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雅丽;王志刚
目的:测定经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和结肠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树突状细胞(DC)的活性.方法:结肠癌手术标本体外培养出结肠癌细胞并鉴定之,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同一患者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诱导为DC;尼龙棉柱过滤获取T淋巴细胞;肿瘤抗原和不同质量浓度的SEB联合修饰DC;以联合抗原修饰后的DC为刺激细胞,自体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相同时间下以不同比例共同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结果:诱导出表达CD11c,CD80,HLA-DR分子的DC,经结肠癌肿瘤抗原和SEB联合修饰后,上述分子表达上调.联合抗原修饰DC的T细胞活化作用强于单独使用结肠癌肿瘤抗原修饰DC的T细胞活化作用.100 μg/L SEB 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的DC以1GA6FA100比例与T淋巴细胞共孵后的杀伤肿瘤细胞效应强.结论:SEB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DC的活性明显强于单用肿瘤抗原修饰DC的活性.
作者:宋辉;杨伟明;焦保庭;贺子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组(6只):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20 min;IR组(6只):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IP组(6只):结扎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3次诱导缺血预适应,之后再按IR组操作;IPO组(6只):结扎30 min后, 再灌注10 s、缺血10 s, 反复6次,再灌注120 min.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和IPO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Bax比例升高(P<0.05),而IP组和IP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升高Bcl-2/Bax比值来实现的.
作者:杨国杰;李运伟;曾秋棠;都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妊娠期肝病是产科高危妊娠之一,母婴死亡率高,孕产妇的死亡率在80%以上.常见的妊娠期肝病有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in pregnancy,AFLP)和妊娠高血压疾病肝损害[1-3].作者对本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肝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肝病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韩丽萍;尤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CSMA)的特异性产前基因诊断平台.方法: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首先对7例家系中的CSMA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检测到其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t)第7、8外显子全部缺失,然后抽取孕妇羊水,盐析法提取羊水中的胎儿DNA,运用PCR-RFLP方法对胎儿SMNt基因第7、8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例胎儿的SMNt基因第7、8外显子缺失,提示其为CSMA患者;其余6例胎儿均无SMNt基因第7、8外显子的缺失,提示为正常胎儿,且出生后检测为正常.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对有CSMA家族史的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CSMA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孔祥东;史惠蓉;张颖莹;王怀立;魏振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基于Rotor-Gene的链融解曲线法的甲基化标记筛选技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评估其实用性.方法:克隆Hela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的Bisulfite-PCR产物,挑出经测序证实的可以代表不同甲基化程度的一组质粒,并以之为模板,在Rotor-Gene 3 000实时定量PCR仪进行扩增和链融解,分析融链温度、链融解曲线与甲基化程度、甲基化模式的相关性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基于Rotor-Gene 的链融解曲线法,不仅可以区分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而且能够鉴别片段内细微的甲基化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升温幅度、缓冲液离子强度、产物浓度等.结论:基于Rotor-Gene 的链融解曲线法,可以集扩增和链融解于一体,是一种经济简便的甲基化分析技术,可用于样品的甲基化筛选.
作者:莫耀南;赵贵森;郑海燕;刘良;杨渝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L(CL)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L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大肠黏膜CL 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6%和24.4%,均低于相应癌组织(77.8%,82.2%,P均<0.01).大肠癌组织中CL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和分期有关.结论:人大肠癌组织中CL mRNA及其蛋白均呈高表达,CL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曹新广;郭长青;陈小兵;李建生;王树俊;罗素霞;许林平;张丽荣;高红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GAAB2;β1;(TGF;GAAB2;β1)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FSM) 培养; 实验组:分别用含1 μg /L,2 μg /L,4 μg /L TGF-β1的FSM培养,24 h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中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为阴性;实验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皆呈阳性,且随着TGF-β1质量浓度的增加,2者的表达量有增高的趋势(F=80.889和200.300,P均<0.01).结论:TGF-β1 能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CTGF的表达.
作者:李彤;袁彬;邹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皮与黏膜间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通过黏液性足突,牢固地附着在胃黏膜细胞表面,破坏细胞,引起炎症反应.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也是胃腺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1].
作者:汪群英;李建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白介素10(IL-10)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S组)28 只,0.2 ml生理盐水颈内动脉注射;脂多糖组(LPS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 200 μg.于注射后4 h、6 h、12 h、24 h分别测定2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IP-2、IL-10、伊文思蓝(EB)的含量.结果:LPS组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MIP-2和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NS组(P<0.05).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IL-10含量呈正相关(r=0.743,0.467, P<0.05),IL-10含量与MIP-2含量呈正相关(r=0.619,P<0.05).结论:在内毒素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MIP-2、IL-10表达量增高,2者参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作者:禚志红;王怀立;樊香;李玉勤;田培超;高铁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婴幼儿双肾积水在临床上比单肾积水少见,但有逐年增加趋势,治疗上也较复杂[1],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共收治婴幼儿双肾积水1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慧萍;张春英;范应中;张谦;华峰;李泸平;杨玉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区域多态性位点在非缺失型DMD家系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用DMD基因非编码区4个(CA)n重复序列多态性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对16例非缺失型DMD家系进行产前诊断.结果:产前诊断发现4例男胎、2例女胎获得风险X染色体,余1例女胎和9例男胎均未携带风险X染色体.且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出生婴儿DNA分析及临床症状检测得到证实.结论:胎儿性别鉴定结合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在规范的检测程序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下,能准确地对非缺失型DMD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可有效预防患儿出生.
