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MMP-9及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

于湛;高剑波;陈奎生;张慧宇;岳松伟

关键词:胃癌, 螺旋CT,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蛋白酶D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标本中MMP-9及Cath-D的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有无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及肿块大小)间关系及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χ2分别为55.120、53.626,P均〈0.001);胃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χ2MMP-9=8.341,P=0.004;χ2Cath-D=7.338,P=0.007);弥漫型胃癌组织中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312、6.175,P〈0.05)。胃癌组织中Cath-D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χ2=13.874,rP=0.496,P〈0.05)。结论:MMP-9及Cath-D的高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上的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中组织MMP-9高表达与Cath-D高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在胃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杜氏盐藻cDNA文库的构建及KCBP基因的克隆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cDNA文库并从该文库中筛选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KCBP)基因cDNA序列。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杜氏盐藻细胞,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连接到pAP3neo载体上,采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计算平板上单菌落数,测定文库的滴定度和重组率。运用PCR法筛选含有KCBP基因特异片段的质粒。结果:文库滴定度为5.6×106pfu/mL,重组率在90%左右,插入片段长度在0.4~6.0kb,平均长度为1.9kb。利用PCR法从该文库中筛选到了含有新基因KCBP特异片段的单菌落,经测序与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获得的杜氏盐藻KCBP基因cDNA序列相符,此序列属于kine-sin-14家族。结论:成功构建杜氏盐藻cDNA文库,并从该文库筛选出一个kinesin样cDNA序列。

    作者:柳丽平;李杰;王翠;阎赘梦;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24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河南省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773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的个体识别率≥0.94,观察杂合度≥0.79,多态性信息含量≥0.80,且这些位点参与联合排除父权率均在40%以上。结论:短串联重复序列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可作为亲子鉴定的首选基因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陈辉;徐朝阳;李晓文;郑红;程晓丽;贺颖;宋国英;刘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DNA聚合酶β靶向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DNA聚合酶β(polβ)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人DNApolβ基因(M13140)的全长序列,利用设计分析软件设计2个DNApolβ靶向发卡样siRNA结构,退火后形成双链,克隆入表达载体pslience2.0-GFP,得到重组质粒pslience2.0-GFP-sipolβ1和pslience2.0-GFP-sipolβ2。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测定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寡核苷酸已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slience2.0-GFP,DNA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序列与合成的siRNA序列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DNApolβsiRNA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赵春临;王志举;樊红琨;赵国强;董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体外受精反复失败患者移植周期内搔刮子宫内膜对妊娠率的影响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它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临床促排卵和实验室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日益提高,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临床妊娠率仍停留在40%~5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了胚胎的成功着床,尤其是妊娠失败而无其他明确原因的患者,再次助孕时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妊娠率,成为生殖医学界研究的焦点。

    作者:张轶乐;孙莹璞;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水平,探讨它们在CAP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60例CAP患者分为2组:重症CAP组20例;普通CAP组40例,其中20例收集BALF,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清。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收集血清和BALF。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MMP-2、MMP-9和TIMP-1的水平,同时进行CAP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①CAP组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74、9.961和4.500,P均〈0.001)。②CAP组BALFMMP-2和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13和8.165,P均〈0.001),而2组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7,P=0.093)。③重症CAP组血清MMP-2及MMP-9水平高于普通CAP组(t=3.995,P=0.002;t=3.539,P=0.008),而2组的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9,P=0.080)。④CAP组血清MMP-9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55,P〈0.001)。结论:MMP-2、MMP-9和TIMP-1参与了CAP的发病过程;血清MMP-2、MMP-9可以作为CAP诊断和判断病情的血清学指标;在CAP中中性粒细胞可能是MMP-9的主要来源。

    作者:王茂娟;杨小琼;邓述恺;王荣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直肠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k-ras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HPV感染及k-ras基因突变与直肠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75例直肠腺癌患者癌及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HPV DNA和k-ars基因第12、13密码子。结果:直肠腺癌组织中HPVDNA阳性检出率为73.3%(55/75),而正常黏膜未检测到HPV DNA。HPV感染与患者年龄、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族别、性别、肿瘤直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及浸润深度无关。75例直肠腺癌组织中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34例(45.3%),均与患者年龄、肿瘤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且与HPV感染亦无关联(χ2=0.240,P=0.624,rP=0.056)。结论:HPV感染可能是导致直肠腺癌恶性表型的重要因素;而k-ras基因突变与HPV感染无关。

    作者:杨新辉;赵泽亮;库热西;王海江;范川文;赵为民;孙振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利用常染色体STR多态性进行同胞鉴定5例

    目前可应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检测技术手段有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及线粒体测序等。Y-STR呈父系连锁遗传,仅适用于男性间的鉴别;SNP检测技术方法复杂,费用昂贵;线粒体DNA存在高突变率和异质性[1],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常染色体STR具有多态性高、分型简便、检出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等特点,且可进行多位点复合扩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外DNA亲子鉴定的主要检测手段。

