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霞;张沛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放疗的5 a生存率为10%~15%,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 约占总死亡率的60%~70%[1].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 作者对30例食管癌患者实施适形放射治疗,利用物理手段改善病变(靶区) 与周围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 有效提高靶区放疗剂量,以达到提高局部控制率, 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目的,报道如下.
作者:郭跃信;李国文;樊锐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多巴胺受体亚型D4和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探讨2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2例胃癌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D4和c-fos mRNA的表达,并分析2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2者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D4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fos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D4在肿瘤直径≥5 cm组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5 cm组(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fos在高中分化及肿瘤直径≥5 cm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高于低分化组(P<0.01)和<5 cm组(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D4和c-fos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4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c-fos阳性率明显低于D4阴性组.结论:D4和c-fos在胃癌发生及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且c-fos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D4低表达与c-fos高表达可能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长青;张冬红;刘国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分析正常人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建立能鉴别正常人和甲状腺癌及Ⅰ-Ⅱ期甲状腺癌和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模型.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72例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质谱,其中甲状腺癌 40 例(Ⅰ-Ⅱ期 26 例,Ⅲ-Ⅳ期14 例),正常人32例.应用支持向量机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分析质谱数据,建立甲状腺癌诊断模型并留一法交叉验证.结果:区分甲状腺癌和正常人的诊断模型交叉检验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总的符合率为93%;区分Ⅰ-Ⅱ期甲状腺癌和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模型对Ⅰ-Ⅱ期甲状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86%,对Ⅲ-Ⅳ期甲状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77%,总的符合率为80%.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平台和生物信息技术建立的诊断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张静;卢秀波;刘洋;徐桂安;李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2 mL,经离心、洗涤及传代培养后备用.取第5代人MSCs接种至6孔培养板中,待其融合达90%~95%时,用脂质体法对其进行转染,转染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脂质体组、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选用G418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30 d后,正常对照组﹑脂质体组细胞全部死亡,而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则获得抗性克隆;将获得的抗性克隆进一步扩增后,选用pEGFP-C1质粒组、pEGFP-hTERT质粒组和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分别进行RT-PCR,检测转染前后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PCR-ELISA检测上述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转染组和pEGFP-C1质粒组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阴性,且端粒酶呈阴性;pEGFP-hTERT质粒组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阳性,且端粒酶呈阳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在人骨髓MSCs中获得异位表达,并能诱导人骨髓MSCs的端粒酶活性.
作者:李克;何炜;邢莹;樊青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天冬氨酰氨基葡糖苷酶(AGA)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比较39例不同临床分型MG患者和10例正常人胸腺组织的AGA mRNA表达情况.结果:MG患者和正常人胸腺组织中AG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7±0.14和0.6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的MG患者之间胸腺组织中AGA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患者胸腺组织中AGA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异常,其可能是MG的致病基因或相关基因.
作者:郭亮;张清勇;赵国强;高峰;崔新征;李静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基于Rotor-Gene的链融解曲线法的甲基化标记筛选技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评估其实用性.方法:克隆Hela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的Bisulfite-PCR产物,挑出经测序证实的可以代表不同甲基化程度的一组质粒,并以之为模板,在Rotor-Gene 3 000实时定量PCR仪进行扩增和链融解,分析融链温度、链融解曲线与甲基化程度、甲基化模式的相关性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基于Rotor-Gene 的链融解曲线法,不仅可以区分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而且能够鉴别片段内细微的甲基化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升温幅度、缓冲液离子强度、产物浓度等.结论:基于Rotor-Gene 的链融解曲线法,可以集扩增和链融解于一体,是一种经济简便的甲基化分析技术,可用于样品的甲基化筛选.
作者:莫耀南;赵贵森;郑海燕;刘良;杨渝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细胞H22培养上清液对鼠L929细胞细胞周期、CyclinD1、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癌细胞H22的培养上清液诱导正常成纤维细胞L929,诱导细胞为L929-H2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929细胞与L929-H22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种细胞中CyclinD1、P2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929相比,L929-H22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0.05);CyclinD1的表达增强(P<0.05),P27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小鼠肝癌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的细胞CyclinDl、P27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细胞不同,CyclinDl表达增强和P27表达减弱可能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晓艳;付旭东;汤为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3年5月至2005年1月,作者采用改良式后路棘突纵割、人工骨植入、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时将颈3椎板及棘突全部切除、保护颈半棘肌肌止不被破坏、颈7棘突保留、椎板上缘穹窿状潜行切除治疗颈椎管狭窄17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邱淳烈;李国有;李勤;左立新;杨卫兵;陈跃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婴幼儿双肾积水在临床上比单肾积水少见,但有逐年增加趋势,治疗上也较复杂[1],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共收治婴幼儿双肾积水1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慧萍;张春英;范应中;张谦;华峰;李泸平;杨玉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996年6月至2006年4月,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腔镜外科共完成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LA)450例,作者随机抽取穿孔性阑尾炎60例,与同期开腹(OA)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62例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程守服;阮庆兰;周刚;姜光辉;王文忠;唐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皮与黏膜间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通过黏液性足突,牢固地附着在胃黏膜细胞表面,破坏细胞,引起炎症反应.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也是胃腺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1].