作者:孔祥东;孟晓燕;史惠蓉;郭红军;江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多态性位点分析进行非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型血友病A产前诊断.方法:用PCR-琼脂糖电泳、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选择FⅧ基因内BclⅠ位点、XbaⅠ位点、CA-13、CA-22,FⅧ基因旁侧DXS52(ST14)和DXS15位点,对11例非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型血友病A家系进行产前诊断.结果:11例非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型血友病A家系均可通过使用6个多态位点进行产前诊断,其中4例家系胎儿为血友病患者的可能性大,选择了引产,另7例家系胎儿为健康个体的可能性大,出生后经诊断均健康.结论:检测FⅧ基因内、外多个多态性位点可对非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型血友病A家系进行高效、快速的产前诊断.
作者:孔祥东;史惠蓉;魏振玲;张颖莹;王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 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均采用直刺法,分别观察各组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程度.结果:不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局部疼痛轻,其次为B、C和E组,D组局部疼痛程度重.结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应尽可能选用血管部位较深、管腔较大和侧支分流量较大的血管,以减轻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
作者:王超琴;刘延锦;李素兰;谢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4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前3组分别给予0.25 g/kg、0.49 g/kg、1.48 g/kg的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溶剂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后分为3个亚组,分别检测以下指标:脏器/体质量比值、24 h足跖肿胀度、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碳廓清能力、鸡红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及NK细胞活性.结果:高剂量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可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使小鼠24 h足跖肿胀度增加,促进抗体和血清凝血素的生成,提高NK细胞活性(P均<0.05);各剂量组对免疫器官/体质量比值、小鼠碳廓清能力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亚东;杨海燕;王海玉;李立;张聪恪;张桂霞;张焱;刘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c-Me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甲状腺腺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0例,滤泡状腺癌20例和嗜酸细胞腺癌10例)、50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腺瘤20例, 滤泡状腺瘤20例和嗜酸细胞腺瘤10例)及10例瘤旁上皮组织中c-Met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腺癌组织中c-Met mRNA(78%)和蛋白(8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腺瘤组织(48%,60%)(P<0.01),且滤泡性腺癌组织中(70%)均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组织(30%)(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c-Met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强,检测c-Met基因的表达有助于阐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尚立芝;李德祥;王建人;崔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垂体腺瘤术后复发可以再次手术治疗,但复发性垂体腺瘤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001年3月至2005年7月,作者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应用德国BrainLAB公司生产的VectorVision2神经导航系统经鼻蝶手术治疗61例复发性垂体腺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肿瘤的全切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马林;张建宁;王新军;张大健;杨树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细胞H22培养上清液对鼠L929细胞细胞周期、CyclinD1、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癌细胞H22的培养上清液诱导正常成纤维细胞L929,诱导细胞为L929-H2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929细胞与L929-H22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种细胞中CyclinD1、P2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929相比,L929-H22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0.05);CyclinD1的表达增强(P<0.05),P27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小鼠肝癌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的细胞CyclinDl、P27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细胞不同,CyclinDl表达增强和P27表达减弱可能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晓艳;付旭东;汤为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冠心病患者(G1组,n=20)和10例非冠心病患者(G2组,n=10),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 的分离培养,于第10天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PC-CFU),评估外周血EPCs水平.分析外周血EPCs数量与心血管的各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整体危险性(用Framingham危险积分定量评估)的关系.结果:G1组外周血EPCs数量较G2组明显减少(10.3±2.5 vs 17.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与Framingham危险积分、高血压、血清LDL、hsC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并与Framingham危险积分呈负相关.
作者:张金盈;张力;厉菁;梁莹;李丹娜;李蒙;韩雪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内含子3中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提取8例经典型PKU家系成员外周血DNA,提取4例胎儿羊水DNA,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进行连锁分析.结果:8例家系中4例可使用连锁分析方法进行精确产前诊断,4例胎儿为经典型PKU患者的可能性较小,出生后经新生儿筛查,证实为健康个体.2例家系仅能进行50%的排除诊断,2例家系无法进行产前诊断.结论:采用单个STR位点连锁分析能对部分经典型PKU家系有效进行产前诊断.
作者:孔祥东;史惠蓉;常青;郭红军;魏振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来自高原地区的原代西藏小型猪与其广州第一代子猪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西藏小型猪原代(G0代)25头,G1代35头,常规方法测定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和9项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比较2代之间以及雌、雄之间18项指标的不同.结果:在西藏小型猪9项生化指标中,G0代雌、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G1代雌雄之间TP、BUN、CHOL和AL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代雌性间CREA、雄性间BUN和CRE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9项生理指标中,G0代雌、雄间RBC、HG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代雌、雄之间只有WB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代同性别间血液生理指标比较:雌性间WBC、雄性间HGB、WBC、PLT和E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代西藏小型猪之间以及雌、雄之间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藏小型猪可以培育成具有独特特性的实验动物.
作者:李洪涛;顾为望;袁进;吴清洪;王万山;林继红;王纯耀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