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贲门腺癌和食管腺癌基因表达谱比较

程鹏;龚均;刘贵生;汪涛;常英

关键词:基因芯片, 贲门腺癌, 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肠化生
摘要:目的:比较贲门腺癌(CAC)与食管腺癌(EAC)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方法:收集贲门肠化生(CIM)和Barrett食管(BE)、CAC和EAC组织,用含有4 096条人类基因cDNA的芯片对其mRNA差异性表达进行比较,用组织芯片免疫化学染色法观测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基因的蛋白产物在CAC和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IM和BE差异表达的基因与CAC和EAC差异表达的基因比较,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的基因有23条,其中上调17条,下调6条.对上调基因乳腺癌耐受蛋白(BCRP)、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1(cIAP1)和下调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产物进行组织芯片分析,CAC组织中BCRP和cIAP1蛋白阳性率均为80.0%,EAC组织中2者阳性率均为33.3%,CAC组织中2者阳性率高于EAC组织(P=0.018).CAC组织中MMP2蛋白阳性率为40.0%,EAC组织中为55.5%,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结论:CAC与EAC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差异明显,分子生物学特性各异,组织起源可能不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瘤体内注射p53基因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食管癌15例

    放射线可引起细胞 DNA 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并引导细胞凋亡.野生型p53(WTp53)可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产生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有利于发挥放疗敏感性,因此基因的改变尤其是抑癌基因p53对放疗的疗效起决定性的调控作用.而p53基因的变异(MTp53)将失去这种功能,这是产生肿瘤细胞放射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作者:路平;苗战会;陆志红;朱艳丽;郁小兵(Shouhei IKU)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核基质附着区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核基质附着区(MAR)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上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出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法获得MAR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全长,将其克隆至载体pMD18-T中.酶切连接到pET-28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MBP,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验其表达结果.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MBP,对表达的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Ni2+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质,纯化后目的蛋白在总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0%.结论:成功地克隆杜氏盐藻MAR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且纯化了MAR结合蛋白的融合蛋白.

    作者:冯英才;王天云;王鹏举;刘红涛;刘兰琦;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河南省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河南省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资料,200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可吸入颗粒物中污染、轻污染、无污染3个城市,问卷调查居民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烧、咳嗽、咳痰)2周阳性率、呼吸系统疾病2周患病率、呼吸系统疾病半年慢性病患病率等.结果:中、轻、无污染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症状2周阳性率分别为8.43%、6.33%和5.74%,呼吸系统疾病2周患病率分别为13.1%、9.3%和7.8%;呼吸系统疾病半年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8%、4.0%和3.2%.上述3城市人群呼吸系统症状2周阳性率、2周患病率和半年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使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

    作者:侯俊;王含婧;董玲;班海群;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获得和分析

    目的:建立和优化人胃黏膜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人正常胃黏膜组织总蛋白,并对其关键环节和因素,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凝胶染色后扫描图谱,Imagemaster 6.0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获取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斑点清晰、重复性好,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90 000范围内.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胃黏膜组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人胃黏膜双向电泳图谱.

    作者:刘国红;孙芸;呼林;张钦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檗胺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檗胺(BBM)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为5组,前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8、8.0、40.0、80.0 mg/L的BBM,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 1640,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BBM能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BM作用24 h后K56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BBM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高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申琦;赵攀;付春景;黄幼田;张艳艳;李继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影响的对比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研究其对城乡夫妻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SCL-90和婚姻质量问卷对458名大学生父母进行婚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的差异及对其婚姻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在居住地、文化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城乡夫妻婚姻稳定度与美满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农村夫妻与城市夫妻SCL-90评分比较,其中躯体化、睡眠、精神紧张、恐惧感、孤独感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个体婚姻资源量与心理健康部分因子成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城乡夫妻个体婚姻资源量差异对其婚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夫妻双方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婚姻资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作者:张萍;李春霖;郝申强;田庆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psbA)基因cDNA片段.方法:根据莱茵衣藻、稻以及普通小球藻等真核生物psbA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细胞总RNA,通过RT-PCR获得杜氏盐藻psbA cDNA,PCR产物连接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随机挑取数个菌落,筛选鉴定并测序,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结果:获得的cDNA片段长度为999 bp,编码33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Blast比对,同源性分别为:衣藻89%、椭圆小球藻89%、莱茵衣藻89%、普通小球藻88%和玉米87%.psbA基因存在明显的密码子偏爱性,其(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另外,所克隆的psbA序列编码赖氨酸残基的数量为1个.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psbA基因cDNA片段.

    作者:刘红涛;范天黎;鲁照明;王鹏举;陈涛;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技术提取和纯化疑难混合斑DNA效果观察

    目的:建立疑难混合斑DNA提取和纯化的新方法.方法:从日常司法鉴定检案中收集现场严重污染的疑难混合斑12份,分别采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差异消化酚/氯仿法和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对D19S253、FGA和CSF1PO 3个STR基因座进行PCR-STR分型.结果: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提取模板DNA,12份分型均失败;用差异消化酚/氯仿法提取模板DNA,5份分型成功,1份FGA和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2份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4份分型失败;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的模板DNA,12份分型均成功.结论: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 可有效用于疑难混合斑的个体识别.

