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常染色体STR多态性进行同胞鉴定5例

宋丽君;郭嘉林;陈辉;周军卫;李晓文

关键词:同胞鉴定, 常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复合扩增
摘要:目前可应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检测技术手段有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及线粒体测序等。Y-STR呈父系连锁遗传,仅适用于男性间的鉴别;SNP检测技术方法复杂,费用昂贵;线粒体DNA存在高突变率和异质性[1],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常染色体STR具有多态性高、分型简便、检出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等特点,且可进行多位点复合扩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外DNA亲子鉴定的主要检测手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患儿左心收缩性能的价值

    临床上对于有较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患儿的心功能改变情况一直存在争议。该类患儿在临床上确实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症状,但传统的心功能评价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于受前负荷影响,往往高估陔类患儿的左心收缩功能,多提示左心收缩功能仍在正常范围。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高频超声可利用软组织与骨皮质之间良好的声阻抗差异,在显示骨关节病变上有一定的优势。作者对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探讨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河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囊藻毒素-L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OD活性及LDH漏出率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是由微囊藻等蓝藻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小分子化合物,在目前的检测条件下检测到80多种同分异构体[1],其中MC-LR是常见也是研究较深入的一个亚型。蓝藻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2]。表明总氮和总磷等与水中藻类密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慧珍;张丰泉;王钧;易丹;李超峰;段丽菊;陈姜;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品系SV40T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测定

    目的:检测不同品系SV40T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方法:取已建立的8个品系SV40T转基因小鼠和B6小鼠空腹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B6小鼠、2#、4#、16#、24#、51#、57#、61#和73#品系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μg/L)分别为(2.814±0.209)、(1.135±0.114)、(0.853±0.701)、(2.371±0.335)、(1.371±0.190)、(0.685±0.374)、(2.274±0.251)、(2.471±0.251)和(0.986±0.173),9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49,P〈0.001);其中2#、4#、24#、51#及73#品系转基因小鼠血浆胃泌素水平较B6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筛选出了5个稳定表达的SV40T转基因小鼠品系。

    作者:申琦;邵蓓新;郜十伟;陈辉;张钦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利用常染色体STR多态性进行同胞鉴定5例

    目前可应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检测技术手段有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及线粒体测序等。Y-STR呈父系连锁遗传,仅适用于男性间的鉴别;SNP检测技术方法复杂,费用昂贵;线粒体DNA存在高突变率和异质性[1],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常染色体STR具有多态性高、分型简便、检出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等特点,且可进行多位点复合扩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外DNA亲子鉴定的主要检测手段。

    作者:宋丽君;郭嘉林;陈辉;周军卫;李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中S100A6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S100A6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在SGC7901/ADR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阿霉素(0.375mg/L)维持耐药。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和RT-PCR检测S100A6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100A6在SGC7901细胞中的阳性染色强度高于SGC7901/ADR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中S100A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4.356±0.759)高于SGC7901/ADR细胞的(2.243±0.089)(t=4.788,P=0.039);RT-PCR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中S100A6mRNA的相对表达量(0.659±0.017)与SGC7901/ADR的(0.582±0.0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5,P=0.150)。结论:S100A6蛋白在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细胞多药耐药有关;这种差异表达是翻译后事件。

    作者:李晖;陈丹;唐颖;王丽芬;关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鼠腹水型肝癌多药耐药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Hca)多药耐药(MDR)模型并探讨其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荷Hca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化疗组采用临床化疗FAP方案,以剂量递增的方法诱导耐药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对Rh123的蓄积与泵出能力,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RT-PCR检测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及停药后化疗组小鼠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均产生耐药性。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内Rh123蓄积量减少,泵出率增加(t=6.067和6.811,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t=18.807和4.420,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在停药4周内稳定(P〉0.05),停药8周后下降(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腹水型肝癌MDR模型,MDR的产生与mdr1和mrp1mRNA过度表达从而影响药物蓄积有关。

