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琴;刘延锦;李素兰;谢静
年轻恒牙外伤多发于7~9岁的儿童,约占恒牙外伤的50%~70%[1].在年轻恒牙前牙外伤中冠折露髓高达33.89%[2].作者对56颗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牙齿进行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与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吉雅丽;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作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1]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3例(NIPPV组),应用NIPPV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9例(NIPPV加纳洛酮组),同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刚;马希涛;王思勤;唐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4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前3组分别给予0.25 g/kg、0.49 g/kg、1.48 g/kg的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溶剂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后分为3个亚组,分别检测以下指标:脏器/体质量比值、24 h足跖肿胀度、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碳廓清能力、鸡红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及NK细胞活性.结果:高剂量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可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使小鼠24 h足跖肿胀度增加,促进抗体和血清凝血素的生成,提高NK细胞活性(P均<0.05);各剂量组对免疫器官/体质量比值、小鼠碳廓清能力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三七和灵芝孢子粉提取混合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亚东;杨海燕;王海玉;李立;张聪恪;张桂霞;张焱;刘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实现其真核表达.方法:以本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MAL-C2x-GSTP1)为模板;根据GSTP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GSTP1 PCR引物,扩增GSTP1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产物和pcDNA3.0空质粒,T4 DNA连接酶连接酶切产物,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5α;提取质粒经酶切、PCR和序列测定后,用Primer Premier 5.0进行序列分析.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和空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进行鉴定,同时观察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质粒酶切电泳和特异PCR均可见0.63 kb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GSTP1序列一致,基因登录号:BC010915.成功转染A549细胞,实现表达,获得GSTP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cDNA3.0-GSTP1真核表达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解毒致癌原、预防肺癌发生及其与职业性肺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琳;刘新奎;吴逸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为眶上锁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成人尸头标本的鞍区和颅前窝骨性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对15例成人尸头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下Willis环及其附近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额骨颧突内板到同侧前床突尖的距离短,为(58.1±2.8)mm;到对侧后床突尖距离长,为(75.8±2.6)mm.额骨颧突内板与同侧后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小,为32.8°±2.1°;与对侧前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大,为49.8°±4.4°.结论:眶上锁孔手术暴露同额下入路,可达鞍区,且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
作者:乔鹏;戴刚;谈华;曹东彪;陈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内皮培养条件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同时段克隆成分的生物学特征.方法:11名健康志愿者,由肘静脉取血50 mL,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MNCs),用含生长因子的内皮培养基接种于纤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中,接种后每2 h去除1次未黏附细胞,共2次,然后隔日换液1次,第7 d计数早期克隆.每例血样均分为2等份,1份在获得早期克隆后持续培养,直到晚期克隆出现;另1份加入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72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4、CD45、CD146等的表达,直接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结合荆豆凝集素.结果:早期克隆中心为圆形细胞,周边是放射状排列的纺锤形细胞,再种植不能形成第2代克隆.细胞表面主要表达CD14和CD45,培养上清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晚期克隆(P<0.05).晚期克隆呈现典型的内皮细胞特征,再种植可形成第2代克隆.细胞表面CD146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CD45、CD14表达明显减少(P<0.001).结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内皮培养条件下可形成早期克隆和晚期克隆,早期克隆属于单核细胞系列,可分泌VEGF但不能分化成内皮细胞,晚期克隆细胞具有内皮祖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作者:张菲斐;王永奎;韩战营;杨海波;邱春光;李凌;陈庆华;赵洛沙;黄振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2 mL,经离心、洗涤及传代培养后备用.取第5代人MSCs接种至6孔培养板中,待其融合达90%~95%时,用脂质体法对其进行转染,转染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脂质体组、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选用G418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30 d后,正常对照组﹑脂质体组细胞全部死亡,而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则获得抗性克隆;将获得的抗性克隆进一步扩增后,选用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和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分别进行RT-PCR,检测转染前后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PCR-ELISA检测上述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转染组和pEGFP-C1质粒组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阴性,且端粒酶呈阴性;pEGFP-hTERT质粒组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阳性,且端粒酶呈阳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在人骨髓MSCs中获得异位表达,并能诱导人骨髓MSCs的端粒酶活性.
作者:李克;何炜;邢莹;樊青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长春瑞滨是治疗乳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该药为长春碱半合成衍生物,静脉注射静脉炎发生率为93.3%,局部渗溢处理不当可在72 h后出现局部干性反应甚至溃烂坏死[1].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外周静脉注射长春瑞滨的4 432人次中38例出现局部渗溢,作者对其中2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并以外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为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绍霞;张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中β-榄香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质量分数10% PEG-20M(2 m×2.6 mm)为固定相,60~80目的Shimalite W(NAW)为担体,注射部位温度为200 ℃,FID检测温度为200 ℃,柱温150 ℃,N2为载气,流速50 mL/min,内标为萘.结果:β-榄香烯的检测不受自身杂质及辅料的影响, 在3.75~7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 回收率大于99%.结论:本法简单、准确, 可用于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中β-榄香烯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艳芝;覃春菀;郑甲信;毕殿洲;孙伟;邓意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测定胃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96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20例胃溃疡组织、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4种组织中均有CD44V6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64.5%,62/9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7.1%,26/96)、胃溃疡组织(25.0%,5/20)及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0.0%,4/20),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且与肿瘤pTNM分期关系密切(P<0.001).结论:CD44V6高水平表达可能意味着胃癌恶性程度较高且病期较晚,测定胃癌组织中CD44V6的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病期进展情况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郑智敏;马俊芬;黄幼田;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天冬氨酰氨基葡糖苷酶(AGA)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比较39例不同临床分型MG患者和10例正常人胸腺组织的AGA mRNA表达情况.结果:MG患者和正常人胸腺组织中AG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7±0.14和0.6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的MG患者之间胸腺组织中AGA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患者胸腺组织中AGA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异常,其可能是MG的致病基因或相关基因.