    作者:宋丽君;郭嘉林;陈辉;周军卫;李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显像和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的比较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源于骨髓浆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随着病情进展,约90%的患者病变累及骨骼[1]。99Tc^m一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及CT均能检测MM所伴有的骨质破坏,现将MM患者2种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MM的诊断效能。

    作者:革化民;崔静;刘保平;韩星敏;谢新立;王瑞华;任振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regnant women compli-cared with thrombocytopenia,PT)是围生期的一种常见病,约占妊娠总数的3.7%[1]。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会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7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先兰;张苗苗;张连琴;孙璐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状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21例

    颧骨是颌面部为突出的骨骼,在遭受外力时,颧骨及其周围骨骼容易发生骨折,称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是颌面部常见的骨折之一[1]。郑州人民医院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选择性辅助局部切口入路,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21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爱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芳;柴雅玫;文小岗;周强;王志勇;崔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hiari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15例手术治疗

    自1997年以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Chiari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15例,均采用后颅凹减压及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对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Dous thrombosis,CVT),尤其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flUS thrombosis,CVST)为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特异性不强,易误诊。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价值很大。现对23例CVST患者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60例手术治疗分析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多在伤后立即出现或于数日内发生,发生率高达39%,多数经保守治疗可自愈,需手术治疗的仅占2.4%[1]。为了比较不同手术人路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效果,作者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付有;李治华;宋来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患儿左心收缩性能的价值

    临床上对于有较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患儿的心功能改变情况一直存在争议。该类患儿在临床上确实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症状,但传统的心功能评价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于受前负荷影响,往往高估陔类患儿的左心收缩功能,多提示左心收缩功能仍在正常范围。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囊藻毒素-LR致小鼠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肝、肾和睾丸组织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方法:用3.0、6.0和12.0μg/kg3种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染毒(n=5),染毒时间为7d,每天1次,并设阴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3种组织的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随着微囊藻毒素-LR剂量的升高,小鼠肝、肾和睾丸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升高(F分别为44.631、21.975和23.962,P均〈0.001)。3.0μg/kg染毒组肝、肾蛋白质羰基含量[(3.72±0.23)和(3.99±0.48)mmol/kg]高于阴性对照组[(2.90±0.22)和(3.27±0.23)mmol/kg](P均〈0.05)。3.0μg/kg染毒组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1.91±0.25)mmol/kg]与阴性对照组[(1.69±0.27)mmol/k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μg/kg染毒组肝、肾和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4.55±0.45)、(4.44±0.53)和(2.53±0.24)mmol/kg]和12.0μg/kg染毒组肝、肾和睾丸蛋白质羰基含量[(5.62±0.55)、(5.67±0.60)和(3.15±0.41)mmol/kg]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1)。结论: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肝、肾和睾丸组织的蛋白质有氧化损伤作用。

    作者:段丽菊;张慧珍;李博;冯亚静;程学敏;杉浦则夫;张振亚;崔留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纯化杜氏盐藻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得到两端分别添加Nde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GPI基因,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载体pET28a-GPI,经鉴定正确后,用该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用镍离子柱纯化目的蛋白并免疫新西兰白兔,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杜氏盐藻GPI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占总蛋白的41.6%。以高纯度的目标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抗GPI的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达到1:512000,Westernblot检测证实抗血清能与目的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纯化了杜氏盐藻GPI重组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的GPI多克隆抗体。

    作者:张磊;崔柳青;李杰;刘红涛;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支持50例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不断进步,低出生体质量儿日渐增多,低出生体质量儿由于宫内营养储存不足和不能立刻适应宫外生存条件,如不能及时供给合理而足够的营养,会发生严重的营养缺乏。营养缺乏早期可增加低体质量儿的死亡率,远期则会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下降及神经发育不良等,因此应注意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支持。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自2003年起加强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管理,采用早期静脉高营养、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勇芬;王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9的表达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7例LN患者(病理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20例,Ⅴ型17例)和11例正常对照的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LR9表达情况,并对LN患者肾组织TLR9与肾脏病理和临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型LN患者肾组织中肾小球、肾小管间质TLR9表达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16和17.731,P〈0.001)。LN患者肾小球TLR9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rs=0.891、0.563和0.417,P均〈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525,P〈0.001);肾小管间质TLR9表达水平与AI、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rs=0.726、0.609和0.354,P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r=-0.515,P〈0.001)。结论:L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TLR9表达增高,并与肾脏病理活动程度相关。

    作者:史晓飞;赵占正;刘升云;高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12例观察

    随着心脏手术中各个相关专业对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围术期神经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相关专业技术改进,使得DHCA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大大提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行DHCA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赵文增;乔晨晖;徐敬;司晓敏;樊瑞芬;邱全胜;史昌平;付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