量炎性渗出;Rb1治疗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肺间质轻度水肿,肺泡隔增宽不明显,肺泡腔无渗出物。模型组血清TNF-α、心肌组织TLR4 mRNA水平高于假手术组,Rb1治疗组两指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Rb1可保护感染性休克大鼠肝、肺组织,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LR4 mRNA表达水平,抑制TNF-α的产生有关。
作者:徐宏平;贾宝辉;艾启帆;孙顾峰;汪嘉飞;刘浩;刘祥玉;程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 ET)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颈总动脉弹性。方法:分别纳入3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观察组)与38例头颈部肿瘤未接受放疗患者(对照组),用ET技术检测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包括僵硬系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扩大指数(A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和IM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β、Ep、AI和PWV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56和4.215,10.242和8.831,4.382和3.442,3.761和4.679,P<0.001);左右两侧颈总动脉A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1和4.962,P<0.001)。两组患者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可早期发现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损伤,为临床干预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锋;张艳;高剑波;陈洋;王玲云;霍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