作者:汪群英;李建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人肺癌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了解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6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Atrog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与Cox多元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8.15±3.94)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10.39±4.35)(t=3.873,P =0.000),其中71.67%(43/60)患者Atrogin-1 mRNA高表达,28.33%(17/60)患者低表达.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trogin-1的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家族史、病理分级与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trogin-1 mRNA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吸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组织中Atrogin-1 的高表达可能影响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其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一个作用靶点.#
作者:崔玲玲;张晓峰;谢东;王旗;李文杰;赵松;赵高峰;秦建军;陈萍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河南某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2所初中和2所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不同性别、级别及村别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3 620份,收回有效问卷3 611份(99.7%).AIDS基本知识5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总计为30.8%,AIDS 4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均在80%左右,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男生普遍高于女生,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有性行为、吸烟及吸毒等不良行为者分别占0.6%,7.2%,1.0%,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者占65.1%.愿意与HIV感染者一起学习与进餐者分别占64.3%和56.1%,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及对关心帮助HIV感染者的行为表示赞同者分别占88.3%和93.8%.AIDS高发村学生对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对HIV感染者持正向态度者均明显高于低发村.获得AIDS知识的3种主要途径分别为电视、报刊及公益广告,91.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AIDS相关知识.结论:部分中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还有误解,存在今后可能感染AIDS的不良行为和不正确的人生态度.建议教育部门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学生开展广泛、深入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及性健康教育.
作者:支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组(6只):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20 min;IR组(6只):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IP组(6只):结扎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3次诱导缺血预适应,之后再按IR组操作;IPO组(6只):结扎30 min后, 再灌注10 s、缺血10 s, 反复6次,再灌注120 min.应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组和IPO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Bax比例升高(P<0.05),而IP组和IP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升高Bcl-2/Bax比值来实现的.
作者:杨国杰;李运伟;曾秋棠;都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多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位点单体型分析对肝豆状核变性(WD)携带者进行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D13S296、D13S301和D13S316 3个位点,采用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分析方法,对6例WD家系进行产前诊断.结果:6例WD家系中共检出2例受累胎儿,3例携带者胎儿,1例正常胎儿;经出生后或引产后脐带血验证,均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结论:联合应用多个遗传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可对WD家系进行准确快速的产前诊断.
作者:孟晓燕;孔祥东;史惠蓉;王慧玲;江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测定雀儿舌头中多糖的含量.方法:根据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戊糖及其糖醛和糠醛酸起显色反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雀儿舌头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40~320 μg, r=0.997 7,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1.4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雀儿舌头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侯钦东;陈彦君;龙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胰腺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位置深且隐蔽,胰腺癌患者初期无特异症状,难以早期发现. 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完全切除的机会,文献报道本病手术切除率仅为5%~15%.5 a生存率为4.5%~15.5%,姑息手术者平均生存期仅为5~7个月[1].
作者:樊锐太;冯堃;顾浩;张洪志;郭艳娜;王敬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腭裂修复术后,因腭咽闭合不全导致的语音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过度鼻音等为主的异常语音[1-2].作者应用目前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本院腭咽成形术后患者存在的异常语音及其发音特点进行分析,为患者术后语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峰;李新明;赵军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中微囊藻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毒性鉴定.方法:采用改进的96孔板分离技术对郑州市2个主要生活饮用水源西流湖和黄河花园口段某调蓄池中采集的浮游藻类进行分离培养;全细胞PCR测定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PC-IGS)和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B);ELISA检测毒素浓度.结果:应用96孔板结合极限稀释法成功得到了所要分离微囊藻细胞的单克隆;所分离3株微囊藻细胞PC-IGS基因序列和mcyB基因序列扩增结果均为阳性;ELISA检测3株微囊藻细胞干粉的产毒量分别为1.07 mg/g、4.70 mg/g、4.71 mg/g.结论:改进的96孔板分离技术能够简便、快速地分离各种藻细胞;所分离的3株微囊藻细胞均为蓝藻种属,且能够产毒.
作者:杨松芹;巴月;张慧珍;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作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1]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3例(NIPPV组),应用NIPPV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9例(NIPPV加纳洛酮组),同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刚;马希涛;王思勤;唐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