作者:郭亮;张清勇;赵国强;高峰;崔新征;李静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板层状鱼鳞病(RLI)患者的指甲和鳞屑内皮蛋白和鳞屑类脂的表型改变情况.方法:取5例RLI患者和10 例正常人修剪的指甲和表皮鳞屑,行指甲内皮蛋白的免疫印迹、指甲和鳞屑内皮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和鳞屑类脂的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在图像分析仪对所染色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指甲总蛋白电泳图显示正常人呈现4条主带,RLI呈现5条主带(69 000、63 000、54 000、48 000、38 000);免疫印迹显示指甲内皮蛋白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位于63 000~158 000范围,其中RLI患者指甲内皮蛋白69 000呈过高表达.免疫组化显示RLI患者指甲和鳞屑内皮蛋白表达下调,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鳞屑类脂中鳞脂、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降低.结论:RLI患者指甲和鳞屑内皮蛋白和鳞屑类脂分化不良.
作者:张晨阳;李红文;郑乃刚;王一菱;吴景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掌握河南省学生发育现状及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细则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分层整群抽取河南15市154所中小学、4所大学,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指标测定(监测指标: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脉搏、血压、握力等).获有效卡46 801张,其中城市学生23 392人,乡村学生23 409人;男生23 405人,女生23 396人.结果:①多数形态发育指标较往年有所增长,少数指标呈负增长.城市男生身高比2000年增高0.11 cm,城市女生比2000年降低0.24 cm,城市男、女生体质量分别比2000年增加0.79 kg和0.27 kg; 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身高比2000年分别增高0.23 cm和0.45 cm,乡村男生体质量减轻了0.03 kg,乡村女生增加了0.22 kg.②体质量指数(BMI,kg/m2)比2000年增加了0.05至0.37.③肺活量平均下降了170 mL.④乡村学生的多数形态指标低于城市学生,特别是6~11岁男女生身高分别比同龄同性别城市学生低3.0~4.5 cm、2.5~3.5 cm.结论:河南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机能指标下降.乡村小学生的发育水平远低于城市小学生.
作者:张德甫;李岚;郭蔚蔚;娄晓民;杨汴生;李然;宋长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11项临床病理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浸润的淋巴细胞量、胃旁淋巴结转移数目、癌组织脉管中有无癌栓、肿瘤大小、c-erbB-2表达、TNM分期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Cox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脉管内是否有癌栓、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细胞浸润量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c-erbB-2表达等与预后无关(P>0.05).但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肿瘤的直径、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淋巴细胞浸润量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肿块的大小、脉管内是否有癌栓及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量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从而指导胃癌的治疗.
作者:何松;邵伟伟;王东林;陈莉;张建兵;王建红;周建云;郭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妊娠期肝病是产科高危妊娠之一,母婴死亡率高,孕产妇的死亡率在80%以上.常见的妊娠期肝病有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in pregnancy,AFLP)和妊娠高血压疾病肝损害[1-3].作者对本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肝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肝病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韩丽萍;尤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人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了解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6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与Cox多元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8.15±3.94)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10.39±4.35)(t=3.873,P =0.000),其中71.67%(43/60)患者Atrogin-1 mRNA高表达,28.33%(17/60)患者低表达.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trogin-1的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家族史、病理分级与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吸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组织中Atrogin-1 的高表达可能影响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其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一个作用靶点.#
作者:崔玲玲;张晓峰;谢东;王旗;李文杰;赵松;赵高峰;秦建军;陈萍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用盐酸水解大别山区野生四叶参中的蛋白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BP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7.2);流动相B:甲醇,流速1.0 mL/min,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荧光检测波长为450 nm.分析四叶参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氨基酸在25.0~800.0 μmol/L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该方法的回收率在89.5%~109.2%,RSD在3.2%~9.0%,检测限在1.0~3.7 μmol/L.野生四叶参中含有12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51.49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95 mg/g.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作者:刘利娥;常爱武;韩萍;刘金盾;张洪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唇腭裂是人类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82‰[1].临床上对单侧唇裂较常采用的手术方式多为Tennison法(下三角瓣法)与Millard法(上三角瓣法).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借鉴Millard法的旋转推进原则,采用个体化的设计方案修复单侧唇裂15例,报道如下.
作者:彭利伟;李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区域多态性位点在非缺失型DMD家系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用DMD基因非编码区4个(CA)n重复序列多态性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对16例非缺失型DMD家系进行产前诊断.结果:产前诊断发现4例男胎、2例女胎获得风险X染色体,余1例女胎和9例男胎均未携带风险X染色体.且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出生婴儿DNA分析及临床症状检测得到证实.结论:胎儿性别鉴定结合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在规范的检测程序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下,能准确地对非缺失型DMD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可有效预防患儿出生.
作者:孔祥东;孟晓燕;史惠蓉;郭红军;江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引言肥胖、血糖异常、血脂紊乱、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集结于单一个体并相互影响的危险状态,被定义为代谢综合征[1].
作者:徐国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