    作者:王欣;张艳;王宁;江金花;郑立运;王庆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病原体检测

    过敏性紫癜也称亨一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综合征,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其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HS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感染常常是HSP的诱发因素。为探讨HSP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作者检测了50例HSP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9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盛光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对23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Dous thrombosis,CVT),尤其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flUS thrombosis,CVST)为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特异性不强,易误诊。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价值很大。现对23例CVST患者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肠癌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DOC-2和c-Fo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1%(41/132)和81.2%(39/48),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74/132)和12.5%(6/4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5.911,27.051,P〈0.001)。大肠癌组织中DO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及肝转移有关(P〈0.05);c-Fos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肝转移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DOC-2与c-Fos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P=-0.368,P=0.001)。结论:DOC-2和c-Fos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贵吉;段方方;裴迎新;宋丽杰;段晓光;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肾皮质AGEs与RAGE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DN)肾脏皮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RAGE)影响。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制作DN模型,将成模NH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开搏通组,虎杖总蒽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7只),另外选取17只NH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小鼠肾脏皮质AGEs、RAG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组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明显升高,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肾脏皮质AGEs水平明显下降(F=15.200,P〈0.001);模型组小鼠肾皮质RAGE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485,P〈0.001)。结论:AGEs、RAGE与DN形成有关;虎杖总蒽醌能够降低DN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抑制肾RAGE的表达。

    作者:王辉;陈清江;杨再刚;李伟;燕树勋;张冰;苗明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regnant women compli-cared with thrombocytopenia,PT)是围生期的一种常见病,约占妊娠总数的3.7%[1]。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会导致产后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7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赵先兰;张苗苗;张连琴;孙璐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肿瘤早期免疫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人体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已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广泛应用[1]。自身抗体也被用于筛选cDNA基因表达文库,从而分离靶抗原的cDNA克隆。人体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是针对某些亚细胞颗粒的组成成分产生的,而这些亚细胞颗粒的组成成分又涉及DNA复制、DNA转录、RNA合成和细胞分裂等重要的细胞功能。

    作者:张建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12例观察

    随着心脏手术中各个相关专业对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围术期神经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相关专业技术改进,使得DHCA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大大提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行DHCA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赵文增;乔晨晖;徐敬;司晓敏;樊瑞芬;邱全胜;史昌平;付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体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MP-9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环糊精(HBC)溶剂治疗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每组设12、24、48及72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选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梗死发生后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黄体酮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Ⅳ的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经黄体酮治疗后其丢失程度有所减轻;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ollagenⅣ的降解来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建平;郝玉金;蒋超;陈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IT15基因(CAG)n检测

    目的:检测两个亨廷顿舞蹈病(HD)家系的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CAG)n]。方法:采用PCR和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个家系28名成员(A家系为已确诊HD家系,B家系为疑似HD家系)和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n。结果: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拷贝数分别为17、18;A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大于50;B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为40~50。B家系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HD家系,并检出一名症状前患者。结论:IT15基因(CAG)n检测是诊断HD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歌;陈晓蕾;付汪星;张桐;朱揆;邹顺鸿;陈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小鼠空肠、肝及肾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大、小鼠空肠、肝及肾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ATP7B)蛋白的表达。方法:分别取6只SD大鼠和7只昆明小鼠,取空肠、肝及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P7B蛋白的表达。结果:大、小鼠空肠绒毛上皮的纹状缘和近基底部、小肠腺、肾小管和肝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ATP7B蛋白表达。大鼠空肠、肝及肾组织ATP7B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24474.380±228536.513)、(94116.484±45821.113)和(118128.741±41046.629),小鼠上述3种组织中ATP7B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129023.602±87570.591)、(150614.511±52981.792)和(118403.634±53656.681),大、小鼠同一组织器官ATP7B的积分光密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9、1.355、0.009,P均〉0.05)。结论:ATP7B蛋白在大、小鼠空肠、肝及肾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与动物种属关系不大。

    作者:王杰玉;杨杰;李勇莉;王国栋;侯锐;高建凯;高福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胸腔积液患者54例内科胸腔镜检查和胸膜活检分析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临床上常采用的诊断性检查包括X射线、CT、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经皮胸膜穿刺活检和胸腔镜检查。老年患者中恶性肿瘤占一定比例,故胸膜组织病理诊断不可缺少,胸膜活检和内科胸腔镜检查为常用取材方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老年胸腔积液患者54例,接受胸膜活检及内科胸腔镜检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颖;吴金如;夏熙郑;齐景宪;高元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显像和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的比较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源于骨髓浆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随着病情进展,约90%的患者病变累及骨骼[1]。99Tc^m一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及CT均能检测MM所伴有的骨质破坏,现将MM患者2种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MM的诊断效能。

    作者:革化民;崔静;刘保平;韩星敏;谢新立;王瑞华;任振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芳;柴雅玫;文小岗;周强;王志勇;崔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