    作者:薛小琦;莫耀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7β-雌二醇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术前高凝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用贺斯和万汶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术前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部或下肢骨折手术的高凝患者3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贺斯组和万汶组,每组15例.2组入手术室后30 min内输入贺斯或万汶15 mL/kg.于输液前及输液后30 min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输液前比较,2组患者输液后30 min时Hb及Hct降低(P<0.01),PT延长(P<0.01),PLC、APTT和D-D无显著变化, FIB仅在贺斯组减少(P<0. 01).万汶组在输液后30 min时Hb较贺斯组升高(P<0.05),其他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斯和万汶用于AHH并不增强高凝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张大志;李世忠;徐涛;张晓光;杨庆国;孙晓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含rhGM-CSF、rhIL-4的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增殖能力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第8天,与正常成熟DC相比,TADC细胞呈发育迟缓状态,CD86、CD1a及CD11c表达降低(P<0.01),CD1a基因不表达(正常DC较强表达),TADC体外刺激形成的CTL增殖率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率均降低(P<0.01).结论: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作者:路静;江亚南;杨洪艳;黄幼田;秦珍珠;白睿华;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兔眼晶状体前囊及囊袋在同体另眼前房内培养的观察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体内特殊空间的培养方式,将兔一侧眼的晶状体前囊及囊袋放入另侧眼前房内进行培养,观察无血-房水屏障破坏的情况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在房水中的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证明减少血-房水屏障破坏对后囊混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36只兔分为2组.前囊组(n=24),将一眼晶状体前囊通过透明角膜切口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囊袋组(n=12),将一眼晶状体囊袋以前囊组同样方法送入另一眼前房内培养.培养不同时间(1~7周),通过裂隙灯、Giemsa染色、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增生、分化和凋亡情况.结果:前囊组晶状体上皮细胞第1周凋亡率(13.30±3.75)%,第3周(75.33±5.78)%,第5周及第7周均为(100.00±0.00)%;第3、5、7周与第1周比较及第5、7周与第3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前囊组及囊袋组囊膜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未见增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脱落.结论:暴露于正常房水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无法生存,减少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对防治后囊混浊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秋明;张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原地区未婚青年女性腹部形态测量

    目的:探讨中原未婚女性腹部美学标准的正常值,为腹部整形和脂肪抽吸术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51名中原地区健康未婚女性(10~21岁)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腹部高度,计算腰臀比值、腰身比值、腹部长围指数和腹长身高比.结果:身高(162.2±3.9) cm,体质量(52.7±5.7) kg,腰围(70.7±5.9) cm,臀围(87.2±4.2) cm,腹部高度(33.5±2.4) cm,腰臀比值(81.1±4.9)%,腰身比值(43.6±3.5)%,腹部长围指数(211.9±20.2),腹长身高比(20.7±1.5)%.腰臀比值、腹部长围指数和腹长身高比均与身高无相关性.结论:测量值为中原地区青年女性腹部整形提供了美学测量标准.

    作者:陈旻静;张芳;刘林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0例DN患者(临床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及正常白蛋白尿各3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清IL-18含量,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 (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DN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随UAER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DN患者IL-18水平与UAER、TC和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8,0.019和0.032,P均<0.05),而与SCr、空腹血糖无关(r分别为0.468,0.361,P>0.05).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DN的形成与发展;IL-18有望成为判断DN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宝平;杨素霞;时军;陈芳;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进胃管插入长度和体位对洗胃效果的影响

    口服、误服毒物以及食物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症,洗胃是抢救中毒和减少毒物吸收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1].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是否合适是取得佳洗胃效果的关键环节.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作者对洗胃患者的体位、胃管插入长度进行了改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瑞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置入单个支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其中成功置入DES 43例,成功置入BMS 40例,另选同期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对照,3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变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72 h和2周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术前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DES和BMS组血浆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但DES组升高幅度较小(P<0.05).术后2周3组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S可能不会引发PCI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刘鹏;卢长青;韩战营;宋文翔;黄斌;邱春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7种南药有效部位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活性测定

    目的:探讨27种南药有效部位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方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法)检测10种南药(岗梅根、溪黄草、南板蓝根、叶下珠、叶下珠(广西)、两面针、广藿香、土牛膝、沙姜和青天葵)的27个有效部位在HeLa细胞中的抗CVB3活性,从中筛选出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从27种有效部位中筛选出土牛膝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和青天葵的甲醇提取物2种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06 mg/L和77.67 mg/L.结论:27种南药有效部位中有2种具有抗CVB3活性.

    作者:王亚峰;张美英;王小燕;郝静;任哲;王一飞;张颖君;杨崇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春荣;刘学飞;程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16例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CCAM)属于肺组织错构瘤,是由于末端支气管样气道异常增生、缺乏正常肺泡,而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病变,可累及肺的一叶及数叶,也可双侧发生,但相当罕见,只占CCAM的2%.典型的病变是单侧,且只影响一叶,通常有肺变形及纵隔移位,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25%.此病属罕见疾病,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进展、高频率超声仪的应用和对产前超声筛查的重视,产前超声诊断CCAM屡有报道[1].2004年至2008年6月,作者采用超声诊断CCAM 16例,报道如下.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分化抗原(MyA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480例ALL患者,其中T细胞-ALL(T-ALL)92例,B细胞-ALL(B-ALL)388例,经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抽取肝素抗凝骨髓,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80例ALL患者中,39.17%伴有MyAg的表达,常见为CD13(25.42%),其在B-ALL各亚型中表达依次为B-前体ALL(40.00%)、前B-ALL(29.93%)、普通B-ALL(22.22%)、B-ALL(20.98%);CD13在T-ALL的阳性表达率为20.65%.CD33(16.04%)在B-ALL阳性表达率(17.27%)与T-ALL(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17也表达于ALL(4.17%),尤其是T-ALL(14.13%),而B-ALL阳性表达率为1.80%(P<0.01).结论:ALL常表达的MyAg为CD13和CD33,CD117表达于T-ALL.

    作者:张秋堂;时艳荣;刘延方;赵瑞;孙玲;孙慧;刘少君;邹典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